更多 首页 成语大全 成语造句 成语故事 看图猜成语 四字成语 五字成语 ABCD式的成语 文化百科
分类: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首页 >> 古典文学

古典文学


陈前金 | 张公渡纪事:天佑好人的古典文学


2023-05-06 21:55:15 ,,,,,


天安门文学,时代潮流,让文字温暖人生!

张公渡纪事:天佑好人

作者/陈前金

张公渡是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修河边上的一个乡村渡口。据1984年出版的《永修县地名志》记述:“明成化年间,张氏在河边摆渡,因名。”

民国十七年(1928年),时任江西都督的武宁籍人士李烈钧修建南武(南昌至武宁)公路从张公渡渡过修河,张公渡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军事重地。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版的中国地图上,找不到永修县城,却可以找得到张公渡。

距张公渡渡口不远的大屋场陈村,村民是江州“义门陈”的后裔。“义门陈”属“舜裔之大宗,颍川之一脉,唐宋江南之盛族”。从唐开元十九年(731年)“义门陈”始祖陈旺移家浔阳县蒲塘场太平乡永清村(今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义门村),到北宋嘉佑七年(1062年)奉旨分家,这个家族创造了332年不分家、15世同居、家族人口高达3900余人的奇迹。“义门陈”受到唐宋两朝9位帝王的旌表。唐僖宗御笔亲赠“义门陈氏”匾额。北宋太宗赵光义赐联“聚族三千口天下第一,同居五百年世上无双”。宋仁宗为了表彰这一庞大家族,封“义门陈”史上五祖为国公。宋代名儒欧阳修、苏轼、黄庭坚、朱熹等也大加褒赞,“义门陈”名扬天下。宋嘉佑七年(1062年),“义门陈”人口增至3900余人。同年七月,在文彦博、包拯等重臣的力谏下,宋仁宗下诏令其分家,“义门陈”氏被分成291庄,星散于全国72州郡的144个县。大屋场陈村属291庄中的“万福庄”。大屋场陈村周边地区原是修河边上的一个草洲,“义门陈”氏入住之后,才被改造成为良田。

张公去世之后,张公渡渡口的管理权被转入大屋场陈氏家族。摆渡是一件十分辛苦的工作,无论春夏秋冬风霜雨雪白天黑夜水涨水落,只要有人渡河,渡工就得把渡客渡过河去或接过河来。因此,很多人不愿意做渡工。陈光印生于民国五年(1916年)农历九月十九日,幼年丧父,家境贫寒,靠寡母抚养成人。陈氏族长见陈光印为人诚实、做事勤快,就把渡河的重任交给了陈光印和另一位族人,由二人轮流摆渡。为了更好地为乡亲和过渡人服务,在族人的帮助下,陈光印在张公渡渡口的公路旁盖了3间住房,把家从大屋场搬到了张公渡。

张公渡地处修河北岸,是个小平原。附近几个村的村民烧柴、用材都要过渡到修河南岸的云居山去采伐。每年秋冬,每天上山砍柴、伐木竹的村民多达数十人。中午砍柴伐木竹的人回来,木竹烧柴常常把渡船堆成一座小山。陈光印不厌其烦地把一船船木竹烧柴运回北岸。遇到超重搁浅,还要下河推船。寒冬腊月,水冷似刀,陈光印忍受着刺骨的严寒为乡亲们服务,毫无怨言。农村医疗落后、交通不便,常有人深夜唤渡求医求药,陈光印都会及时把唤渡人接送过河。陈光印摆渡时,遇到乞丐和灾民过渡,不仅不收他们的过渡钱,还会尽绵薄之力给他们一点钱。陈光印靠他的勤劳善良搏得了人们的信任和尊重。

1938年秋,日寇进犯永修,为了阻止日寇在张公渡南渡修河进犯南昌,国民党军将张公渡木桥拆毁。1945年日寇投降之后,南九公路恢复通车,在张公渡渡口建了一个汽车码头,用渡船渡车辆过河。张公渡渡口渡河的人口剧增,陈光印在摆渡的同时,让妻子在渡口的公路旁边开了一家饭店,跟着赚了一点小钱。正当他筹划购置一些土地时,遇到一位高人对他说:“一块钱一斤的肉多吃,一块钱一亩的地别买。”他打消了买地的念头,从而避免了一场政治灾难。

1949年的4月上旬,一连下了几天大雨,修河正涨大水。一个风雨交加的深夜,陈光印家的大门被人拍得蓬蓬直响,开门一看,是一位60多岁的老者。老者操着北方口音对陈光印说:“老乡,你能送我们过河吗?”陈光印说:“我的渡船只能渡人。汽车渡河要找渡工班的渡轮。”老者说:“我找过渡工班的班长,班长说渡轮的发动机坏了,已停渡一天了,不能渡河。我们的汽车不过河,只要把人渡过就行,河对面有车接我们。”陈光印说:“河里正涨大水,天这么黑,风这么大,渡河是很危险的。”老者说:“我们有急事要赶去南昌,你行行善送我们过去吧。我写个字据放在你这里,出了什么事情我们自己负责,决不会责怪你、连累你。”陈光印看着老者焦急的神态和站在雨中的一群人,深思了一下,对老者说:“好。我送你们过河。”

陈光印叫醒了正在熟睡的大儿子,父子俩穿上簑衣,带着斗笠,抗起船撸船篙,把老者一群人领上了船。这群人有上十人,有男有女,有大人有小孩。开船时,父亲对老者说:“不管发生什么情况,你们蹲在船仓内不要动,我保证平安送你们过河。”

开船后,儿子在前面撑篙,陈光印在后面摇撸,把船沿着河岸向上游行了一里多路,然后调转船头,离开河岸向对岸驶去。凭着熟练的技术和对航道的熟悉,将老者一众人平安送过了河。

船停靠南岸后,果然有一辆军车停在码头等候老者他们。一个身着军装的军人给老者敬了一个礼,对老者说:“报告老爷,长官有事离不开,让我来接您老,请您老上车。”老者示意军官让他稍等片刻,对陈光印说:“实不相瞒,我是从北方来的一个财主,家里正在搞土地改革,我家被评上了地主,我怕挨斗就带上全家人逃了出来。我儿子是国军的军官,是他安排军车来接我们的。老乡深夜冒险送我们过河,救了我们一家人的性命,此恩此德永世难忘!”说着从提包里掏出20元银元给陈光印。陈光印坚辞不收,说:“送你们过河不需要这么多钱的。”老者坚持要给,最终陈光印收下了10元银元,老者这才含泪对陈光印说:“老弟,你是一个好人,好人会有好报的。共军很快就要打过长江了,你听我一句忠告,一元钱一斤的肉多吃,一元钱一亩的地别买。这里解放了也要进行土地改革的,评上地主就不好办了。”陈光印听信了老人的话,和家人商量后,果断地将协议好尚未付款的土地以筹不到钱为由退了回去。

仅过了1 个多月,1949年5月下旬,张公渡就解放了。

1952年土地改革评成份时,陈光印家评了个中农。看到地主被斗,地主家的土地、房屋和财产被没收,陈光印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幸亏我送了那位老者过河,听了老者的忠告,没有买那些土地,不然,站在这里挨斗的人就是我了。”

人们在得知这一事件的经过后,都说“这是老天有眼,天佑好人。”

(2022年11月16日完稿)

本文作者陈前金,男,1943年12月生,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人,中共党员退休干部,永修县样式雷文化研究会会长。长期从事”三农问题”研究和永修地方文化研究,在《人民日报》《学习与研究》《中国财政》《农村财政与财务》等中央省市报刊发表文章100多篇,在全国率先提出取消乡统筹、取消农业税等建议,两次获得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优秀征文二等奖,一次获得国家发改委优秀征文二等奖,多次获得江西省财政科研优秀成果一、二等奖。著有论文集《我为三农鼓与呼》(经济日报出版社)。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陈前金 | 张公渡纪事:天佑好人的古典文学, ,,,,,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成语大全    127.0.0.25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