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成语大全 成语造句 成语故事 看图猜成语 四字成语 五字成语 ABCD式的成语 文化百科
分类: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首页 >> 古典文学

古典文学


云南往事 || 陈达:呈贡的民风与节令的古典文学


2023-05-06 21:55:15 ,,,,,,


旧历新年

除夕的晚餐,大致吃素,素菜中用青菜(如苦菜)及白菜,表示清清白白的意思。送灶君上天后,有些人家即吃荤。正月初一诸神下降,有许多人家吃素,是日早起闭门,不动用刀及笤帚,快到正午出门烧香,妇女辈尤多。

自元旦起,有些人家吃“松毛饭”。用新鲜的松毛铺地,吃饭时各人坐于松毛上,不用凳椅,如此吃法自三日至八日不等。

元旦日男女俱穿新衣,其男子带黑缎帽,以黑丝绒为帽边,上身穿竹布薄棉袄,上加黑缎背心,下穿白条单裤,脚穿“皮拉脱”。皮拉脱的底是牛皮做的,帮是花缎,前端似草鞋,大拇指与二拇指间有细缎条攀住。在行走时,此人所穿的袜,全部可以看见。

某已嫁妇年约25岁,上身穿红色棉袄,腰围巾,巾上绣花,巾下端有一小银圈,此巾用绿丝带束于腰,丝带用丝网结成,下身穿白单裤,裤脚尖有黑色绣花。红色纱袜,荷色鞋,鞋前端绣花,后跟用绿布鞋拔。

三台山烧香者最多,寺内有送子观音,尤为妇女所崇敬。

少年男女,自妙龄至20岁左右,都喜欢“使辙”,正月初一至十六为使辙期,普通的辙用一根长牛皮绳,两端分系于两树,中间下垂,离地约三尺处,成一个弯,使撇者足踏此弯,全身摇动,技精者能荡得高出地面一丈半左右。不养牛的人家自然没有牛皮绳,可向别家租用,使撇一次国币五分。另一办法不用牛皮做撇,改用粗索,索不如牛皮之长,坚性亦差,较小的孩童们亦往往喜用之。

旧历新年,家家大门上粘贴门神(现称门堂),门神大致是历史人物,两扇门上共贴一对,如岳飞、班超、文天祥、史可法、张巡、许远、伍子胥、张世杰等,上海四马路陈正泰印,云南省党部指导委员会审定,昆明纸业同业公会发行。

呈贡县一般的人家为农户,其春联大致表示农家的本色,某家有正匾曰“六畜平安”,上联曰“牛似山中虎”,下联曰“马如海内龙”。春联采用习惯式,红纸黑字,春联两旁各贴甲马,甲马是招财童子,童子骑马,马首向大门,引财入内。

西南联大教育系毕业生梁发叶君疏散于呈贡,任县立中学英文教员,原系新加坡华侨,曾积有国币250元,在县城南门内租小屋从事织袜,为县内青年袜的创始人。民国三十年元旦,其厂前悬有春联,正匾曰“机如轮转”,上联曰“忙里偷闲,姑拾棉花辞旧岁”,下联曰“苦中求乐,暂停袜机过新年”。平仄虽欠妥,命意亦有可取处。生活袜厂于民国二十九年始业时仅有木机15,至民国三十四年春,发展至二厂共有木机100余架。

中秋赏月

中秋节前一夜,县立中学昌景光校长,约余赏月,晚七时半到校,桌上陈有宝珠梨(切成片)、鲜胡桃(带壳)、石榴(切碎)、毛豆(煮熟带荚)、松子(盛盘),客人十余,随便取食,过一小时,大家围坐一桌,饮升酒,吃米线,菜中有两样是今夜必有者:(一)羊肝;(二)羊肉。羊肉切片,蒸熟,用云南甜酱油渍食。

南城外重修双石桥碑记

归化人秦光玉先生,前云南省教育厅厅长,作碑文纪念邑宰李晋笏(右侯),重修南门外双石桥,有一段云:“南城外二桥,一在左方,为通龙街要道,石桥已断,一方面为过古城咽喉,石将脱落。邑宰李右侯,审查地势,左右两座,统建为圆凸桥,旁砌栏杆,借防危险,以三台为呈邑主山,左有龙翔寺,名左桥曰应龙。右有凤翥宫,名右桥曰起凤。始于戊寅三月,迄九月落成。”据碑文所述,此碑已于民国二十八年大吕月建立。实际此碑迟至二十九年十月十二日始行竖立于南门外。右桥的栏杆已于同年三月初旬毁坏,距立碑前约七个月。

龙街在南门外,离城约半里有镇日“云龙”。住户有237户,924人,商店仅次于县城镇,云龙镇俗名“龙街”,同时本县最大的集市,即在该处举行。据本地风俗七日举行两头街,如第一日有街,第七日又有街,因此一个月中约有集市五次。龙街的集市,在全县为最热闹者,每次赶街人数通常有一万余人。大古城离县城不及半里,有428户,1682人。小古城离城稍远,约有一里,人口较少,仅有97户,438人。

婚丧礼仪与费用

婚与丧,一喜一哀,俱是人生大事,乡间极为重视。由于不同的排场及费用,可以反映当事人及其家族的社会地位。酒的桌数,及菜的量与质,往往可以暗示身份,亲友以此为谈话的资料;村中的舆论,亦大多以此为毁誉的根据。讲究的人家,逢喜事或丧事,预先准备着几只肥猪,及相当大量的米,以资招待宾客。

呈贡的旧俗,凡中等及以上的人家,遇婚或丧礼,俱须宴客三日,亲友及街邻被柬邀者大致全家出席,谓之全福。自抗战以来由于外省的徙民入县及本县人迁至外省(如服务于六十军,并旅居湘、赣、皖、苏各处)的结果,渐使婚丧礼节趋于简单。比较开通的分子,认为繁文缛礼,徒足损耗资财,逐渐采用简单的礼节。有些人家,对于喜事或丧事,宴客不过三餐,比以前减少一半尚有余。

我在呈贡寄居数年,遇有婚事或丧事,往往设法请管账先生抄示所用的物品,及估计每物当时的市价,从此我们可以知道用品的种类及价格。下列对于喜事及丧事各举一例,其一代表上等人家,其一代表中等人家。因时期不同,所以同等的物品,可能有不同的市价。

民国三十二年二月研究所调查统计员毕正祥君,有介弟正清择吉完婚。余除道喜外,并探得其用费清单,胪列于后,此可代表中等人家的喜事。

(1)聘礼:计猪肉3斤,砂糖3斤,点心2斤,袜子2双,礼银360元,以上数种约需国币620元(以当时价值论)。抗战前猪肉每斤4角,砂糖每斤2角,点心每斤7角,袜每双6角。

(2)提篮礼:计土布2个,猎腿【疑为“猪腿”之误,编者注(2007年)】2只(约重16斤),袜子2双,玉八仙,方玉,戒指,礼银360元,以上约需国币1640元。

(3)小礼:计猪肉半个(约60斤),茶点约20余斤,衣服1套,土布4个,细布2份(计1丈2尺),袜子2双,手镯1双,戒指1对,礼银660元,以上约需国币5140余元。金每两战前国币120元,现在5600元。

(4)大礼:土布8个,细布1丈2尺,猪肉9斤,礼银1600元,以上约需4850余元。

(5)择吉迎亲(俗称开口):土布1对,猪肉3斤,砂糖2斤,以上约需国币690余元。

(6)边猪礼:猪1口(系活的,重100斤左右,猪肉每斤现价36元),玉手镯1双,戒指2对,新妇头上装饰品,玉簪,袜子1打,棉衣、单衣各1件,裤子1条(系白色),以上约需国币7320余元。

(7)喜酌:猪肉约320余斤,米约8斗余升,炭薪,蔬菜,佐料,其他杂项,以上约需26510余元。

其他杂费:如新郎被服、衣帽什物、彩轿以及其他零星什物,以上约需国币12010元。

总计以上各项约需59800【应为58780元,编者注(2017年)】余元。如在战前,合国币1000余元(以50倍估计之)。此次喜酒47桌,每桌8位,用猪8碗,共五餐,内中有10桌仅用四餐。炭80斤,每斤4元5角;蔬菜200斤,每斤3元5角;烧柴1600斤,每斤1元1角;米每斗80斤,每8斤价62元。

民国三十一年五月三十日县立中学昌灿云校长之父杏林先生去世,享年八十有二,当杏林先生出殡前一日,余往昌宅行三鞠躬礼。孝子披麻答礼,下跪,余亦跪,次日晨十时出殡,余往送。先行者有钱树及铭旌,旌上写死者行状及事迹,多谀语。昌校长嘱余拜旌,具余名并用余简历。旌后有老妇八人,奉鲜果,其后有棺,其后有送殇者,宾朋在先,后有承重孙、孝子、血亲戚属。送殡者至龙街操场,棺暂停,亲属绕棺行,妇女放声大哭,示与死者长别。承重孙伴棺至墓地,其余亲属去素衣,谢送殇者,并与送殇者同时归家,下午二时昌宅举行主礼,燕召亭兄与余为大宾,吴泽霖、戴世光两兄为陪宾。余先写杏林公神主,先写内堂(木主的里面),后写粉面(木主的外层),对于“神”“主”二字,各漏写一笔,即“神”字无直,“主”字无点。大宾点主时将其补上,行点主礼时用方桌,燕与余坐上位,司礼者由承重孙的右拇指取血。燕取笔染血,先点内堂,司礼者唱曰“提笔通神”“点主主存”,后点粉面,再点神主前后,曰“光前裕后”。再点神主上下曰“上天”“下地”。再点神主左右曰“左耳聪”“右耳明”。末点神主后面曰“自下而上,后辈子孙连升三级”(共点三次,点时自下而上)。

杏林先生丧事,由灿云校长及其余兄弟共五房主持之,其出殡时各种用费,可以代表上等人家的情形,今为探志如下:

念经(用九人,头七念两日)300元

孝布[五服内男女用,一个布合二丈八尺,每个计90元(现价须加一倍)] 3000元

酒席(三餐,每餐100桌,不用酒,省去800元,酒每斤12元,现价加一倍) 16000元

杂费(灯油、茶水、烟、碗、工钱)1000元

扎彩55元

棺材(漆、漆工、松香在内)6100元

总计20850元(编者按:应为26455元)

酒席用米,每升(中央称斗)估计24元(现加一倍,战前国币4角),猪肉每斤13元(现时20元,战前2角5分)。棺材折价6100元,如在战前,木料约国币500元,漆及工约100元。昌家此次约收奠仪6000元,因此实支共计14850元【按合计26455元算,应为20455元。编者注(2017年)】,由六房分摊(棺木早已买好,不算在内),灿云校长担任最多,计2800元,余房有寡妇一家出1600元,出费最少。

昌宅不幸,杏林先生去世后不到一年,其夫人杨太夫人亦寿终,享年77岁。依旧习,死后停灵于家。亲友携香烛元宝及猪肉三斤慰问。慰问者在灵前行礼,孝子答礼,民国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开吊,原约余点主,惜因感冒卧床不能去。亲戚来吊者二十余家,外加朋友及邻居约有一百桌,三餐约共三百桌,各种用费如下:

(一)收入:

奠仪 洋38280元祭帐23幅 洋29900元祭肉120斤 洋8400元

总计 洋76580元

(二)支出:

米一石三斗(共1040斤) 洋23400元

猪肉470斤 洋32900元火腿50斤 洋4000元

烧柴2280斤 洋5770元栗炭340斤 洋2138元

柴煤535斤 洋963元印讣闻及纸张 洋1530元

孝布72个 洋32400元香油20斤 洋1000元

念经费 洋4000元雇亭子 洋3000元

酒5支 洋6000元佐料 洋4975元

烟类 洋1460元洋腊 洋880元

帮忙厨子烟茶洋1998元洋油 洋1050元

盐30斤 洋900元砂糖38斤 洋1473元

火炮 洋345元利市 洋336元

添用具 洋2941元素粉 洋460元

茶叶 洋90元厨子工 洋2000元

杂项用 洋1300元猪宰税 洋120元

打猪 洋100元乳扇11斤 洋1430元

租碗 洋800元租被 洋340元

小经 洋450元鸡蛋 洋600元笋丝 洋660元

小菜 洋8620元赔偿损失费 洋350元

总计 洋150779元

外加棺材 洋12000元

城隍庙烧香

呈贡县城县府街城隍庙,已于光绪三十二年改建学校,当时称为高等小学堂,并于宣统三年阴历十一月将菩萨搬出庙外,乡人至今到庙外烧香者尚每日有人。烧香者拿纸马、香烛、神纸、鸡蛋、白米等;有人亦有仅拿鸡一只来供神者,神既早已由庙内迁出,信徒即在庙外路旁拜跪。口中念经,烧香者普通有两人,由一人问曰:“可来了?”另一人答曰:“来了!”通常谓之“叫伴”。乡人相信,病的来源,系由灵魂离身,如城隍庙菩萨显灵,魂可叫回。一人既说“来了”,另一人不再念下去,大家就回去了。

(三十三·一·二十三)

每到旧历年边,呈贡人几乎每家要舂,其法可简述如下:在空场用席支棚,棚长约一丈六,宽亦如之。内掘圆孔,周两尺,置石臼其中,臼四面用草席围之。木碓一,长约八尺,三人用足轮踏之,如江南车水入稻田的光景。一人坐于石臼旁,照顾石臼,舂者拿煮熟的米置于臼中,踏碓者徐徐踏起。散于草席上的米,由看守者或主妇随时拨回臼中。舂成后,成大团的米糕,另一人携入棚内门板上,用手做成长方的,每个约重一斤半。棚边砌成锅三,主人拿米入锅,煮成饭,运入棚中去舂。每升米(八斤)需柴四公斤,外加工钱国币30元。每升米可舂八个,每斤市价25元,每个约值45元。呈贡只用粳米,新年元旦家家用此,亲友馈赠普通亦用此。

旧历除夕赴宴(三十三·一·二十四)

一月二十四为旧历除夕,李悦立县长夫妇约余夫妇在县政府度岁。正房地上铺松毛,堂前供佛手,大者约三斤,又供米花糖,圆形,径约一尺,米炒好,和糖做成福喜寿等字。是夜有客两桌,大部分为县府外籍职员,在呈贡无家属者,余家小妹亦去,旭都因联大附中本学期开学较晚,原拟不放寒假,临时放假归家,李宅未约,但餐后亦来县府,吃汤圆。汤圆用白酒及梨同煮,味甜。李夫人云南姚安县人,用冷荤四盘。其中一盘,系姚安土产,内有腌猪肝、香肠等,又有腌肉一碗,已去油,味甚佳。餐后有人拉胡琴,唱西皮二黄。又有人说故事,最难得者是一位秘书,广西人,曾在杭州服务,唱杭州小调,用“孟姜女寻夫歌”原调。

龙灯(三十三·一·三十)

县政府依法过阳历年,因此不主张民间过旧历年,并不欢迎龙灯到县政府去耍。呈贡的龙灯由江尾村人组织,夜间到县南门大街来游,接连两夜,先来东,愿接灯者送国币至少200元,龙灯来时至店前即耍灯,店主放鞭炮,每串50元(战前国币1角)。今年江尾村的龙灯有十一节,耍灯者俱村中壮年男子。

证婚(三十三·四·九)

四月四日余为李舜英兄证婚时,照例要致训词。余事先由《曾文正公嘉言钞》选数百字,当场宣读,大致关于结婚、立身、处世及治家各端。余谓现今我国对于婚礼及丧礼,俱欠简单而隆重。遇喜事证婚者随便演说并说笑话,介绍人报告恋爱经过。记得某友在燕京大学结婚时,新郎及新娘俱服清时通用的礼服,观众见之大笑,如此不庄重,实是社会变迁中畸形的现象。最近社会部人口政策研究会开会时,余对于结婚主张用简单而隆重的仪式。余宣读《曾文正公嘉言钞》来替代演说,不过贯彻上述目标的一端。

新式结婚(三十四·一·三十)

本月二十八日本县合作金库袁义丰会计员与张述祖营长女公子结婚,在县党部举行结婚典礼,由陈吉庭先生及周克光(前合作金库经理)先生证婚,采用新式仪式,新郎新娘交换礼物,有演讲。美空军某君参观典礼,并来照相,参加典礼者书其名于粉红缎面作纪念,内中有空军翻译员二人(华人)用英文签名。酒席系旧式,在西门内观音寺。上第一道菜时,有二人代表主人向宾客作揖献菜,无何,新郎与新娘向宾客敬酒,此二事尚系呈贡旧习。

新郎用蓝色西装。新娘兜纱,着淡红色上衣,用裙,行礼后放鞭炮。

旧历元旦(三十四·二·十三)

晨袁方、张荦群、其妹胤芳至崇圣祠贺年,余与梧荪正在厨房煮汤圆共食。食毕余与旭都往七步场小塘子钓鱼,因大风,未得鱼,归时经新草房村,某农家门首悬有春联,上联曰:主义实现天下为公。下联曰:革命成功万民有庆。有二点值得注意:(1)抗战以来渐采用新思想作联(如革命、抗战等);(2)上下联倒置,因农民不识字,亦不懂平仄声。

贺年(三十四·二·十四)

余与梧荪、旭人、旭都、旭清,按乡村习惯往孙春苔宅贺年,并约孙氏夫妇及惠英往倪县长公馆贺年。宅中用松毛铺地,正堂供关公,供品有佛手、米花球、橘子、纸元宝,上铺“招财童子”,点蜡烛及香,香炉为会泽红铜,不点烛,但点菜油,油置于烛台上端,长约一寸半的铜盒内。倪老太太信佛,平常吃素,县长示其祖父所画花鸟,家藏书画的一部。老太太与倪太太,约余等吃并亲入厨预备午餐。内有一菜梧荪认为有学习的必要,即鸡蛋包肉,切成圆段,味佳,并美观。

昌校长约余夫妇晚餐,席间有县立中学男女教员八人,美人空军运输员一人。按本地习惯,凡吃新年酒者须先饮白米酒,味甜,示甜蜜及富于希望之意。

——陈达著:《现代中国人口·联大琐记》,云南大学出版社,2018年。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云南往事 || 陈达:呈贡的民风与节令的古典文学, ,,,,,,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成语大全    127.0.0.25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