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成语大全 成语造句 成语故事 看图猜成语 四字成语 五字成语 ABCD式的成语 文化百科
分类: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首页 >> 古典文学

古典文学


临洮赵土司世袭略传的古典文学


2023-05-06 21:55:15 ,


吐蕃宗喀王朝人物名录系列之七

临洮赵土司世袭略传

黑错·达布老(གཙོ་བོའི་རྟམ་ལོ།)

临洮赵土司的始祖为唃厮啰长子瞎毡之子巴毡角(དཔལ་ཆེན་རྒྱལ།)的后裔。巴毡角(དཔལ་ཆེན་རྒྱལ།)起初授兄长木征之令镇守洮州,以赞普后裔的身份统领藏族诸部落,其管辖包括今天的卓尼、临潭和合作等地。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八月,巴毡角(དཔལ་ཆེན་རྒྱལ།)迫于宋朝的军事压力率部归降。同年,宋朝诏以洮州都首领巴毡角为崇仪副使,并赐名赵醇忠。随后,又封“左骐骥使”。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四月,宋朝廷任命赵醇忠(巴毡角)为“皇城使荣州刺史”。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二月,又封巴毡角为“光州团练使”。北宋元佑二年(1087年)四月,宗喀王阿里骨(ཨ་ལི་གུས།)派大将果庄突袭洮州首领巴毡角(赵醇忠),巴毡角战败被掳。后来,其子赵永寿被西夏所杀。由其子赵永吉承袭父职。随后,由赵世昌承袭……。

一、临洮赵土司世袭列表

巴毡角(赵醇忠)-赵永吉(赵永寿之弟)-赵世昌-结什角-赵铁哥-赵师古-赵巴命(赵师古之弟)-赵阿哥昌-赵阿哥潘-赵重喜-官卓斯结(赵伯祥)-赵公臣-赵华严禄-赵琦(脱岾木儿)-赵安(赵琦之堂弟)-赵英―赵铉―赵济-赵梁-赵昆-赵永在-赵重琮-赵师范-赵枢劼-赵熤(赵枢劼之侄)-赵延基-赵恒锐-赵澄-赵春梓-赵正燉-赵坛(赵正燉之侄)-赵元铭(赵坛之侄)-赵柱(字天乙),赵天乙是末代土司,其嗣子赵法祖。

二、历任土司的承袭与功绩的记载

公元1131年(南宋高宗绍兴元年 天会九年)正月,“宗辅定陕西,宗弼经略熙秦,遣昂与撒离喝领兵八千攻取河西郡县。昂等遂取宁洮、安陇二寨。进至河州,其通判率士民迎降。攻乐州,其都护及河州安抚使郭宁偕降。复进取三寨,至西宁州,都护许居简以城降,吐蕃酋长之孙赵钤辖(赵世昌)率其所部木波首领五人来降。昂别领军四千往积石军,降其军及所部五寨官吏。追吐蕃钤辖等十二人至廓州,招之不下,攻取之。” 赵世昌被金国授予“忠翌校尉”。

公元1145年(金皇统五年),《金史·结什角传》载:“(赵世昌)为左武大夫,遥领莱州防御使,袭把羊族长……既而鬼芦族长京臧杀世昌,朝廷遣兵执京臧,斩之临洮市,以世昌子铁哥为把羊族都管。

公元1165年(大定五年)二月,金朝边将移剌成至临洮,使人招谕巴毡角后裔结什角(རྒྱལ་སྲས།),于是结什角率木波、丙离、陇逋、庞拜四族举地附金,献马百匹,仍要求每年贡马。并在岷、洮、叠建立了一个“其疆境共八千时里,合四万余户”的地方政权,这也是唃厮啰后裔在金的扶持下建立的一个政权。

公元1213年(宋嘉定六年 成吉思汗 贞佑元年),赵巴命富甲诸族,赵阿哥昌(ཀུན་བཟང་།)以军功升任金国熙河节度使。

公元1223年(宋嘉定十六年 成吉思汗十八年),赵阿哥潘(ཀུན་ཕན།)退保今临潭县莲花山,不久率部归降蒙古成吉思汗。

公元1227年(宋宝庆三年 成吉思汗二十二年),窝阔台(ཨོ་གོ་ཏའི་རྒྱལ་པོ།)灭金后,以皇子阔端(གོ་དན།)坐镇凉州(今甘肃武威),管理西夏与吐蕃之地。阔端以临洮藏族贵族赵阿哥潘为叠州(今甘肃迭部)安抚使,招降附近藏族部落。

公元1235年(窝阔台汗七年)十二月,孛儿只斤·阔端(གོ་དན།)率右路军征南宋,此时赵阿哥潘(ཀུན་ཕན།)继承父阿哥昌的职位,并随蒙古军南征四川,赵阿哥潘子赵重喜“给侍皇子阔端为亲卫”。“从伐蜀,与宋都统制曹友闻屡战,胜负略相当,以破大安功最,授同知临洮府事”。攻破大安城(今陕西宁强县阳平关)后,四川门户洞开,赵阿哥潘(ཀུན་ཕན།)随阔端乘胜前进,赵阿哥潘此次随军征战大小五十余次,皆先陷阵,皇子阔端赐以金甲、银器以示对赵阿哥潘军功的交奖励。先后招降原金将据守之秦、巩二十余州,破金、兰、定、会等州,大败宋将曹友闻于阳平关,取利州、潼川等路。

公元1252年(宋淳祐十二年 蒙古蒙哥汗二年)八月,忽必烈率军至临洮(今甘肃临洮),对藏族土司赵阿哥潘(ཨ་ཀུན་ཕན།)非常赏识,命赵阿哥潘“摄元帅”并随军出征。

公元1253年(宋宝祐元年 蒙古蒙哥汗三年 水鸡年)九月,忽必烈驻扎在师次忒剌(甘肃迭部县达拉沟)地方,分兵三路,中路(中道兵和诸王抄合)由他亲自率领。唃厮啰家祖后裔赵重喜随忽必烈(སེ་ཆེན་རྒྱལ་པོ།)率军南征大理(“癸丑,从世祖征哈剌章,数有功”)。

公元1258年(宪宗蒙哥八年)正月,蒙哥亲率军进攻四川,“以潘(阿哥潘)为先锋,攻西安下之”。这次赵阿哥潘(ཀུན་ཕན།)以战功卓著被“赐金符,授临洮府元帅”。其后阿哥潘་又屡立战功,蒙哥汗甚至评价赵阿哥潘:“有臣如此,联复何忧!”并“赐黄金五十两,名曰拔都”。

公元1260年(宋景定元年 蒙古中统元年 金猴年),蒙古各皇子间发生战争。浑都海反,赵重喜随总帅任良臣率大军至拔沙河纳火石地征讨阿里不哥大将阿蓝答儿,浑都海等人,以功授征行元帅。

公元1263年(中统四年),吐蕃赵阿哥潘之子赵重喜(元史“子重喜,始给侍皇子阔端(གོ་དན།)为亲卫”)又随军“从讨忽都、达吉、散竹台等,克之,制必帖木儿王承制使袭父职为元帅。入觐,赐金虎符,为临洮府达鲁花赤”。赵重喜佩戴金虎符,成为万户,军功超过了其父赵阿哥潘(ཀུན་ཕན།)。晚年时,赵重喜向朝廷提出辞官的请求,元廷没有同意,而是“诏其长子官卓斯结袭为达鲁花赤。升赵重喜巩昌(ཆུ་མ་མཁར།今陇西县)二十四处宣慰使”。赵重喜去世之后,元政权谥其为“恒襄”。

公元1264年(元世祖至元元年),赵重喜解甲归田,从此开始致力发展地方经济,晚年,长子官卓斯结袭为达鲁花赤,升赵重喜为巩昌(ཆུ་མ་མཁར།今陇西县)二十四处宣慰使。

公元1368年(洪武元年)四月,李思齐退守临洮与唃厮罗后裔临洮土司赵琦会合,立足未稳之时,明军便随后赶到,赵琦见李思齐大势已去,遂私窃宝货妇女避匿山谷间。17天以后,明太祖朱元璋命陕西行省员外郎许允德赴河州(今临夏)诏谕吐蕃各族。

公元1369年(洪武二年)四月,明军克秦州(今甘肃天水)。大将军徐达遣平羌将军冯胜取巩昌(ཆུ་མ་མཁར།今陇西县),徇临洮,元将李思齐不战而降。随后临洮吐蕃土司赵琦归降明朝。

公元1370年(明太祖洪武三年)五月,唃厮啰后裔临洮土司赵琦与指挥韦正、尕尔只吉等人共守临洮,明廷加封赵琦为临洮卫指挥佥事兼同知临洮府事,授宣武将军。明军占领临洮之后,大将军徐达分遣左副将军邓愈招谕吐蕃而自将取兴。徐达继续派人征讨当地不愿投降的元朝残余势力和吐蕃诸部,赵琦也随军征战,随大将军徐达于临洮之白塔子峪口生获伪国公按旦不花及省院官三十余人,招抚岷州(རི་དགོད་ཐང་།)铁城等十八族,宁国卫指挥佥事陈德成从征西蕃战殁于岷州(རི་དགོད་ཐང་།),上命有司致祭厚葬之仍恤其家追赠德成指挥副使授其子千户。后来,赵琦又跟随汤和军取察罕脑儿,并授广威将军,临洮卫世袭指挥佥事,仍守临洮。

公元1386年(洪武十九年),洮州吐蕃首领昝南秀加(བཙན་གནམ་ཕྱུག་རྒྱལ།)随指挥马煜征迭州,以功授洮州卫世袭中千户所百户。临洮吐蕃首领赵琦同耿炳文巡西宁,整顿当地治安秩序。

公元1387年(洪武二十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冯胜率20万大军继续征讨北元势力,临洮藏族土司赵琦在郭英军中效力。明将长兴侯耿炳文率陕西各卫所士兵来青海驻防西宁,并在元代西宁州旧城址基础上新建城垣(《青海历史纪要》)。

公元1391年(洪武二十四年)四月,临洮藏族土司赵琦移师肃州(今甘肃酒泉)。

公元1393年(洪武二十六年),“蓝玉之案”事发,赵琦坐事死满门抄斩。赵安谪戍甘州(今甘肃张掖)。

公元1403年(永乐元年),临洮藏族土司赵安向朝廷进贡马匹而受到嘉奖,被允许返回临洮,担任临洮百户。

公元1427年(宣德二年)六月,松潘反叛,明宣宗诏发讨之,临洮藏族土司赵安在征调之列。在征讨松潘的战斗中,赵安立下战功,事件平息之后赵安被加封都督佥事。

公元1429年(宣德四年),临洮藏族土司赵安出使乌斯藏。

公元1434年(宣德九年),明廷派中官宋成等取道临洮出使乌斯藏,赵安率兵护送至毕力术江(今青海境之通天河)。回来之后,赵安又随侍郎徐晞出师塞北讨北元蒙古首领阿台。而乌思藏阐化王使臣癿藏等“以朝廷赐物易茶”。

公元1436年(明英宗正统元年),临洮藏族土司赵安进都督同知充右副总兵,协助平羌将军充左副总兵任礼镇守甘肃。

公元1437年(明英宗正统二年)春,谍报说敌人驻扎在贺兰山后。诏令大同总兵官方政、都指挥杨洪出大同西向,蒋贵与都督赵安出凉州塞会剿。

公元1438年(明英宗正统三年),临洮藏族土司赵安复与王骥、任礼、蒋贵分道进师。至刁力沟执右丞、达鲁花赤等三十人。

公元1440年(明英宗正统五年),赵安以功被明英宗封为会川伯,并赐铁劵文书,食禄千石。

公元1442年(明英宗正统七年),赵英袭临洮卫指挥使。

公元1444年(明正统九年),临洮藏族土司赵安去世,其子赵英承袭。

公元1448年(正统十三年),赵英以征失喇哈真地,擒后元祁王锁南功升陕西都司指挥佥事守凉州。

公元1450年(明景泰元年),蒙古人犯凉州界,赵英率部出击。

公元1453年(明景泰四年 水鸡年),临洮藏族土司赵英同副总兵萧敬出击亦林真集,斩获甚多。

公元1457年(明英宗天顺元年),临洮藏族土司赵英与总兵萧敬一起将犯界的蒙古人驱逐出凉州。

公元1458年(明英宗天顺二年),喀喇沁部蒙古领产孛来犯边,攻宁夏、甘肃等地。赵英以都指挥职率部从游击将军陈友、安远侯柳溥等与战,孛来兵败。赵英以征讨功卓著升右军都督府同知充凉州总兵,镇守凉州。

公元1462年(明英宗天顺六年),临洮藏族土司赵英从都督同知卫颖、都督佥事右副总兵凉州镇守刘玉,平定马吉思、冬沙族番人叛乱。

公元1472年(明宪宗成化八年),临洮藏族土司赵英蒙古兵于延绥之铁角城(今陕西榆林境)。赵英之子赵铉随父于军中效力。

公元1481年(成化十七年),临洮藏族土司赵英因病辞官,回归故里,建东庄于桧柏山(今会川衙里山)。

公元1483年(成化十九年),临洮藏族土司赵铉承袭为土指挥同知。

公元1503年(弘治十六年),临洮藏族土司赵济承袭为土指挥同知。

公元1504年(弘治十七年),安定卫王子千奔率众侵扰沙州(今甘肃敦煌),临洮藏族土司赵济奉命率本部土军前往防御,遏止其东向。后又率部守兰州黄河桥。

公元1530年(嘉靖九年),赵济去世。

公元1531年(嘉靖十年),赵济之子赵梁承袭土官。

公元1556年(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 火龙年),赵梁之子赵昆承袭土官。

公元1574年(万历二年)九月,临洮藏族土司赵昆之子赵永承袭土官。

公元1590年(万历十八年)七月,西海蒙古火落赤纠合真相等部队大战河州、临洮、渭源,战斗进行得十分残酷。赵永(唃厮啰后裔)在临洮严兵固守,捍御之功居多。

公元1595年(万历二十三年)十一月,临洮总兵官陈霞、张栋以及临洮赵永(土司)等明军追击火落赤部,在今甘肃省碌曲县和青海河南县交接处围攻火落赤部残部,火落赤部四处溃散。明军大获全胜。

公元1597年(万历二十五年),临洮土司赵永去世,赵重琮袭职。

公元1626年(天启六年),临洮藏族土司赵重琮去世,其子赵师范袭职。

公元1645年(清顺治二年)十月,姬清三边总督孟乔芳等残酷镇压陕甘农民起义军之后,进军西宁,凉州,赵师范率子赵枢勷归附,清政权仍令赵师范管理洮州卫指挥使土司事务。

公元1659年(清顺治十六年 土猪年),唃厮啰后裔赵师范去世,赵枢勷承袭土司职位,但是枢勷任职不久即去世,其子赵煜年幼,由其弟赵枢赞代行护理土司事务。

公元1666年(康熙五年 火马年),临洮藏族土司赵枢赞中武举。

公元1673年(康熙十二年 水牛年),吴三桂在云南等地起兵反清,清廷派大军南下,临洮藏族土司赵枢赞率军参战,从靖逆侯张勇开宋家岔粮道,督土人攻南安,平天水进取四川,屡有战功。

公元1692年(康熙三十一年 水猴年),唃厮啰后裔赵煜袭职临洮土司。

公元1727年(雍正五年),赵煜去世,赵延基袭职土司。

公元1752年(乾隆十七年),临洮藏族土司赵延基去世,赵恒钿袭职土司。

公元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临洮藏族土司赵恒钿去世。弟恒锐子赵澄年幼,赵恒锐护理土务。

公元1769年(乾隆三十四年),临洮藏族土司赵澄正式袭职土司。

公元1794年(乾隆五十九年),临洮藏族土司赵澄去世,赵春梓袭职土司。赵春梓承袭之后发动群众广泛种树。

公元1813年(嘉庆十八年),临洮藏族土司赵春梓去世。次年,赵正燉袭职土司。

公元1852年(咸丰二年),赵正燉去世,赵坛袭职临洮(མདོ་སྨད་ཤིང་ཀུན།)土司。

公元1863年(同治二年),回民起义军攻打狄道城,赵坛先是率土兵防守狄道城后又赴洮州卓尼调拨铁面番兵,临洮土司职务则由其兄赵养心代理。十月,狄道城破,赵土司家中敕书号纸均毁,赵坛绕道赴省城兰州求援。

公元1865年(同治四年),临洮土司赵坛率军守备巩昌府(ཆུ་མ་མཁར།今陇西县),因回民军围攻甚急,在巩昌朝不保夕之际,官绅请赵坛外出求援,最终死于战乱之中。

公元1871年(同治十年)秋,狄道城收复,赵养心返回狄道城,他一方面安抚百姓,另一方面整治家园,由于旧土司衙门被义军摧毁,于是赵养心在桧柏山下择宽敞地筑城,鐅池聚族,托处而建指挥官厮。更名桧柏城。

公元1890年(光绪十六年、阴铁虎年),临洮藏族土司赵养心去世,由于作为土司标志的印信号纸在回民起义中被毁,赵元铭只能代理土司事名。

公元1894年(光绪二十年 木羊年)夏,兵部正式给赵元铭颁发印信号纸,赵元铭正式承袭临洮卫指挥使之职。

公元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六月,河州镇总兵汤彦和与回部起义军交战于双城,败绩,汤彦和只带数十骑渡过大夏河,自槐树关逃往番地。之后,回民起义军进攻狄道州,赵元铭奉命在官堡镇练团勇千名,拨土兵五百由抹邦河进剿。赵元铭率军行至城南川时,恰逢统领威定军何建成拔狄道,于是会军抵达河州。在围剿起义军的过程中,赵元铭作战勇敢,委带威定前营,驻城南黄家滩。

公元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河湟回民起义失败,赵元铭因在平定中屡立战功,以功赏二品衔,授巴图鲁勇号。

公元1914年(民国三年),临洮藏族土司赵元铭率土军在黄午沟防守白朗赵义军,不久去世,赵天乙承袭土司职位

公元1926年(民国十五年),甘肃军阀张兆钾,孔繁锦以及黄得贵、宋有才、韩有禄等在奉直两大军阀的策动下发生叛乱,提出“甘人主甘”的口号,欲驱逐刘郁芳部,赵天乙参与了甘肃军阀反抗刘郁芳的军事行动,并且组织土兵配合甘肃军阀作战。刘郁芳控制全省之后,以省督办的身份撤销赵天乙土司职务,没收其土地,归入毗近州县或改为“学田”。

公元1943年(藏历水羊年),甘南农民大起义,最终形成一支约十万人的队伍,成为闻名全国的“陇南暴动”。起义被镇压之后,国民政府筹划设立会川县,赵天乙担任第一届参议长,主要负责教育工作。并成立“协建委员会”赵天乙任主任委员。同时兼任会川中学(即现在的渭源二中)筹建委员会主任。

公元1948年,陇右地下党的领导机关陇右工作委员会(陇右工委)成立,赵天乙经兰州马虎臣介绍与陇右工委负责人牙含章建立关系。

公元1949年,会川县解放,赵天乙前往卓尼说服杨土司起义,后又在岷县动员原甘肃省保安副司令员周祥初、岷县专员孙伯泉以及败退到岷县的国民党散兵三个团起义,完成任务之后,赵天乙前往宕昌慰问陇右地下党领导的游击队,送去枪支和弹药,在从岷县返回会川途中被逮捕。

公元1948年,陇右地下党的领导机关陇右工作委员会(陇右工委)成立,赵天乙经兰州马虎臣介绍与陇右工委负责人牙含章建立关系。

公元1949年,会川县解放,赵天乙前往卓尼说服杨土司起义,后又在岷县动员原甘肃省保安副司令员周祥初、岷县专员孙伯泉以及败退到岷县的国民党散兵三个团起义,完成任务之后,赵天乙前往宕昌慰问陇右地下党领导的游击队,送去枪支和弹药,在从岷县返回会川途中被逮捕。

公元1951年元月十日,会川县人民法院以“大地主、大恶霸”罪名并有人命案为据判处临洮藏族土司赵天乙死刑,赵天乙被枪决。嗣子赵法祖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进行上诉,法院重新审理后,判赵天乙无罪。

参考文献:

[1]《唃厮啰家族世系史》[D].齐德舜 著,北京 民族出版社(2011.7)

[2] 齐德舜的《金史·结什角传》笺证.《西藏研究》2017年4月(第二期)。

[3] 《皇宋十朝纲要》,书名。南宋李埴撰。

[4]《元史》·赵阿哥潘传。汉程网。

[5]《青海历史纪要》作者:青海省志编纂委员会编,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12)

[6]丁柏峰《浅析唃厮啰政权基本国策对青唐城的影响》[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 张向耀《浅宋代藏族政权唃厮啰研究综述》[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临洮赵土司世袭略传的古典文学, ,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成语大全    127.0.0.25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