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成语大全 成语造句 成语故事 看图猜成语 四字成语 五字成语 ABCD式的成语 文化百科
分类: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首页 >> 古典文学

古典文学


​“爬”灰之枉,“拔”炕可矫的古典文学


2023-05-06 21:55:15 ,


“爬”灰之枉,“拔”炕可矫

——《红楼梦》与《暴风骤雨》方言特征词比较(一/十三)

方言的语音,宛若语义的路标。语音若枉,语义难正。譬如“爬”灰,读成“pá”灰之时,既已走上歧路。

“爬”从巴,《康熙字典》注为“音琶”,又指其“或作把”“或作杷”。

琶,在徐世荣《普通话语音和北京土音的界限》中,存在“pa-ba”之变;爬,在清代小说《儿女英雄传》中,似乎也存在“pa-ba”之变。

一个不留神把个板凳子登翻了,咕咚一跤跌下来,就跌了个大“仰爬脚子”。

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页628)中的“仰爬脚子”,唐氏《东北》(页390)作“仰巴脚子”。与之形义相近的“仰 ba chā”,《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均作“仰八叉”,董氏《东北》(页316)亦作“仰八叉”,褚氏《锦州》(页288)则作“仰巴岔”。

可见,应属多音字的“爬”,在“爬灰”一词中读作“bā”,没有什么问题。

《暴风骤雨》中的“拔炕”之举,能够证明《红楼梦》中的“爬灰”之“爬”与“拔”谐音,也能够证明“爬灰”之事与“爬行”无干。

——“拔”炕,引出“扒”和“捌”

东北话里,扒灰之“扒”,与“拔”谐音。所谓“拔炕”,主要目的在于“扒灰”——扒出炕洞里妨碍烟气通畅的积灰。而扒灰之举,在锅台(灶台)里属于日常,在炕洞里属于不常,在翁媳关系里属于扰乱伦常。

《红楼梦》第七回(页114)中焦大所说“爬灰”,周氏《辞典》(页431)和周氏《词典》(页621)均注为“pá huī”;周氏《辞典》和冯李《辞典》均认为亦作“扒灰”。

作家和注家们关于“爬灰”的音形义之枉,可由《暴风骤雨》中的“拔炕”矫正。

关于“扒炕”,《暴风骤雨》(页23)脚注写道:疑即“盘炕”的转音,是把旧炕拆去,用新坯重垒新炕。

自觉使用东北话创作《暴风骤雨》的周立波,其时在东北生活只有二三年。对某些方言词语一知半解,不足为怪。将“拔炕”疑为“盘炕”之转音,当属一例。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将“扒灰”写成“爬灰”,与之可有一比。

王明仁《〈暴风骤雨〉注释中值得商榷的一些问题》(宁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01期)指出,按原文的意思,“拔炕”应作“扒炕”。东北农村的习惯,秋后要拆开炕面子,掏一掏炕洞子里的灰,换一换炕面子的坯,以便炕热好烧。这就叫做扒炕,而不是垒新炕,垒新炕叫搭炕。

文章说,作品里几次写到“拔炕”。正因为“拔炕”不是所说的盘新炕,所以作品写杜善人二儿媳妇喊叫出来的,扒开炕面藏东西这件事时,也用了“拔炕”两个字。

其实,新旧版本中的“扒”与“拔”,应该相通。扒,拔也,或作捌。《康熙字典》,有这般诠释。

【参考书目】暂时欠奉

【作者简介】吴歌,旧名吴戈,闲名山人。高级经济师。辽宁省语言学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市级非物遗“锦州方言”代表性传承人,2017年锦州市“最人”。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爬”灰之枉,“拔”炕可矫的古典文学, ,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成语大全    127.0.0.25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