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成语大全 成语造句 成语故事 看图猜成语 四字成语 五字成语 ABCD式的成语 文化百科
分类: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首页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文化宁海】金烈侯 | 柴家墙弄里的全家福的历史知识


2023-05-06 21:54:18 ,,,,,,,,


编者语

昨日发布金烈侯老先生《柴家墙弄》,编者在编辑时,查询到宁海县档案网上有柴家道地全家照介绍,谁知道未仔细审核,档案网上是只有文字介绍,并没有配柴家全家照的图片,编辑把紧接柴家介绍文字的另一张图误认。在昨日发布后,多位读者指出错误,特向相关人士请教了正确的照片,重新编发此文。特此致歉!也感谢宁海县档案馆。

柴家墙弄

作者:金烈侯

图片来自缑乡史话

直到去年,县城解放路一带旧城改造,旧房已基本拆完的时候,在原新华书店东侧墙壁上还标着这样一个地名:柴家墙弄。

柴家墙弄是指一条路。文革期间曾用名新华巷。从中大街新华书店向南40米东西分开,东至桃源南路,西至解放路。中段岔向北至中大街。整条路弯弯曲曲,全长近300米,卵石路面。取此地名,固然有这里聚居的多为柴姓人氏的原因,还有因为在靠近中大街位置的墙弄里,有一家宁海历史上不能遗忘的名店——柴万成布庄。

让我们来看宁海城关镇志中的一段叙述,是关于商业的开篇语:“光绪二十三年(1897),意大利人强白隆在城内柴家墙弄开设店铺,经销西药、染料、玻璃等舶来品,光绪二十六年(1900)柴时运收回店屋,自行开设:柴万成布庄。”我在相关文史资料中看到,称其为宁海第一家现代商业。布庄批发零售兼营,管理建立规章制度。虽设于弄内,却事业红火,以至全县闻名,有口皆碑。时至今日,老宁海人还常提起历史上曾有的“柴万成”这家名店。据文献记载,曾有宁波人借布庄一方店铺,在宁海开设史上第一家保险公司。旧时,柴家墙弄也成为宁海县家喻户晓的地名。


柴家墙弄一带居民多以经商为主,其中在中大街开设的芸香纸店、彩新油漆店,在宁海都负有盛名,店主都是柴家墙弄人。

柴家墙弄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东端的华家大院曾办过宁海最早的现代学校——端本女子小学。柴家墙弄人在开设的芸香纸店内,办过宁海最早的印刷厂。柴家墙弄里人才辈出,如著名画家柴扉、澳籍华人电脑专家华宣仁、美术教育家柴时道、名医师柴正耀都出于此地。从这墙弄里走出的好多高级知识分子,不胜枚举。

旧时柴家墙弄内的柴万成布庄,前方围墙上写有绸缎布疋等大字,围墙中间开出大门。一进大门,是一幢三层楼房,布庄店铺就设在底层的一排房子中,前面为一方石板铺就的道地。横长近3米的金字招牌“柴万成布庄”赫然醒目,悬挂于店铺上方。招牌文字由著名辛亥革命志士、书法家叶颂清所题写。

30年代的柴家女子(宁海县档案馆)

右一柴允文,为薛家柱薛家栓母亲

柴万成布庄斜对面是店主柴时运之老宅。该老宅在拍摄柔石原著《为奴隶的母亲》电视剧时,曾作为外景。该宅院在此次旧城改造中,已列为受保护的宁海历史建筑。

东端华家大院建于清末,建筑气宇轩昂。

柴家墙弄连接着解放路。这一带原是城中腹地,曾是开风气之先的宝地,如今已成破旧老宅。

柴家墙弄,又一个永远消失的地名。故乡已成为都市了,何处还能有如此之称呼?写下它,作为历史的印痕。

作者:金烈侯
教授,1940年出生,1963年毕业于原杭州大学,原绍兴文理学院物理系主任,绍兴市物理学会理事长,曾任浙江省高级职称教师评委会物理学科组成员。多年从事力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发表相关论文多篇,1987年华师大出版社出版《力学》教材,2008年在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量子力学导读》并于2022年出第二版,深受好评。

附:柴家墙弄里的全家照

宁海县档案馆

1936年城关柴家全家照(宁海县档案馆)

点击图片可以放大观看

这是一张摄于上世纪30年代的全家福,拍摄地点在县城柴家巷的柴姓大道地中堂,由县城最老的照相店幻光影社所摄。

前排右一坐者为户主柴朝义,字子安,为县城一小工商业主,主要经营染坊。民国早期市民大多穿土布,外来的机织布只有少数有钱人才能穿得起,而家织的土布要染色,多用靛青染成青色,称之曰:“青家布”。布有铜钱般厚,耐磨耐穿,一直到颜色变白还不破。柴家染坊颇有声望,宁海出的土布大多在此加工染色。屋后有一空地,用毛竹绑扎成高高的晾布棚子,远远望去,青青布随风飘起,很有小城特色。柴子安还精通国乐器,琵琶、笙都能一手。县里奉行祭孔大典或跃龙山三观殿道士奉行“斗会”,都要请他去演奏,是其中著名的一名“乐工”。

右二为主妇潘氏,信佛,为人慈善,助人为乐,一生做尽好事,四邻里巷口碑极佳。

右三为柴朝义次女柴允文,毕业于杭州惠兴女子中学,是我县最早的女教师之一,曾在县正学高等小学、县端本女子高等小学任教多年,并担任县妇女会常委,是民国女学界先进,适中校军需官薛鸣岡,东门白石头人 ,其子为当代浙江著名作家薛家柱。

后排立者右起第三为柴朝义的三儿柴时道,后来是我县著名的画家和中学美术老师,时年为19岁,在外地求学。

这是一张90多年前的全家照,能够完好保存,实属难得。

金烈侯先生评论:

全家福照殊为珍贵,录文亦极具史料价值,与正文珠联璧合,遂成文献。

图片 | 宁海档案馆、缑乡史话

审核 | 浩海紫烟

本期编辑 | 平安

文化宁海题字 | 无禅

文化宁海工作室出品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文化宁海】金烈侯 | 柴家墙弄里的全家福的历史知识, ,,,,,,,,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成语大全    127.0.0.25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