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成语大全 成语造句 成语故事 看图猜成语 四字成语 五字成语 ABCD式的成语 文化百科
分类: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首页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吾本网文作家,浅谈醽醁、踏浪潇湘、靳军三者诗如画的历史知识


2023-05-06 21:54:18 ,,,,,,


前阵子,遭遇网暴而离开头条,一时之间,诸多流言纷出,撇开构陷的不说,有些“美名”其实我也担当不起,比如称呼我是“著名作家方晓莉”,我原来讲过,我是网文作家,虽则也发表过文章,剧本也选入剧院过,也出版过作品可惜被盗版了,然而,我也喜欢东方儒释道而写各类文章,文学题材当中诗歌,小说,杂文,散文,评论(包括诗评,影评,画评等……),剧本,报告文学,等等,也写经济学文章,而我对西方心理学,哲学,经济学这三者,也是比较感兴趣,所以也有相关作品,但更多发表在平台上,以供一观,偶尔业余古玩鉴赏,虽也写考证历史等文章,但跟我认识的收藏方面颇有见识的相比,那还是差的很远。

所以其实你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兴趣爱好颇广的人,属于网文作家,但也因为兴趣所致,而写各类文章,我恪守“经世致用”之道,认为任何文体无高下之分,当然,网文实际上跟传统文学作家笔下的世界,可能会体现很不同,所以我也认为,任何网文作家,是应当有传统文学作家初学,具备一个作家基本的道德感和责任感,以及民族素质,因此我的签名档也是“经世致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而“著名作家方晓莉”始于他人戏谑,而不知情者也“以讹传讹”,产生各种说法,当然也有一些人爱护我,看我文章而认为我是“著名作家方晓莉”,其实本人一点也不出名,且在网暴当中,无法力挽狂澜,无奈退出头条,而在其他平台,陆续写文,仅此而已。

本人是一名网文作家,还是扑街,因此,我也希望切勿继续“以讹传讹”或者也因为爱护或者其他方面看重的原因,而忽略掉,实则“著名作家方晓莉”,我是名不符实,远远没有达到这个地步……但我倒是愿意以此作为一个目标,一生未必成名,但愿不辜负他人期待,这是我所能做的。

在此还是感谢大家的关注。

好了,现在进入正题。

昨日看到“醽醁”老师作品七绝,《小区漫步》引起了网上议论,通常情况下,其实我也一般也不会评诗,尽管也发表过诗歌赏析于报刊上,但是,本人是网文作家,诗歌一脉上倒是在诗道骏言博士那边开始学习格律诗词以及一些为人方面的警示要点,教育学方面,他一些话往往对我们这些格律初学者或者说小白,有很大启发,所以我人生当中第一首格律诗,其实是在看了诗道骏言博士课程后,开始写的,再次也表示感激。

《伪娇娘·自嘲》

网络红尘染,

迎合避断肠。

蒙纱非俏面,

卸伪有娇娘?

粉厚层层炫,

妆薄潋潋光。

谁说趋势利,

愿世不歧伤。

(原文:《和诗道骏言博士《五十自嘲》,《伪娇娘·自嘲》,说尽吾女人辛酸》,也是这首诗,我感觉到做人的差距,因为我关注的重点在于吾女人之辛酸在于需要层层伪装,这种化妆,而化妆的目的也不过是在于不被太多人所讥笑自己……其实也是谈如今一些现象,一些人网络中带有面具,也未尝不是因为生存所致。

但诗道骏言博士的诗词,可以看出,此人是一个专注于学问之道之人,所以我非常敬佩,也许这就是他是博士的原因。

诗道骏言博士旧作《五十自嘲》,他淡泊名利,不卑不亢,那是真的。

《五十自嘲》

碌碌红尘里,

东飘西复荡。

学书书海阔,

慕剑剑道长。

时因有趣笑,

常为无钱忙。

半世风霜劲,

齿摇鬓已霜。

似诗道骏言博士如此境界,很少有了。)

那么再来谈踏浪潇湘老师和醽醁老师两个人的诗词吧。

先附上醽醁老师的《小区漫步》。

《小区漫步》(醽醁)

树荫缝隙透霞光,

枝上琵琶果渐黄。

小院墙边花自落,

轻风拂面漫幽香。

有图:

后来,我好像又看到,有那个“透霞光”,改成了“映霞光”,不知道这两者,哪个先,哪个后,但我觉得倒是都可以。

《小区漫步》(醽醁)

树荫缝隙映霞光,

枝上琵琶果渐黄。

小院墙边花自落,

轻风拂面漫幽香。

我看了其他一些网友议论,有说这个“树叶缝隙怎么能够映霞光”呢,也有说“透”不对,我倒觉得没毛病,因为醽醁老师一贯喜欢以景物入诗,而且观察细腻,比一般人来的更加整体,细节化是非常强的。

“树荫缝隙映霞光”,我有观察过这样的景象,因为我家门口也有一颗桔子树,不瞒你们说,去年秋天的果实,挂到现在还有。

所以我对树木花草,一贯非常喜爱,曾经也是见过树叶缝隙,那种日光照进来,那种霞光四溢的感觉(所以无论映还是透,这个视角其实非常独特……它是在转的,从细节逐步转移到焦点,然后一下整体感觉出来了。很美的。),非常美。

(其实不止我家桔子树去年秋天果实,现在还挂在树上,虽然也只有几颗了,隔壁邻居种的金弹子,也是去年挂果到现在,也的有,非常还挺丰盛。)

(丁达尔效应,又称“上帝之光”,这种比寻常的霞光通过树叶透进来或者与树叶缝隙当中投射出来的光芒而形成“映衬”之感,那个还要厉害多了;

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分享。)

万事万物,如果想要描写好,对于我这名文学爱好者+绘画爱好者来说,其实都很注意观察,而我经常去观摩醽醁老师的诗词,未尝不是也挺敬佩的,因为我自问自己做不到这样,所以我对于描写细腻者,而抒发感情,虽一字不提及心情,却在写完之后,你能够感觉到作者的那份心情,这就很难能可贵。

再来谈“踏浪潇湘”老师的作品:

(来源:踏浪潇湘,《关于诗词一些不得不说的话———再谈醽醁诗《七绝.小区漫步》》)

而我们可以在“随缘解读国学经典”的观点中看到,踏浪潇湘和醽醁老师应该是从不同角度出发,而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个写景寓情,而另外一个,直抒胸臆,表达当中是可以带上景物,也是顺其自然的。

前者是醽醁老师,他一贯对景物描写细致,而在景物描写当中,未尝不是有诗人之情,而自然阐发;

而在踏浪潇湘老师那边,我们可以看到,往往气概豪迈,直抒胸臆,是直接表达一种观点,而在表达当中,一切事物,包括景物,自然囊括其中。

其实这是两种不同的写法。

后在醽醁老师一文,《谈谈对踏浪潇湘等网友评论我的诗《七绝 小区漫步》的一些看法》当中,“随缘解读国学经典”评论如下:因此,值得一提的是,韦应物《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因有“怜”字,而以人代入,后面基本上都是景物,或者也有“黄鹂”之描写,也属于景中之“物”(虽然是有生命的。),而最后一句,“野渡无人舟自横”,则可以看出是点睛之笔,未着一字感情,却体现其荒凉之境,在写景寄情的诗歌当中,这首诗堪称妙绝。

而醽醁老师的作品,我是经常观摩的,也很敬佩。

他是经常写诗歌,对景物进行具体的描写,往往全诗都是景,但是你却能够体会到作者写诗的那种感情,这难能可贵得很,我感觉很稳啊!

其实醽醁老师很多写景寓情的作品大家可以去他头条号这一下,如果无法理解,不妨看一下他的词作,词作当中我们往往知道,以一些萧凉的意象表达萧瑟之心情,以积极的意象,而表达上进之感觉,乐观的精神等。

(来源:醽醁,《词集六十首》)

所以单纯写景,其实都可以通过整个景物描写,而看出诗人的心情。

再来说“踏浪潇湘”老师作品,五绝《怀友》。

《怀友》(踏浪潇湘)

明月起苍穹,秋思入梦中。

潇湘孤影去,爱恨与谁同?

“这个爱恨与谁同”,我倒是想起靳军老师的作品,因为靳军老师作品一贯洒脱,这种“与谁同”心境也是常有。

可见诗人之洒脱,不唯独靳军老师有,踏浪潇湘老师同样有。

(但他们有一些地方,还是有点不同,有兴趣大家可以去踏浪潇湘老师那边学习他的作品。)

《秋夜怀友》(靳军)

明月秋山空,征雁破苍穹。

年年潇湘去,掩门人不同。

《?》(有谁记得这首诗的题目?谢谢。)(靳军)

花落夜无声,春去未了情。

遥望晶莹月,往事有无中。

清宵一梦远,经年见旧容。

岁月无回首,月色可相同?

再来看踏浪潇湘老师其他诗词,你会发现,这个人实在太低调了。

《少年郎》(踏浪潇湘)

年少无羁尽疏狂,恩仇快意啖荣光。

十年豪气曾驱虎,一骑红尘血脉张。

君抹红云栖楚地,我携晓月笑潇湘。

挥戈直向黄龙去,决不沽名学霸王。

非常豪迈,很明显,踏浪潇湘老师作品特点,既能有靳军老师之潇洒,同时,此人作品也是豪情万丈,跟靳军老师“禅风”不同,他显得更为刚进。

气概十分豪迈。

靳军老师作品更像隐者,而踏浪潇湘老师,则有将军出塞之美。

而踏浪潇湘老师豪迈诗歌有,但写《秋愁》,又体现出诗人豪迈心情之下,即便有”愁“但仍然无所畏惧,而且非常坦荡的胸怀。

我虽然此前没怎么跟踏浪潇湘老师交流过,但我也记得踏浪潇湘老师寻常一般给人写评论,显得极为低调、质朴,又很怪异,当时我也没看他作品,只是觉得极为低调、质朴,但总有“惊人之语”,下意识感觉这人很厉害……但因为各种琐事关系,所以没有多关注!

而我也是这一次,去看了踏浪潇湘老师作品,心想原来如此,既心中有格局,难怪出手不凡。

(来源:踏浪潇湘《七律·秋愁》,其实你可以发现,踏浪潇湘老师的《秋愁》是不愁的,这才是难能可贵之处。

因为寻常人写秋愁,一定愁的要命,但他写“秋愁”却充分展现出了大丈夫的气概,无论任何环境,生死不惧,而不为外物所拘。

此等境界,殊为不易。

用俗话就是说:“格局打开了。”。)

踏浪潇湘老师作品体现出一点,他的胸襟是非常宽广的。

因此这注定他在描写当中,很自然地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他的心中有天地。

那么,实话讲,我个人觉得的确,踏浪潇湘老师作品,更像是意笔画,以意而画,那么任何景物,自成气象。

(相对应的,醽醁老师作品,像工笔画,非常细致。)

诸多人有靳军老师之作,因其豁达开朗,激昂之风格,而有所评论。

但实际上,靳军老师在我看来,其实更多属于隐者,但在自己的一些执着的观点和看法上,有自己坚持的原则。

他心中的道,在于追求自然,真挚与质朴,而体现出一种流动的“禅之美”,显得非常精醇,虽不专说说禅,却自有禅味在其中。

他的功底其实是很深的,虽然是写古体诗。

(而靳军老师之作品,不能说是工笔还是意笔,总体给我感觉更像是“禅画”,因为他的隐者风度,比较明显。)

《僧衣》(靳军)

秋收未毕又耕田,田头僧衣来化缘。

老夫不识佛法事,借问农事可修禅?

原来有人评论这个“僧衣”要改,不能这么写,当时有一些评论。

而我认为,恰恰是这个“僧衣”显得非常有趣味,因为你并不知道,披着“僧衣”的人,是不是“僧”呢?

这是一种客观描写,也正因为其客观描写,而显得妙趣横生。

所以最后我评价一下,靳军老师之诗美在于“禅”字;醽醁老师之诗美,在于“细”字;踏浪潇湘老师之诗美,在于“透”字,因为可以看出,踏浪潇湘老师是一个胸襟很宽广的人,格局非常多,所以他更多会采用表达观点的形式去写一首诗,与靳军老师坦承道“境”不同,醽醁老师这一次被评论的诗词,实则是因为方法不同,因为醽醁老师的诗词,是从景物着手,而写景当中,自然有人的感情存在,不管写什么景,其实都会有这种感情,诗人眼前所见,未尝不是心中所想。而踏浪潇湘之所以坚持,我个人以为,也许是因为他任何无论任何景物,都不过是心中所想,只要心中有天地,那一切又何异。(当然这是我个人看法。)

而我很抱歉,借醽醁老师之诗评,以及另外两位诗人之作,而发表一点看法。

原本我也因为醽醁老师之诗词,有配图过,因为PS初学,所以当时在学配图,画的不好,还请见谅。

对于踏浪潇湘老师这颗“蒙尘明珠”,虽然此时得知,但我认为,人生当中如能有踏浪潇湘这般老师存在写诗,也是之幸。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吾本网文作家,浅谈醽醁、踏浪潇湘、靳军三者诗如画的历史知识, ,,,,,,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成语大全    127.0.0.25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