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成语大全 成语造句 成语故事 看图猜成语 四字成语 五字成语 ABCD式的成语 文化百科
分类: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首页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湄湖 孝里洼的历史知识


2023-05-06 21:54:18 ,


孝里铺古有湄湖,旧志书记录颇详;然,年代久远,沧海桑田,今日之孝里别说水泊,就是寻一方大的池塘也非易事。只是在1990年代,孝里西部傍黄河沿线附近因地势低下,常年积水,尚有一相当大的水域存在,故当地人呼作“孝里洼”。有人断言:孝里洼即古湄湖。事情确实如此吗?其实,这也绝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得清楚的。

(济南市天桥区文史委陈明超绘)

关于孝里历史上湄湖的记载首见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巫山在平阴(城)东北,昔齐侯登望晋军,畏众而归。……今巫山之上有石室,世谓之孝子堂。济水右迤,遏为湄湖,方四十余里”。

巫山,宋朝乐史纂修地理志书《太平寰宇记.平阴县》载“巫山,一名孝堂山。《左传》曰'齐侯登巫山以望晋师,即此山,山上有石室:俗云郭巨葬母之所,因名孝堂山’”。巫山在今齐长城起点附近,即孝里铺之孝堂山,旧籍辨析甚祥,此处无需赘述。

《水经注》明确指出,在孝堂山西部,济水因河道不通畅导致河水冲破东岸河堤,在这一地形低洼之处形成了一个方圆四十余里的湖泊——湄湖。湄湖,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湖泊,拥有一个如此 美丽的名字不禁使人浮想联翩。郦道元引《尔雅》释意:水草交融曰湄。试想蒹葭(芦苇)的叶子漂浮在水面上,随着湖水的激荡,一漾一漾抖动,诗情画意跃然纸上,却也不负湄湖之名。

孝里,在历史上曾隶属卢县、平阴县、肥城县,1939年划属长清县。查官修县志,平阴、肥城县都没有湄湖的相关记录,穷其原因,盖中国大部分州县志多修于明清,尤以清朝为多,况且据其他杂志记载,湄湖在清朝后期已基本消失,县志无载也在情理之中。

继《水经注》提到孝里湄湖之后,唐朝李吉甫编修《元和郡县志》,宋朝乐史编修《太平寰宇记》在长清县条,都提到了湄湖。

据唐《元和郡县志.长清县》“湄湖泊,在县西南五里,东西三十里,南北二十五里,水族生焉,数州取给”。这是继《水经注》提到湄湖后第一部详细记述湄湖方位及道里的官修史志;而在《元和郡县志》成书163年后的北宋时期官修的又一部大型史书《太平寰宇记.长清县》关于湄湖的记载与《元和郡县志》几乎相同,略有差异的是:后者把湄湖泊写作“湄沟泊”,把湄湖距县城里程更正为五十里。两志书之间记录的差异是前书记录的错误还是后者经过实地考察给予的更正,还是传抄之间出现的疏漏,现在都已不得而知。

那么现在确定湄湖的具体位置除似是而非的古志记录以外,又拿什么做参照物去定位古湄湖的位置呢?当然,这还是离不开古志书中提供的线索的。

首先,《水经注》阐明巫山之西是湄湖水域的核心,那么把巫山做为湄湖南限界标应该说得过去;通过《元和郡县志》和《太平寰宇记》中“湄湖在县西南的”记录,可把位于长清城西南归德街道的长清故城升城(卢城洼)定为湄湖的北限似也应该不会有争议。为什么要把升城定为湄湖的北限界标呢?这是因为长清故城原来就在升城。据《元和郡县志》“长清县,本汉卢县地,隋开皇五年于此(升城)置镇,十四年废镇,属济州”。《宋史.京东路.济南府.长清县》条“长清,中。至道二年,徙城于刺榆”。两志书对照:隋朝开皇五年废太原县在原址置长清镇,开皇十四年废长清镇置长清县,县治皆在升城。因河水所患,北宋至道二年,长清县迁址于东北二十里地的刺榆店,即今长清老城区。由此可知北宋以前旧志所提长清县城皆指长清故城升城而言,而非今长清老城。

湄湖界标既然划定,问题又来了,《元和郡县志》称湄湖在(长清)县西南五里,而《太平寰宇记》则称湄湖在县西南五十里,两者所标数据相差十倍,难道这只仅仅是传抄记录错讹所致吗?如沿后者所说,湄湖已不在长清辖区,《太平寰宇记.长清》条也就没有记录的必要。其实,怪事也不怪,不是本县的风物却要硬是写上一笔,这在旧志中并不罕见,诸如:孝里之孝堂山,因位于三县之交界处,在《肥城县志》、《平阴县志》、《长清县志》等志书中皆能寻到它的芳名,湄湖是不是也是这种情况呢?回答是否定的。唐宋时期,孝里铺属平阴县辖区,孝里虽属平阴管辖,其北数里已入长清辖区,由此可知湄湖大部多在长清域内。我们现在能否这样认为:长清故城升城位于长清老城西南10公里,元和志称湄湖泊在县西南五里,它是说的湄湖水域的北限与县城的距离。查升城西南去五里之地,当在归德南大沙河附近,这与旧址记录湄湖(或为湄沟,湄湖下游水系)北限位置相当。今长清老城至升城10公里至孝里铺21公里,古志言湄湖南北二十五里,从孝里至升城南五里之湄湖北限也说得过去。寰宇记谓县西南五十里为湄湖,则是就湄湖南限而言,亦不为错。只是所言湄湖东西三十里值得商榷。湄湖因济水东堤冲破而形成湖泊,其始终应在济水以东,自北魏《水经注》记录济水自防门(齐长城起点关隘)附近经过,虽河道时左右游移,却没有远去防门三十余里的记载。宽度不够,只凭区区二十几里的水面怎能有“方四十余里”之说;这只能向纵深发展,即:湄湖丰水期,湄沟水面也应相应加宽,也就是说,湄湖水系已延伸至归德附近,也就是已逼近长清县城(升城),这才有湄湖去县西南五里之说。济水东流经夜不息,湄湖陪伴左岸在唐宋时期还有相当大的水面存在,只是到了元朝,水域面积骤减,故元,于钦著《齐乘.大清河》条“(清水)又东北经平阴县广里堡,古济水长城防门河道所由,春秋齐侯堑防门是也。广里,见《水经》,又名广里。又北经巫山,齐侯登以望晋师者,俗讹作无儿山。山上有石室,《水经》谓之孝子堂,今曰郭巨庙。清水过此,古为湄湖”。一番梳理,间接点名了湄湖的历代沧桑。

通过于钦的描述可以了解:古济水,在元朝,下游已多以清水称之。不光是水名有所更改,就是当时的政区也有所变化,当时所称的平阴已不是古平阴城,而是去其西南二十八里的平阴县城。这时的广里堡(铺)也不再是原来平平无奇的小村庄,而是孝德乡的治所驻地。由此看来地理沿革虽有变动,济水河道却没大的改变,防门距东部山地三百余米,隔湄湖西去济水故道十有余里,何来其东西三十里之说?只是一点可以肯定,这一时期的湄湖面积已大为缩小,如不然的话,以于钦的性好一定会大书一笔的。

(《水经注疏》杨守敬会)

随着时代沧桑步伐的不断推进,湄湖的境况是一天不如一天。据清,杨守敬《水经注疏.济水》载“湄湖,在今(长清)县西南,已湮”。在清朝中后期,大面积的湄湖泊不见了,只是在孝里潘庄西部至东北部石岗村西部沿黄河一带还有较大一方水域存在,这一壮观场面,在建国初期一九五零年代,历史学家王献唐先生徒步考察齐长城时还亲眼见到过,并断言:这就是古志书上所说的湄湖。当地人则呼作“孝里洼”。

孝里洼,自西南而东北从潘庄以西从家北穿过,过广里店、广里,至东风干渠一段为广里洼;从东风干渠以北,过东障庄西至谷山以西为东障洼;从谷山过孝里铺四个村西部至石岗村西部为孝里洼。广里洼、东障洼、孝里洼,统称“孝里洼”。这一段位于黄河大堤以东,东部山麓村庄以西,地势低下,素有“锅底儿”之称,又因常年积水的缘故,或称作“积水洼”、“死洼底子”,又因曾是古济水所经,又称“济水洼”。

孝里洼在1975年和1976年因连续两次炸开黄河东部大堤泄洪,当时的水面比起北魏时期的湄湖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直到1990年代,孝里洼彻底干涸,成为大粮仓,孝里洼也就像古济水,古湄湖一样,成了一个时代的地理名词。其实,清朝以后的孝里洼只是古湄湖的一部分,说它就是古代的湄湖是不正确的。

2022年529

a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湄湖 孝里洼的历史知识, ,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成语大全    127.0.0.25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