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成语大全 成语造句 成语故事 看图猜成语 四字成语 五字成语 ABCD式的成语 文化百科
分类: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首页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碾庄战役:粟裕大将七天七夜不敢睡,25万大军惨烈对战,尸横遍野的历史知识


2023-05-06 21:54:18 ,,,,,


1948年11月5日至22日间,我军华野与国军第七兵团,于华东碾庄展开了一场惨烈的战役。

在该次战役中,国共两党累计投入兵力超过25万人,粟裕大将“七天七夜没睡觉”,而黄百韬最终更是被迫“引颈自戮”。

可是你知道吗?在我党最初的计划中,是要3—5天就结束这场战斗的,谁也没曾想到,最后竟会打得如此惨烈,而这某种程度上来说,此战竟然一举奠定了我党在整个淮海战役中的胜局。

碾庄战役到底是如何发生的?为何会如此惨烈?

从运动战到攻坚战

1948年9月24日,踩着济南战役的尾巴,粟裕大将提出来要进行“淮海战役”,而他针对淮海战役的关键设想只有三点,一是打黄百韬、二是占领淮安淮阴地区、三是抢占了海州和连云港。

我党于10月5日开始开会,在将近20天的会议后,成功给淮海战役提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作战方案,而核心观点可以理解为5个字:粟裕说的对。

上述说法多少有些玩笑的意味,不过客观地说,针对当时的战场形势,我党许多高级将领的观点是较为一致的。

比如说毛主席和粟裕大将,在淮海战役的观点上就颇为相似,也正因如此,才会有了11月11日的“碾庄战役”。

1948年11月11日,由粟裕大将所率领的华野部队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对碾庄地区的包围,在华野指挥部下达速攻命令后,解放军就冲着蜗守在碾庄圩地区的国军展开了猛攻。

原本在我军的设想里,黄百韬所率领的国军残部无非是苟延残喘,可战斗真正打响后,局面却出乎了我军的意料。

敌军在提前架设好的暗堡中机枪扫射,偶尔搭配着手榴弹、燃烧瓶一类物品对我军展开袭击。

而我军则是沿着村落外较为平坦的平原冲着敌人发起了冲锋,不断有战士在敌人猛烈的炮火中倒下。

虽然从客观情况上来说,当时我军依旧处于不断推进的状态,可推进速度非常慢,一天下来大概只能抢占一个村子。

而相对来说伤亡情况就非常严峻了,短短几天内一线的战士伤亡人数就超过了1/3,而尖刀部队更为严重。

倘若照这个速度打下去,在攻占碾庄前华野4纵就要打没了。

为什么当时的伤亡情况会如此严重?

因为当时我军秉持的原则是“速战速决、打运动战”。

什么是运动战呢?简单来说就是指挥部队正面冲,适用于平原地区的部队作战。

就当时碾庄的地形条件来看,国军所打造出来的各种暗堡对我军的杀伤力太大,继续打运动战绝不可取。

号称为军神的粟裕大将,自然也很快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不过当时党中央对这场战役的预期就是速战速决,他也不好更改,幸运的是毛主席也充分认识到了这场战役的难度和重要性,他直接从中央发电报过来给粟裕大将所在的华野打气。

“原定的3~5日结束战斗并不可取,现在看来这场战斗要打一个月,而部队的伤亡情况可能在10万左右。”

有了毛主席兜底,粟裕大将也就放开了阵仗,果断将原本的“运动战”变更为了“攻坚战”,这里面最典型的就是他采取的“挖壕沟近迫作业”。

他让士兵们不要急于求成,以挖壕沟来迫近的方式降低敌军火力的威胁,而这种方法作为攻坚战的典型战术之一,效果是相当拔群的。

在这之后我军的损失就有效减少了,胜负的天平进一步向我军靠拢。

永远无法抵达的支援

可能大家都很困惑,既然我军已经将黄百韬军团围困在了碾庄,并且逐步占据了上风,那么国民党方面为什么不从旁边调集部队去支援呢?是没有能力还是有什么苦衷呢?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予以解答。

首先,早在得知黄百韬被困之后,蒋介石就立即调集了杜聿明、李弥以及邱清泉等国军将领,让他们从徐州附近抽调兵团去支援黄百韬,只不过最终他们都被拦了下来,始终突破不了我军的防线。

这里面最典型的就是贵为国民党五大王牌军之一的第5军。

由于这支部队配备了全套美式装备,火力猛烈,士兵素质极高。所以他们是被作为支援的“箭头”使用的。

可实际情况是,这只箭头死死地被我军的10纵拦了下来,我军的确相对来说装备较差、火力不足,可问题是10纵打的是阻击战,凭借顽强的毅力,他们硬是拖住了5军。

国民党几乎将所有的重心都倾注到了5军上,在5军尚且无法打开我方防线的情况下,其余部队推进起来,更是步履维艰,平均下来他们一天能够行进5公里左右,而等到他们以这个速度打到碾庄,估计我军的军旗都已经在碾庄上面飘扬了。

其次,国军内部派系林立,蒋介石虽然名义上是总指挥,可他人不在,当时很多国军部队都是“出工不出力”。

我们都知道国军内部最著名的就是搞内斗,就连蒋介石都曾三次被桂系军阀强推下台,由此可见其政党内部的混乱。

而这种混乱折射到军队里来说就是“顺风能打,逆风就投”,所以当时纵然蒋介石再怎么着急上火,他麾下的各系人物也都是以保全自己为主,愿意为了一个黄百韬,耗光自己手里的部队。

我们不妨用实例来论证这一点,在我军攻占宿县切断了杜聿明的后路之后,杜聿明不也放弃了去救黄百韬吗?

而更现实的是,后期我军甚至一度自己拖慢了围攻碾庄的计划,目的就是把国民党的部队吸引过去“围点打援”,可现实是那些部队根本就没有要去碾庄的意思,直接就放弃了救援,可见其敷衍。

至于说让蒋介石亲自到徐州地区督战,就更不切实际了,因为当时的徐州时刻都有倾覆的危险,手握重兵的蒋介石,怎么可能愿意以身赴险、将自己置于险境呢?

在这种情况下,1948年11月19日晚8点,粟裕大将率领华野对碾庄发起总攻,彻底拉开了“血战碾庄圩”的帷幕。

血战碾庄圩

按照既定方案,华野先是以提前部署好的重炮对碾庄内进行猛烈轰击,紧接着从东南角展开猛攻,然后再陆续对两道围墙展开突破。

在这个过程中,黄百韬虽然一度负隅顽抗,但最终还是被我军逼到了碾庄东面一角,至20日凌晨五点半,我军终于成功地攻占了碾庄。

可攻占碾庄依然不是这次战役的终点,粟裕大将的目标,自始至终都是全歼黄百韬余部。

11月25日,时任25军军长的陈士章率先逃窜,而我军四纵针对北面尤家湖中的25军4部进行了一波围攻,由于彼时的国民党部队已经基本失去了组织,所以我党顺利剿灭了其残部三千余人。

紧随其后,我军又陆续对碾庄周围国民党残部进行了一轮围剿,基本上将小规模国军都清理了干净。

彼时的黄百韬,已经率领为数不多的残部撤离到了碾庄东北面的吴庄,意图实现突围,甚至一度带领一拨人从尤加湖逃到了西南地区,只可惜我军紧追其后,丝毫不给其摆脱追捕的机会。

眼见逃亡无望,绝望的黄百韬吞枪自杀,其率领的全部也被我军清理了个干净。

至此,碾庄圩战役结束,我军以伤亡2.8万余人的代价,击毙了敌军12.5万多人,取得了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胜利。

虽说我军取得了赫赫战功,但不可否认,在这次战役中,我军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根据有关该次战役的文献描写,参与围攻的纵队基本上都打光了自己的战斗骨干,每纵伤亡人数至少也在5000以上,打到最后,甚至连警卫、通信乃至于参谋这类非一线战斗人员都被调到了前线,可以说是竭尽全力。

而之所以会造成如此重大的损失,除了运动战的策略有所问题之外,还与我军准备不充分有着很大关系。

彼时,黄百韬已经带领部队在碾庄地区修筑了完善的防御工事,而我军在重火力武器都没有完全运输到位、后勤补给没有跟上、人员也较为疲惫的情况下,贸然发起了进攻,这是造成损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粟裕大将在这次战斗中所承受的压力是肉眼可见的,据说在指挥完这次战役之时,粟裕大将甚至七天七夜没睡觉,思考取得胜利的方法。而等到淮海战役彻底变为中原决战之后,粟裕大将更是连休息都基本上难以做到了。

不过无论如何,凭借全军将士的不懈努力,我军最终还是取得了该次战役的最终胜利,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战役过程中,我军收编了不少国民党余部,而他们也客观上发挥了定的作用。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碾庄战役:粟裕大将七天七夜不敢睡,25万大军惨烈对战,尸横遍野的历史知识, ,,,,,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成语大全    127.0.0.25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