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成语大全 成语造句 成语故事 看图猜成语 四字成语 五字成语 ABCD式的成语 文化百科
分类: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首页 >> 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


陕西著名古建筑——万寿八仙宫的读书心得


2023-05-06 21:54:03 ,,,,,,,


万寿八仙宫,简称“八仙宫”,最早名为“八仙庵”,是西安最大、最著名的道教观院,位于西安市东关长乐坊,系唐兴庆宫局部故址,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十方丛林。民间传说万寿八仙宫为唐代吕洞宾遇汉钟离,“一枕黄粱”点破千秋迷梦而感悟成道之处。

万寿八仙宫原名八仙庵,始建年代不详。据乾隆《西安府志》和嘉庆《咸宁县志》,宋时有郑生于长乐坊遇八仙显化,遂建庵祭祀。《历代真仙体道通鉴》说吕岩于唐会昌时在此遇钟离权为黄粱一梦所悟遂入道,为“八仙”故事渊源。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来西安避难时曾住八仙庵,赠银整修,并颁赐庙额“敕建万寿八仙宫”,万寿八仙宫因此得名。

万寿八仙宫是西安市现存最完整的一座道观,是陕西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陕西省道教协会所在地,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

八仙宫以其美丽动人的“八仙”传说而享誉海内外,被视为道教仙迹胜地。八仙是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即铁拐李、钟离权、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

据八仙宫碑石记载,宋时在此地下常闻隐隐雷鸣之声,百姓建雷神庙镇之。后有人于雷神庙看见八异人游宴于此,认为是“八仙”显化。遂建八仙庙祀之,称八仙庵。

庵前竖有“长安酒肆”石碑,旁刻“吕纯阳先生遇汉钟离先生成道处。”据《列仙传》载:钟离权祖师于长安酒肆感悟吕洞宾,“黄粱梦觉”度其成仙,后人为纪念吕祖于此立祠祀之。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来西安避难时曾住八仙庵,赠银整修,并颁赐庙额“敕建万寿八仙宫”,万寿八仙宫因此得名。

万寿八仙宫原名八仙庵,始建年代不详。

万寿八仙宫系唐兴庆宫局部故址。《历代真仙体道通鉴》载:吕岩于唐武宗会昌年间,在此遇钟离权为黄粱一梦所悟遂入道,为“八仙”故事渊源。八仙是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即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

金、元之际,道教全真派大兴,全真派尊钟离权、吕洞宾为北五祖,因而在仙迹故址“雷祖殿”、“八仙庵”基础上大兴土木,扩建庙宇殿堂。此时的八仙庵建筑已颇具规模。元至元年间,安西王忙哥刺笃信道教,因“祷嗣获应”,令耶律总管奏皇妃吉利弥释降旨敕修庵。

明宪宗成化年间,秦府永寿王朱尚灴夜梦八仙,遂对八仙庵进行了全面维修,并亲笔题写了“蓬莱”匾额。明正德年间,因疾雷自庵中升起,云中现神异形象,道俗于此建八仙殿并增建雷祖殿。至明、清八仙宫已形成道教十方丛林性重点宫观,为西北数省道教徒授受戒律、学习道教知识的主要场所。

清康熙初,当地士庶集资兴复八仙庵,敦请著名道士任天然为住持,重修殿堂廊怃,并扩建东跨院,于八仙庵开坛放戒,使八仙庵成为道教全真派十方丛林。极盛时期占地面积近百亩,观内殿堂层迭,楼台环绕,香火不绝。其时有陕西巡抚夫人祷神病愈,捐资增建了斗姆、龙虎二殿。

嘉庆十一年(1806),“赤脚董真人”董清奇住持八仙庵,整顿十方丛体制,增建西跨院。道光年间(1821—1850),万寿八仙宫又以重修。据《十方丛林碑记》记载:“董清奇以后有韩合义、刘合仑开坛放戒,朱教先创建西花园。”同治初年,战火焚毁了中殿及全部古柏。

同治十年(1871),道士刘永镇将被毁殿堂修复。清光绪二十六(1900),慈禧太后、光绪皇帝西逃到西安避难,驻跸八仙庵。后颁发1000两白银,命修建牌坊,为八仙庵颁赐“玉清至道”匾额,并赐名“敕建万寿八仙宫”,悬于庵前门领之上。

杨虎城主持陕政时,因推崇黄老之道,极力保护道教遗产。民国二十二年(1933),得杨虎城将军等人的资助,八仙宫被整修一新,并立碑记其事。民国二十四年(1935),杨虎城将军带头捐资对八仙宫所有殿宇再次进行了全面维修。

至民国末年,万寿八仙宫仍是西安地区最大的道观,除了自身有土地730余亩、常住道士108人外,还将长安三角坡长春堂、会真庵和蓝田湘子洞等处小庙收为下院。

文革结束后,有关部门和人士积极推动八仙宫落实政策工作。

1981年11月,西安市宗教事务处向上级报告认为,万寿八仙宫“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应予以保护,占用单位应予腾出,在西安市宗教事务处领导下,由道士管理。”

1982年,根据宗教政策八仙宫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开放宫观,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成立了“八仙宫管理领导小组”,1985年工厂全部从被占房屋、殿堂搬出,1991年选举闵智亭大师为监院,曾教风大师为副监院,1996年成立“八仙宫管理委员会”。

当前,万寿八仙宫是陕西道教活动的胜地。每年四月十四的吕祖圣诞节是道教的重要节日之一,万寿八仙宫会举行盛大的道场。经师们手执法器,身着法衣,在高功带领下吟诵经典,祈祷国泰民安。信徒们烧香磕头,祈求四季平安。

建筑布局

八仙宫现存殿堂建筑均保留明、清两代风貌,风格古朴,布局紧凑,庄严雄伟,院落雅洁,环境优美,奇花异草,古树参天。由山门至后殿分三进,钟、鼓二楼分列左右,并有东西两跨院。

其中轴线上有灵官殿、八仙殿、斗姥殿;东跨院分别有吕祖殿、药王殿及太白殿;西跨院有丘祖殿和宫内住持住房等,东西两侧殿堂自成院落,称东跨院、西跨院,另外还有风景幽雅的西花园。整个建筑错落有致,蔚为壮观。

灵官殿始建于明正德年间,清康熙间重修。吕祖殿创建于清康熙初,嘉庆年间重修。八仙殿为万寿八仙宫之主殿,是道观日常举行盛大宗教活动的场所,明正德年间扩建。

斗姆殿,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年间重修。药王殿、太白殿、丘祖殿均创建于清嘉庆年间,清康熙年间重修。

万寿八仙宫占地面积7.3万多平方米,现存殿堂建筑主要为明清风貌,风格古朴,布局严谨。

万寿八仙宫位于长乐坊大街,南沿建有大照壁,北沿建有砖砌大牌楼,以此向北有第二座牌楼和山门。

由山门至后殿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有殿5间,钟、鼓二楼分列左右;

第二部分又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有前后二殿,后殿内供奉着泥塑的八仙像;

第三部分是正殿,正殿两侧为东西跨院,东跨院分别有太白殿、吕祖殿、药王殿、财神殿,西置库房、食堂、道士宿舍及陕西省道教协会办公室;

西跨院为邱祖殿院、云隐堂、监察院和西安市道教协会办公室及招待所。

主要景点

遇仙桥

据记传,道教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起初求道时于甘河桥(今陕西户县甘河镇一带)遇吕洞宾祖师授“五篇灵文”而得道。全真十方丛林,修筑此桥象征全真仙源,垂教后学。

今桥下两侧悬挂有“吉祥平安”金钱,当你掷币敲响金钱时,即预示着你“与道有缘”,若击中钟响,更为福兆。

灵官殿

始建于明正德年间,清康熙间重修,五楹。殿门上有邵力子手书“其道大光”匾额,殿内奉祀护法神王灵官。殿内正中供奉着道教的护法神玉灵官的彩色塑像。青龙、白虎两将军的彩色塑像分侍两侧。

王灵官亦称“玉枢火府天将”。相传姓王名善,宋徽宗(1100—1125年)时人。曾从蜀人萨守坚受符法,为林灵素再传弟子

传说死后由玉皇大帝封为“先天主将”,司天上、人间纠察之职。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封为“隆恩真君”。

后道教宫观内塑王灵官像,赤面,三目,被甲执鞭,为镇守山门之神。王灵官像两侧,两边配有青龙、白虎两神。道教宫观常以它们作护卫神,以壮威仪。

八仙殿

明正德年间扩建,清康熙年间重修,五楹。八仙殿,为万寿八仙宫之主殿,是道观日常举行盛大宗教活动的场所。

殿门正中悬挂着“宝仙传”四字匾额,为清光绪皇帝所书。殿内正中奉祀着东华帝君。

两侧分别为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的“八仙”泥塑彩像。

斗姆殿

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年间重修,五楹。殿门正面悬有清慈禧太后所书的“洞天云籍”四字匾额。

殿内正中奉祀着斗姥元君,两侧分别为北斗七星中的文曲、武曲、贪狼、破军等星君塑像。斗姆是道教信奉的女神,传说为北斗众星之母。

《玉清无上灵宝自然北斗本生真经》载:斗姆原为龙汉年间周御王妃,名紫光夫人,共生九子,先生两子为天皇大帝和紫微大帝,后生七子为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七星。斗姆像常塑为三目四首,左右各出四臂。

吕祖殿

创建于清康熙初,嘉庆年间重修,三楹。奉祀吕纯阳祖师。每月初一、十五日及农历四月十四日吕祖诞辰时,香客满堂,香火旺盛。

吕祖即吕洞宾,号纯阳子,传说他在唐时两次考进士都不中,最后随汉中离学道,汉中离授他以“延命之求”。

药王殿

创建于清嘉庆年间,三楹。供奉药王神孙思邈。孙思邈(581—682年)是唐朝著名道士,也是医学家。他精通老庄百家之学,精医术,长期居住终南山,为人医病,并着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摄生论》、《福寿论》、《保生铭》等,被后人尊为“药王”。成道后,被封为“妙应真人”。

太白殿

与药王殿相邻,建于嘉庆年间,三楹。坐南向北,与吕祖殿相对。殿门上有一副楹联:诚则金石可穿,骄隋则义必败。

殿内供奉太白金星,源于古代的晨辰崇拜,是对太阳系中接近太阳的第三颗行星——“金星”的神化。在道教中太白神有富贵功名象征之说。

太白金星是道教神仙中知名度最高的神之一,在中国本土宗教——道教中,太白金星是核心成员之一,地位仅在三清(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灵宝天尊)之下。

邱祖殿

创建于清嘉庆年间,三楹。供奉全真祖师邱长春真人。丘处机(1148—1227年),字通密,道号长春子,中国金朝末年全真道道士。

丘处机为金朝和蒙古帝国统治者敬重,并因远赴西域劝说成吉思汗减少杀戮“一言止杀”而闻名,被成吉思汗拜为国师,在道教历史和信仰中,丘处机被奉为全真道“七真”之一,以及龙门派的祖师。

宫观文化

万寿八仙宫是陕西道教集中活动的胜地。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既是重阳节,又是九皇盛会,是道教的重要节日之一,万寿八仙宫会举行盛大的道场。

初九清晨鼓声拉开宗教活动的序幕,经师们手执法器,身着法衣,在高功带领下吟诵经典,祈祷国泰民安。信徒们烧香磕头,祈求四季平安。有的信徒还为八仙披上全套新装以示祝愿。

万寿八仙宫早期碑石久佚,据李子春《陕西道教志稿》,20世纪60年代初所存“尽清碑”。经“文化大革命”破坏,仅存如下几通:

《八仙庵十方丛林碑记》,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刻,道光十四年(1834年)立石,无撰人名,卢遁夫书。现立于斗姥殿前廊下。

《光绪残碑》,刻立年代不详,刘永镇等立。

《升允奏文碑》,约刻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李宗阳立石。残损严重。

《慈禧太后万寿碑》,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刻,无撰人名,升允书,李宗阳立。现存八仙殿前东侧。

《诗碑》,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刻石,李宗阳刊于邱祖殿廊下。

《重修西京万寿八仙宫碑记》,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刻,冯光裕撰文,宋联奎书,唐旭庵立,现存于八仙殿前西侧。

《旭阳邱监院遗德碑记》,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刻石,王信明撰文、张翼升校阅、景梅九草书,本观道众同立。现存邱祖殿前西廊。

轶事遗闻

“长安酒肆”碑

万寿八仙宫的大殿外面有一座巨大的石碑,碑上刻有“长安酒肆”四个大字。

据说唐代大诗人李白当年在长安时经常来这里喝酒,曾经多次醉倒在“长安酒肆”。当时的长乐坊一带老徐家的稠酒颇有盛名。此酒是用糯米制做的一种甜酒粘稠如浆人称玉浆再配上清香的黄桂就成为当时长安街头的一种美酒佳酿——黄桂稠酒。

一天李白与贺知章、张旭等八人慕名而来,结果为香气横溢的酒而倾倒,此后他们经常来这里喝酒吟诗,每次都要一醉方休。因而后人在他们经常喝酒的长乐坊立一个石碑,并修了“万寿八仙宫”。

当时的“万寿八仙宫”是为了纪念李白、贺知章等酒中八仙而修的。到了后世道教逐渐受到皇家的重视,后人就把庙宇扩建成了道教吕洞宾、铁李拐等八仙的场所了。

“万寿八仙宫”的大殿前面巨大的“长安酒肆”石碑依然如故。石碑仍还有老徐家的黄桂稠酒店。店堂里高悬着这样一副对联:“李白问道谁家好,伶回此处高。”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陕西著名古建筑——万寿八仙宫的读书心得, ,,,,,,,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成语大全    127.0.0.25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