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成语大全 成语造句 成语故事 看图猜成语 四字成语 五字成语 ABCD式的成语 文化百科
分类: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首页 >> 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


对【创新】祛魅的读书心得


2023-05-06 21:54:03 ,


去年豆芽君参加NPDP(产品经理国际资格认证)考试,教材中多次出现创新这个词,书中介绍了克里斯坦森提出的持续性创新与颠覆式创新,也介绍了皮萨诺的创新画布(从技术和商业模式两个维度,分为常规式、突破式、颠覆式、架构式四种创新)。关于创新的具体方法,介绍了像SCAMPER法(又称奔驰法,每个字母代表一种方法:Substitute替代、Combine结合、Adapt调适、Modify修改、Put to another use挪为他用、Eliminate消除和Reverse反转)

近2年豆芽君的阅读、学习中也包含不少与创新有关的内容,其中包括平面设计的《UI设计蓝湖火花集》,广告业的《文案的基本修养》、电影编剧的《故事》、创新话题的音频《不平凡的思考力》

学习完这些内容,最直观的感受是,对【创新】的祛魅。下面豆芽君试着结合学习内容、自己的产品工作,看看是否可以让非从事创新相关工作的朋友,对创新能有一番新认识。

创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

发明可能是最常被拿出来和创新一起提及的词。我们很多人对发明不会陌生,科学家发明出了某个新技术,拿到了某个大奖。在这样的印象下,作为一个普通人,发明和我们沾不上边,我们也只能在一旁鼓掌叫好。

创新这个词被广泛使用,你可以在各个领域听到创新,比如科技、文化、艺术、商业等。以至于我们甚至找不到对它的标准定义到底是什么?

我特意百度了下【创新】这个词,找到了一个从社会学视角的解释,觉得比较贴近大众的理解:

创新是指人们为了发展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和条件,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

创新活动的核心是“新”,它或者是产品的结构、性能和外部特征的变革,或者是造型设计、表现形式和手段的创造,或者是内容的丰富和完善。

对比创新的定义和我们都能理解的发明,我们可以直观感受到两点:

1、创新的难度比发明小得多

2、创新相比发明,可以更多元

如果我们能有这两点共识,我今天就更有信心能把【创新】这个话题讲清楚。

创新不是艺术家/科学家的专属标签

​之前我在产品经理应掌握的入门级设计知识,这篇文章中已经对设计有比较清晰的介绍:

设计就是一种工作或职业,是一种具有美感、使用与纪念功能的造型活动。

设计是建立在商业和大众基础之上的,是为它们而服务,从而产生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有别于艺术的个人或部分群体性欣赏范围。

​东东枪在《文案的基本修养》对广告创意工作,也做了类似的定义:广告不是一种艺术或娱乐,我们需要以艺术的形式,去传达一些信息,让大家认识到我们传达的信息,进而影响他们,让他们改变——以传播内容,服务于商业目标。

不论是产品设计,还是广告创意设计,想要做出好的作品,都需要一样东西:创新。

【设计】这个词和【创新】一样泛滥。比如,你打开招聘网站可以看到各种设计岗位,或者虽然岗位名称没有设计头衔,但是岗位职责中也含有设计的工作内容。

但不幸的是,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天下产品一大抄、天下文章一大抄…

在这种意识下,不论是行外人,还是不少行内人,一听到【创新】,要么觉得这东西虚头巴脑,要么一头雾水不知道从何下手。

创新,已经有前人成熟的方法论

上面一开始,我提到了产品创新的一个常用方法:SCAMPER法。下面我放上一张图,让你体会下

这是日本卫浴品牌TOTO的一款马桶。我们可以发现它在水箱上面加了一个洗手池。这样设计这个目的是节约用水。设计的思路是我们冲完马桶,会要洗手,洗手完后的水,可以流入水箱。

它的设计方法,就是用了Combine(结合)这个方法。

谢春霖在《不平凡的思考力》的创新篇,首先提出创新不是靠灵感。如果你一直以为像乔布斯设计出的新产品,是因为他比一般人有灵感,那是因为你不知道这个灵感从何而来。

罗伯特麦基在《故事》一书中,也提出相似的观点,很多人因为电影故事创作是靠灵感,其实背后有很成熟的创新套路。

《不平凡的思考力》总结了两种创新模式:重组式创新和突变式创新。

关于重组式创新,指的是把旧元素用新的方式进行重新组合,变成一个新东西。我们看下他提供的这张【创新寻宝图】

横轴代表离要创新的本体的距离(比如我们先看看同行,再看看其他行业),纵轴代表元素属性的虚实(比如可见的产品是实体,背后的商业模式是虚体)

这个5层10个分区的创新寻宝图,给了我们很好的创新思考框架,你要做的就是在每个分区内填入某个能和你的创新本体进行重组,并产生价值的东西。

我们以【异业层】的产品分区为例,作者提到乔布斯当年在设计电子产品外观时,参考了诸多奢侈品品牌的设计理念和外观样式

关于突变式创新,是指回到要创新的本体本身,进行破坏式创新。

作者也给出了具体步骤:将整体拆成各个元素——对某些元素进行修改(减去、复制、重组、修改属性)——验证可行性。

典型的例子如戴森风扇

它采用的就是一种做减法的方法,将风扇叶这个元素去掉。

如果你对上面的创新方法有兴趣,推荐你到知乎听听谢春霖的《不平凡的思考力》,你相信会给你带来不小的启发。

普通人如何把一件事做出新意?

有持续看过豆芽君公众号的朋友,应该会注意到,豆芽君凡是讲一个可操作性的事,一定会尽力给出你需要具备什么条件?你可以怎么做?

接下来我结合自己5年的产品工作经验,以及在这期间大量的阅读、学习,项目实践,给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1、你需要好奇心和一些想象力

创新确实有门槛,不是随随便便都可以。今天我们的话题是对【创新】祛魅,但不是为了让你把创新等同于其他例行公事的工作。

好奇心、想象力,豆芽君认为是属于每个人与生俱来就有的。但是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或因个人原因,或环境原因(这个是主因,很多家长、老师都不鼓励孩子问太多天马行空的问题)。

想要从事设计、创作等与创新相关的工作,需要重新唤醒内心原始的好奇心、想象力。

试着让自己回到童年的状态,有可能重新找回当初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去生活中重拾好奇心

对生活中遇到的感兴趣的问题,去追根究底吧!比如说我们看到一段让你看完垂涎欲滴的做牛排短视频,你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牛排有分哪几种?美食博主选的是哪个部位的肉?他是如何煎牛排的?如何搭配配件、摆盘才能提高食物的颜值?

好奇心,就是你自己会多问为什么?然后有自驱力地去一个个找出答案

去艺术中唤醒想象力

你可以认真地去看一部高分的迪斯尼动画片,跟着导演给你的剧情、画面,把自己想象成导演,你会怎么拍?或者你能想到什么新的主题?

2、你需要先学习成熟的套路

上面我们介绍了几个产品创新的方法(奔驰法、创新寻宝图等)。

东东枪也提到了如何破解广告创意发想的黑盒子的工作流程图

他把广告创意的产生分成两大部分,上半部分是策略思考,从产品、消费者、竞品的情况,推导出一个要传播的核心体验。它是一个倒三角形,不断收窄,每一步都是过滤,从众多可能里选择一个,最后聚焦到核心体验。下半部分是创意发想,它是策略思考的延续。从核心体验开始发散,思考怎么把体验讲清楚。大家可能会有无数种创意想法,这些又能衍生出无数执行方式。

有了这个流程,广告创意就有了一套规范的流程,你能清楚知道自己现在走到哪一步?不会无从下手。

正如上面所说,每个领域都已经有许多大拿已经提炼、总结成熟的套路,我们要要先学习这些套路,才能站在巨人肩膀上。

3、你需要大量地输入

是不是掌握了别人的方法论,你就马上能创新了?你可以试试看。相信你很快会发现,肚子里的货太少了,就算你知道了创新的步骤,但是还缺乏材料。

这时你就会发现,我需要大量的输入。怎么输入?输入什么?这一方面要根据你从事的工作来输入对应学科的知识,另一方面就像我上面说的看一部迪斯尼动画片也是输入。只要感觉对自己有帮助的任何内容,你都可以大量输入。

记住:量变才能引起质变。很多人是量还没积累够,就一直在奢望发生巨变。

4、最重要的是,你需要敢于试错

创新和创意的不同之处是,创意是还停留在大脑的想法,而创新是要去执行,创新一定是可以实现的。

既然是创新,错的概率就会比循规蹈矩大很多,所以我们要有试错的心理准备。

普通人没有太多的金钱去创业试错,但也可以几乎零成本去开个公众号试错(你的成本,无非就是把打游戏的时间换成苦思冥想怎么写好一篇推文)。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们不是没有试错的成本,而是缺乏一双发现它的眼睛

祝我们都能开启创新之门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对【创新】祛魅的读书心得, ,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成语大全    127.0.0.25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