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成语大全 成语造句 成语故事 看图猜成语 四字成语 五字成语 ABCD式的成语 文化百科
分类: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首页 >> 古典文学

古典文学


想过的日子 | 必要的心态之放下期待(二)的古典文学


2023-05-06 21:55:15 ,,,,,,,,,,


△建议在WiFi环境下播放
何劲波老师

杨逸:当下,知道只是知道。

是“知道着,只是知道着。”这个“着”你可别落下。落下这个“着”,事儿就大下了。你这个“知道”和我那个“知道着”肯定不是一个东西,所以不是一回事。

刚才几位老师的分享,我稍微做一个总结。大致是个什么意思?就是“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大致是这么个意思。

什么叫“过去心不可得”?就是我们还惦记着,说要是以前还是那样多好呀,要是我像过去,我的那些资源,那样多好啊。这是这么个心。

这么个心不可得。为什么?因为它已经过去了。你对过去的那个东西有一个期待,说明你没活明白。先把这个话先放这儿,为啥没活明白等一会儿再说。

然后讲“未来心不可得”,“未来心”是什么?“未来心”就是你的匮乏感。你说:“哎呀,谁要帮我一下多好呀;我要将来有钱多好呀;我哪天成圣成贤多好呀;我啥时候现了神通多好呀。”你之所以这样惦记,就是因为你没有,你深深的知道你没有,而且那个匮乏一直纠结着你,所以你就不停地在这个里面纠缠。这个叫“未来心”。

当然还有一句话,叫“现在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是因为你不懂得“当下”是个啥,理上不通。

所以讲“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

为什么当时很多人,他们就很困惑,说:“哎呀,为什么现在心也不可得呢?”因为他就不是让你说现在的,他让你说的就是个“知道着,仅仅是知道着”,让你回到“觉”呢。“觉”里面哪有时间概念?你只要说“现在”,肯定还在时间里头。

这是刚才几位老师的分享,我大致是这样的一个总结。

正是因为过去、现在、未来三心不可得,所以我们要干嘛?我们要回到功课里头去。功课是什么?功课就是当下,“知道着,仅仅是知道着”,功课就是当下。

我们讲“放下期待”,实际上这个里头是有次第的,我一直没说。就是咱们这个课程,这十节课,你看前面第一节课叫啥?第一节课叫“你得明白我是谁”,“我1”是哪个东西,你得先明白这个东西。这个东西明白了,后面的都好说,这个东西不明白,后面的全叫理论。所以第一节课我们就讲“我是谁”,“我1”是个啥,就讲这个东西。

讲完了呢,讲完了就讲你开始需要用到一些工具。你用到的工具,第一个,你得把身体用好。就是我们讲,虽然真正的“我”不是“小我”,但是“我”不能排除掉“小我”,“我”不能排除这些工具,它是个法器,所以第一节课就是这个工具要用好。

第二节课,你得学会把自己的能量提起来。如果你的能量不够,我跟你说老实话,你连这个法听都听不见。

我举个例子,今天我们来这儿讲,说放下期待吧!不行,他就在他的那个状态里头。为啥?能量不够。

你就拉住他的手,你说:“哎呀,小何老师,我今天给你讲讲'放下期待’。”

你说:“不行,何老师,我现在就这个事儿,你赶紧给我解决。”

我说:“你放下期待。”

“不行,你赶紧给我解决。”

你就成了祥林嫂了。你的福报不够,就是拉住你的手告诉你,你都听不见。你想想你的福报有多小?就人家讲的,“到口的肥肉都飞了。”不是,你是塞到你嘴里的肥肉还要吐出来。你知道你福报得多大了吧。所以《积善之方》解决的是这个事情。

其实这个功课,就我们现在讲的这个东西,他还真不是说你这儿听听就完事儿了,你听完了你回去都得落实。

《积善之方》完了干嘛?完了你得跟上经典学习,你得知道经上讲的是啥。“经”是干嘛?“经”是给你指导个方向,给你提供个方法,它给你解决的是这个事情。

这些工具有了,比如我要去北京,我是骑自行车去,还是坐火车去,还是坐飞机去?工具你准备好了,接下来干嘛?接下来就回到你自己,你自己要开始落地了。

开始落地,第一件事:超越自卑。你不超越自卑,后面的风景你根本就欣赏不到。不超越自卑,就好比说火车已经准备好了,但是你死活不上车,你进不了火车站。所以你必须要超越自卑,必须要勇敢地面对自卑,这是第一件事情。

然后第二个心态是什么?第二个心态,你得把心量扩大。什么叫把心量扩大?就是你不能纠缠在一个“小我”的体验上。说“哎呀,我不行、我不行,求求你了,我难受。哎呀,求求你了,我难受。快来关注我,来看我、来看我,我难受、我难受。”你这么个状态,谁能捞出你去?

古圣先贤来了,金光万丈地说:“来来来,伸手给我,我把你拉出去。”你说:“不行,我难受,我难受……”不就是这么一个道理嘛!

我们在讲《了凡四训》的时候,我两次都讲到这个例子,就是这个人落水了,然后那个人来帮他,说:“来来来,快把你的手给我。”他说:“不行,我难受,我的手不能给你,我的手不能给你。”完了还在那喊:“谁来帮我拉出去,谁来救我呀!”谁能救得了你?谁也救不了你。放下“小我”才有机会。

然后第三,就是放下期待。什么叫放下期待?如果你不明白“我是谁”,你的期待怎么放?你如果还在自卑里,你的期待怎么放?如果你的心量还是自己,你的期待怎么放?

你有没有发现,它是水到渠成到这儿,你只有真的明白这个东西,你才知道什么叫“夭寿不二”。

何劲湧老师

对,“夭寿不二”是个智慧。

何劲波老师

对。你不明白前头我们讲“我1”是谁,你夭寿绝对有“二”,你可能不二吗?绝对有,百分之一百有“二”。

刚才我就说了,“不二”是个什么东西?“不二”是你从二元里到了一元里了,你在分别里到了无分别里了。这个无分别和分别并不是对立的,它换维度了。

所以放下期待是干嘛?放下期待是因为你觉悟了,你才有可能放下,所以叫“夭寿不二”。

接下来说“修身以俟之”。你修什么呢?你不明白真相,你修什么呢?你往哪里修?你积善积得不够,你连资粮都没有,就是你没有口粮,你怎么活?你的这个功课又在哪里做?

所以前面的东西全部都是必要的,一步一步走过来,到这儿给你提出来一个目标,提出来一个方向,说:“告诉你,不要计较结果,不要管那些东西,你的任务就是修,你不是负责结果的呈现,你只负责修。”

老百姓不是也讲这个话嘛,叫啥?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成事”就和你没关系,“成事”不是你决定的,你能把握的就是“谋事”,其他不用想。

但是有意思的是啥?非常有趣儿的是,“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是个目标,同时是个方法。厉害之处在这儿呢!同时是个方法。

说“哎呀,我做不到'夭寿不二’,我做不到'修身以俟之’。”好,这个时候告诉你,用这个方法,用“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用这个方法你就能怎么样?你就“所以立命也”。“立命”就是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了。

作为方法,什么叫“夭寿不二”?什么叫“修身以俟之”?作为方法是这样的:“夭寿不二”,就是你努力放下分别,你不要在这个里头说“哎呀,这是难受了”,“这是怎么了”……你不要往事儿里跑。那你怎么办?我不往事儿里跑往哪里去?回到“知道着”,回到这儿来。我知道着,仅仅是知道着,这不就是“夭寿不二”嘛!这是你的功课。

然后“修身以俟之”,“以俟之”是干啥?“以俟之”,你就不惦记结果了嘛!我怎么就不惦记结果了?你每次一想结果的时候,你就是知道着。是不是又回来了?

“修身以俟之”,什么叫“修身”?“修身”就是知道着,仅仅是知道着。说了三遍。

“夭寿不二”,知道着,仅仅是知道着;“修身”,知道着,仅仅是知道着;“以俟之”,知道着,仅仅是知道着。OK,你只是在知道着里边就完了,功课就做到了。

所以孟子前面这段话,孟子讲这段讲老长了!“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你看,孟子就讲得挺明白。

孟子就告诉你,作为方法上而言,你是有次第的;作为效果上而言,它是有维度的。

他讲第一个:“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这段讲啥?你全是感觉的,“致知”,而且你这个时候没有任何的妄想、分别、执着。“尽”,全是。“尽其心者”,怎么样?“知其性也”,你回到本心里了,你回到本心就是我和“觉”合一了。

“知其性,则知天矣。”这个“知”,阳明先生解释说这个“知”不是知道的知,这个“知”是知县的知。“知县”,就是我把握一个县;“知府”,我把握一个府;“知州”,把握着一个州。“知天矣”是干嘛?就是这个天,我把握住了。你是知县的,我是知天的。

为什么知天?因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是因为这,你的功课做到这儿了,全然地交托,全然地放下“小我”,全然地积善,全然地明白了。他修到这份上,“知天矣”。

那没到这程度呢?在路上,半中间的这个怎么样呢?“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这个时候说“事天”,他不叫“知天”,因为他管不住天,是天安排他干嘛他干嘛,所以他叫“事天”。我是伺候天的,我是天的跟班。

你怎么就能做到天的跟班呢?你说:“我也是天的跟班。”你不是,你是天的跟班的跟班的跟班的跟班的跟班的奴隶,你不是跟班,差远了你!

所以这儿讲,你想做到“事天也”,你得干嘛?你得“存其心,养其性。”

什么叫“存其心”?“存其心”就是提着观照,就我们讲,那个摄像头你得安到那儿去,而且摄像头永不停息地工作,叫“存其心”。

什么叫“养其性”?知道着,仅仅知道着。就是你一直在处理。“养其性”就是你一直在处理,原来你还有很多不爽,很多链接没有链接到,这时候通过功课链接链接,这个叫“养其性”。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这是第二个维度。

第三个维度,“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第三个维度干嘛?第三个维度就经常在事儿里面,就得提醒了,说夭寿不二啊,不二啊!就提醒了。

“修身以俟之。”说这边惦记结果呢,“哎,我想要结果,我想要结果,我想要结果。”人家这儿告诉你:“修身以俟之!”提醒一下。“哦,修身以俟之。好了好了,我放下结果。”这样你才“立命”,你命运的方向才走对,你才立命,这叫“所以立命也。”

这是从效果上讲的三个维度。

从练习的手段上讲“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你先得把握住自己,你把握不住自己,你的命还不知道谁说了算呢!因为啥?因为你是个奴隶,你自己就说了不算。我想卖了你,就卖了你;我想今天把你炖了吃了肉,就吃了肉了。

这不是个玩笑。咱们人生里面不就是这样的?人家拿过来不是想宰割就宰割,想怎么蹂躏你就蹂躏你,想把你碾成碎泥,你乖乖地就得变成碎泥?因为你的命自己说了不算。

那怎么办?你得“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你得做这个功课。这个功课做上来然后干嘛?然后你就开始自由了嘛!就我们讲,我们生命自由。现在人说什么财务自由、时间自由,你的自由从哪里来?你不得都从生命自由里面来啊!

怎么就生命自由了?“存其心,养其性。”“存其心”是你的功课,“养其性”是你的效果。你存了那个心,你就养了这个性,所以叫提着观照,不离观照,叫“存其心,养其性。”OK,就“事天了”。训练到什么程度?训练到“尽其心者”,那么好,“知其性也”,就活出来了。

孟子这一段讲得多明白。我们不明白,成天就老在那些东西里边纠结,就那些不明白的,在各种维度里面纠结。我给你讲,你惦记的所有结果都在“我3”里头,所以你惦记那个东西没用,因为啥?解决不了。

我们这几节课讲得够明白了,只要在“我3”里面,你解决不了。你在“我3”里面解决“我3”,你什么时候都是没办法,你得看命。就是人家愿意给你,你就能得到点,不愿意给你,你乖乖的。

见过饲养动物。一个大笼子,大笼子里面好多狗,完了拿一块肉喂狗。那个主人将这块肉喂给谁,谁就吃得上。你叫唤得凶,你跳得欢,不是你跳得欢就给你,因为你的命数自己说了不算。就是这么个意思,老天愿意给谁就给谁。

一看肉来了,激动得不得了。不好意思,就不给你,你得不到。因为你是“我3”,“我3”就是那个狗狗,说了不算的。

所以放下对结果的期待,你要干嘛?你要努力活成“我2”,那么你就比“我3”有机会。当然如果你命好,直接活成“我1”,所有的机会都在你手里了。是不是这么一个道理?

所以如果你是“我2”,你要努力活成“我1”,因为“我2”也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所以你必须得活成“我1”。就这么一段,叫放下对结果的期待。

我们经常讲,对结果零期待,知道“零”是啥意思吧?好多人是“对结果零点一的期待好不好?”讨价还价,“我对结果零点五的期待,我做不到么。”做不到去死。不是骂你,因为你决定不了。

王俊芳老师

何老师讲的时候,我体会这个感觉,以前我忘了是何老师还是谁,就聊过这个“结果”,它不是“二”也不是“三”,它是“一”。

但我们对“一”不能有匮乏,发那么个愿就行。如果你真正的能到了“一”,这个结果真的要是能过去……举个例子,比如说你吃四个馒头就吃饱了,是因为我前面正好吃了三个半馒头了,这半个馒头吃下去才是“我饱了”,而不是说“哎呀,我求求你,发个愿,我四个馒头”一口!那就噎住了。

不是那个,所以要修身。修身的时候,你去等就行了,你总要一口一口吃,吃到第四个馒头的最后一口,“诶,到了!”它是这么一个,让你稳稳地走,不要在结果上去纠结。

你本来就是知道有那个地方了。比如说有这种大利根人,根性特别好的人,人家直接来了就是神童,有八岁上大学的。那个和你没关系,你自己现在觉得:我知道,我这把式,我能听懂的就是幼儿园的,我踏踏实实地,我从幼儿园走,我从一年级、二年级,保不齐哪天我能跳到初中、高中,对不对?”很难说。

不去期待那个东西,不去管,我就踏踏实实地走,哪怕我慢点,我也会咬到最后一口馒头。我不去想着那个地方,还看着别人,“人家跳级了,神童啦!”完了,你顾不上你自己了,你把那个时间都耽误到这个上头了,所以你就去不了。

根据2022年5月4日《想过的日子》直播课整理

您的每一句话 我们都会认真

欢迎留言分享点击这里,说你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想过的日子 | 必要的心态之放下期待(二)的古典文学, ,,,,,,,,,,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成语大全    127.0.0.25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