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成语大全 成语造句 成语故事 看图猜成语 四字成语 五字成语 ABCD式的成语 文化百科
分类: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首页 >> 古典文学

古典文学


李清达《精正大医图》品读的古典文学


2023-05-06 21:55:15 ,,,


弘扬中医药文化传递新时代精神

——李清达《精正大医图》品读

作者:黄志强

正值举国上下同心协力抗击新冠肺炎战疫中,古老的中医药发挥了攻坚克难的作用。民盟福建省委决定为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博物馆赠送一幅歌颂华夏中医药发展进程的大型中国画作品。经民盟福建省委会研究决定,邀请民盟会员、仙游李耕画院院长、老画家李清达来创作完成。为什么要请李清达完成这幅意义重大的巨幅壁画作品呢?民盟福建省委会考虑的因素有二:一是李清达擅长中国古典人物画创作,在创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二是李清达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有深入的研究,论文发表在国家权威期刊杂志《美术》上,曾创作了13米长卷《依稀归故园》,以及《乐在田里》《高山仰止》等一系列优秀作品,所以由他来创作这幅画,可谓知人善任,人尽其才。现《精正大医图》布置在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二楼大厅中,极大提高了该馆的文化品位,具有极大的审美教育意义。

要创作中华历代名医群像,当代画家中只有蒋兆和绘制了扁鹊、淳于意、张仲景、孙思邈、陶弘景、王叔和、皇甫谧、雷敩、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等11幅,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孙志钧教授也创作了21位中国历代名医像,若说系统呈现,尚无先例,其难度可想而知。为了完成这幅高难度的主题性创作,李清达认真学习了中医药史知识,多方查阅了古代所有名医的生平事迹,以便为创作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福建省民盟主委、中医学家阮诗玮特地为李清达寄来了《福建医药学史略》和《十二经方议秘要》等书籍,福建中医药大学宣传部长丁志山和博物馆馆长张敏也为李清达提供了重要的文史图像资料。初稿完成后,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阮诗玮特地召集了有关专家举行两次审稿座谈会,足见各有关部门对李清达创作的《精正大医图》之重视。

通过九易其稿,李清达把历代中华大医用超时空的形式组成一个历史长廊,作品根据场地,分为左右两幅,中间用西魏名医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题跋隔开,人物形象用肖像画形式刻画了79位中华大医的形貌举止。为主题表达的需要,在各大医们的身后犹如佛光一样映衬着他们的医学著作一卷,个别两卷,也显现了画者的匠心独运。大医们用心血凝成的医学著作就是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宝库,他们现在虽然人走了,著作却能流传千古,造福后人,所以要了解每一位大医、名医,也要记住他们医学著作。如神农与他的《本草经》、黄帝与他的《黄帝内经》《八十一难经》、陶弘景与他的《本草经集注》、陆羽与他的《茶经》、李时珍与他的《本草纲目》等,大医们和他们的医学著作一一对应起来,为我们打开了华夏5000年中医药宝库,提供一把金色的钥匙。对每一位大医的形象刻画,李清达在每一人物的面前方用标签注出,对读者识别每一位大医提供便利。李清达抓住大医们不断学习的习惯,所以他们大多人手持书卷在学习,或在闭卷思考,或在校订医书,或在向人探讨求教,或在采药,或辨其药性等等。李清达说,医生与凡人一样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医技,才能医治更多的病人。在画中,李清达还还原了22位求医者或与画面情节有关的人物,尽情阐释了医生与病人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特殊关系,从而深入揭示了中华民族一贯倡导的“医者仁心”传统美德。

李清达的《精正大医图》还采用了全景式构图,按照编年史形式,从右到左,依次联袂出场者为远古的伏羲、黄帝、神农,汉代的华佗、张仲景,晋代的王叔和、皇甫谧,唐代的孙思邈、王焘,宋代名医苏颂、宋慈,元代名医朱丹溪、王好古,明代名医熊宗立、李时珍,清代名医叶天士、薛生白和民国时期名医“萧、孔、汪、施”等,他们或高低错落,或一前一后,既有三人一组,也有五人一簇,又互为联系,在有限的空间中展示了大医们令人记忆犹新的历史一瞬。为了避免人物形象的雷同,李清达对每个大医所处的时代背景、服饰和举止进行认真地考究,并巧妙把握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如人物形象的按排,有正面者,有侧面者,有俯仰向背者,还有不同角度的透视变化,可谓姿态万千。对人物的年龄、形象的刻画,李清达巧妙抓住其老中青、胖瘦的对比,更重要的是要对各大医的脸部、五官作深入细致的渲染刻画,以便把他们喜怒哀乐不同的性情区别开来,这是群像创作的基本要求和最难处。

与此同时,李清达还有意对中医“望、闻、问、切”检查方法进行生动入微的演绎。如李清达表现“扁鹊见蔡桓公”时为“望”,通过“望”,他向蔡桓公说:“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又如演绎“闻”,李清达绘东汉名医张仲景在给老者看病的情景,老者张口吐出殷红的舌质,通过闻其口臭进行施治。在阐释“问”时,李清达表现金元时期名医张元素在专注听取病人病情时所流露出来的神态。再如描绘“切”时,李清达绘北宋儿科医生钱乙为小儿看病时,他一手捏须,一边把手放在小孩头上切其体温。大医们的“望、闻、问、切”的检查方式,虽情态各异,却体现了他们认真负责的态度,使人感同身受。对一些人们耳闻能熟的医坛轶事,李清达在他的《精正大医图》中也有鞭辟入里的演绎。如清初苏州名医叶天士与薛雪的恩怨关系,李清达一是通过叶天士门楣上的“踏雪斋”、薛雪门楣上的“扫叶庄”中表达他们的“怨”,二是通过薛雪医好叶天士母亲的病后二人重归于好、互至问候表达他们二人的“恩”,如此简练的演绎,出人意料之外。李清达还把伏羲与太极和八卦,神农尝百草,葛洪炼丹,孙思邈骑虎採药,王惟一与新铸铜人腧穴针灸等轶事中,展现各大医们的专长与刻苦钻研医学的方方面面,并以此回应观众们对历史上大医和名医的敬仰与怀念之情。

《精正大医图》全画浑然一体,左右连贯,人虽多而不繁,景虽简而不空,其场面之宏大,可用“气势恢弘”一词来涵盖。其场景之设置,李清达采用古建筑的红墙黑瓦、主席台、园林等景观,把各位大医雅集在一起。在大医们的身前或身后,无论是参天的大榕树、古松和翠竹,还是蓝天白云等景物,既凸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起到层层推进的作用,顿使其背景的云天更辽阔,气势更辽阔磅礴。《精正大医图》的用笔皴擦,线条遒劲流畅,一波三折;点之聚散有致,方正圆润,神完气足,意韵幽深;其黑白灰渲染,层次整然,笔墨氤氲,这赖于画者娴熟掌握中国人物画渲染技巧的缘故。

在近一年半的创作时间里,李清达虽甘苦备尝,但是他乐此不疲。为了保质保量如期完成上级交给他艰巨的创作任务,他面临了体力和精力的挑战。说实在话,要创作寻丈绢素的作品,它比四尺挂轴、三尺斗方的画幅不知要付出多少倍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李清达以一名抗疫卫士的精神鞭策自己,毫不气馁,直至完成。张大千生前说过一句话:“会做文章的一生必要有几篇大文章,如记国家、人物的兴废,或学术上的特解创见,这才可以站得住;画家也必要有几幅伟大的画,才能够在画坛站得住。所谓大者,一方面是在面积上讲,一方面却是在题材上讲,必定要能在寻丈绢素之上,画出繁复的画,这才见本领,才见魄力。”这番话确为知己者言。李清达的《精正大医图》,当而无愧为画坛站得住、有特解创见的大画!难怪福建省美协名誉主席翁振新见到李清达创作的这幅《精正大医图》时十分兴奋,他评道:“该画弘扬了李耕先生画以载道的精神,为中华医家之群芳谱,能达到如此之艺术高度,实属不易,我为之点赞!”

李清达创作的《精正大医图》之成功处,不仅仅囿于人物形象具有指认性,或内容的精彩纷呈,细节的尽精刻微,或在寻丈绢素之外,我认为其创作意义在于扣紧时代的脉搏,在抗击新冠肺炎战疫中和呼唤复兴中医中药学的时代浪潮中能尽他自己的一番力量。在创作中,还展现了李清达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以及他永不服老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当然,也应该感激各级领导的关爱和同行专家们的不吝指教,尤其要感激的是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阮诗玮,他为《精正大医图》的创作完成,鞍前马后付出了极大的心血,更因画中有了他所作的洋洋洒洒四言诗《精正大医图记》题跋,既拱托了作品的主题,也使立意更加鲜明,因而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诗书画的完美结合,也使作品的审美层次更上一个新台阶。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生命科学规律的理论总结;中药是中国传统医药文化,其丰厚的资源亟待当代人去开发和应用。欣赏李清达史诗性巨作《精正大医图》,使广大参观者如沐春风,在愉悦的氛围中面对面与华厦5000年名医、大医对话,了解祖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在与历代大医见面交流中,广大参观者也定能为大医们精湛的医术、崇高的医德所陶冶。李清达表示,他能为历代大医立像,为弘扬民族中医药事业,贡献自己的一番力量,他也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幸运。最后,衷心期待老画家李清达身体健康,再接再厉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奉献给时代与人民!

2022年2月10日于泉州

作者简介:

黄志强,1963年出生于福建省仙游县,现为泉州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全国教育书画协会会员、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专家专家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李清达《精正大医图》品读的古典文学, ,,,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成语大全    127.0.0.25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