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成语大全 成语造句 成语故事 看图猜成语 四字成语 五字成语 ABCD式的成语 文化百科
分类: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首页 >> 古典文学

古典文学


志坚|回复“《红楼梦》版本解读群 ”阳光群主(二)——何为女娲补天?的古典文学


2023-05-06 21:55:15 ,,,,,,,,,,,,,


回复“《红楼梦》版本解读群”阳光群主(二)

——何为女娲补天?

志坚

阳光群主执着:

在您率领的群内待久了,体会到阳光群主之正大、坚毅与执着,体会到群主的正义感、责任感、使命感,您不断重复呼吁本群:要为 “(中学生)整本书阅读红楼梦″出些力,不然将会是罪人。我不知群主曾经、或者当下,在社会中是做什么的,但我觉得,一个社会成员只要有此三感,便值得尊敬与随行,所以,虽常常被其“强烈光线灼伤”,亦不忍自动退出。

又想,大自然有夏日炎炎,酷热难耐之时,古人多有“消夏集”“销夏录”等等,足见人与自然,脾性相系相通,遇到痴情之事,有点着急上火,亦属正常。

也许我老了,也许我在这本书里转悠的久了,也许,我曾经嘴唇干裂,也着急上火,曾经如你一般不断以各种名目嚷嚷过,甚至嚷嚷到众目睽睽之下,嚷嚷到远远超越地盘的地方,但是没用,游击战与阵地战比起来,这个伟大而先进的时代,还是阵地战更强大。认识提高后,我改变策略,我想到“秋收起义”的创举,开辟新的基地,于是借天津文友介绍入群之际,在满满500人的草根群里连作24次讲座,写就了28万字的讲稿,开始还有草根群友捧场,后来大家耳朵疲倦了,连一束假花,一个假拇指,一杯假咖啡,也懒得奉送,于是我犹如一只识趣的蜘蛛,从网上退下来在犄角里叹息残喘。我的闺蜜知晓,大笑不止,拍肩戏言:“你老了,还是山汉一个,还是块不开化的石头,优点是——实诚,缺点是——太实诚!!”

不过实话讲,这24次讲座也涉及到第一回“缘起”,但从没有如你所倡导“一字一句挨着过”,那岂不把人的耳朵摸出厚厚的茧子来?

“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变得聪明起来了”后来我也堕落的与他们、或她们一样,人在曹营心在汉,麻木不仁,假拇指也抱在怀里,懒得动弹。但事实总有预料之外,过了若许年,居然莫名其妙地被新一茬“晋升群主者”相继网入群内,吾深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很快被稀里糊涂地网入了30余个群。显然,24次讲座还是生出一些“星星之火”。

原以为,变聪明了,就会安宁起来,自在起来。无关疼痒,无关吃喝的身外之物,苟且,苟且,在什么群里也没有关系的。

不曾料到,前些时候,复言甄道元先生三问并群主两问之后,至十一月黄叶满地之时,阳光依旧灼热难耐。近日,群主居然焦急升温,火辣辣的语言,愈加地开始冒烟,犹如“鲁迅《呐喊》”之声,徐绕于耳:

看看整个"红谈″,净些什么乱七八,揣着明白装糊涂,揣着糊涂装明白,昂首学堂,大讲特讲,"红"来"红″去,却不能"从头开始一段一段地、表里皆有喻地解读全部文本″——你们的底气何在?——"整本书阅读红楼梦″要如何推行?

又言:你们连个"开头″还没解读,就高喊"红楼梦″才是真狠!又言:真是好笑!"开头″都没得解,就枉做"红学″大佬,指来点去。

群主之言,坦诚磊落,无所忌惮,一针见血,虽难听,且也不失真人真言。本人不属“红学大佬”,但自认为,亦不服大佬们,因为“红学”这块土地,我痴情耕耘三十年,自知亩产入仓不菲,敢为《另解》者,自有《另解》路径、考证与“我的幸运发现”。

“我的幸运发现”是2016年“作家文摘报”总编不知何处读到我《另解红楼》“前言”,更名为“幸运发现”后摘录发表于元月19日该报。很不凑巧,那页报右下角刊登着白岩松的《白说》。白岩松在我眼里很神,我想与他的《白说》相遇,很不妙啊,仔细一读,且很高兴,他说“当年胡适在喧哗的时代,把范仲淹的八个字推荐给年轻人: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这岂不是冥冥之中,在激励人言吗?我仰止范仲淹,敬服白岩松,所以欲止不止,再言。在网络世界里,云雾缭绕,看不清面孔,断不定面对的是老是小,但认定了:宁鸣——不默!不默!

也许,与本群持版本者同好有缘,也许难免有“惺惺惜惺惺,臭味相投”之感。吾不得宁静时,就会犯一些痴病,这次痴病犯后就想:最小——露脸最迟——最受贾母宠爱的宝琴,给自己“优伶宠丫”取名“豆官”,豆的谐音是“斗”,有伟人曾经教导我们“斗则进,不斗则退”,近日领袖也言“要善于斗争”,再加草根“穷则思变”之顽疾,总之草根者,痴病一犯,自会生出阿Q般高昂“虚幻精神”来,便不由自主,又一次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如下,虽不能将《石头记》第一回“缘起”,一字一句层层挖开,字字剥离,但谈几处至关重要之点,聊以群内塞责,以求宁心,也不失为当代名教自处之道。

我深知,这几点不仅与群主不同,与群内各位老师不同,亦与外部学界多存悖谬鸿沟,因为《石头记》如浩瀚森林,如庞然物象,所有森林淘宝者,瞎子摸象者,每人出发路径、地理位置不同,个子大小视线高低不同,经过的、看见的、触摸的都不相同。希望群友同好们,取王渔洋《题聊斋志异》之句“姑妄言之姑听之”,宽大为盼!

“女娲炼石补天”何也?

谁氏——“神主升祔补天女帝”?

《红楼梦》以“女娲炼石补天”开言,因《三皇本纪》《竹书纪年》《列子.汤问》均有记载。《论衡·谈天篇》云:“共工与颛顼争为天子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维绝。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天不足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足东南故百川注焉。”晋人郭璞注《山海经·大荒西经》言:“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

此故事,无需再挖,其表层意思一般初中语文老师皆可讲述。现在研究者需要弄明白,作者为什么要把这样一个遥远的上古故事放在这部伟大作品的开头?即需要研究清楚“女娲补天”的深层含义究竟是什么?

阳光群主说:“女娲炼石补天”的反面之喻是“女真人炼史补天(天子之美梦)”;又说,炼石即炼史,“乾隆皇帝编四书,就是女娲氏炼史补天”。我感觉这种认识不妥,实属于痴情冲动热涨出来的。但其中有三组字词分开来看且有些沾边:乾隆、帝、女真。为什么这三组文字,分开沾边,紧紧拧巴起来,就不妥呢?因为在诸多群内我亲见亲闻有更离谱的研究者,他们说该书宝玉雏形是宋朝皇帝,还有明朝之说,还有更玄乎的叫什么“某某某的来生再世说”。阳光群主的坚定与自信,没有来自盲目的虚幻猜想,而是由高鹗序言的落款派生出来,所以会沾边,没有完全“太虚缥缈”出历史朝代大圈之外。

何为历史朝代大圈?领袖曾讲,读该书起码读五遍才有发言权。我践行我知晓:读五遍才会在整体上熟悉故事结构、主要人物线索,才会在该书这口大锅里捞出几个“抱着历史信息的饺子”,然后做个简单统计分析,才可以大体得出历史范畴,即画个历史朝代大圈,有了这个大圈子,才不会出圈,才会使考证有的放矢。简括如下:

1第二回冷子兴贾府五代演说,贾雨村正邪两论中“近日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明晚期人物的推出。

2第五回贾府演源二祖,对警幻说“吾家自国朝定鼎,富贵流传百年”。

此两条可互证出“国朝定鼎”指清朝,不能指明朝。唐与祝,是苏州明晚期名人,唐逝于1524年,此距离明朝定鼎已经150余年,不合“演源二祖”建功立业至贾兰五代人之况。所以此“国朝定鼎”只能是清朝。若按中华字典粗算,大清从1616年起,定鼎百年约为1716年,即大约在康熙五十五年。

3十六回“江南甄家四次接驾”,唯有曹寅李煦四次接驾:康熙三十八、四十二、四十四、四十六年。

4十七十八回《乞巧》,出《长生殿》,作者洪升康熙四十三年(1704)逝。又出汤显祖《牡丹亭》,作者逝于1616年。

5二十一回林云铭著《庄子因》,康熙三十六年(1697)去逝。

6《红楼梦》乾隆辛亥年(1791)出版。

程甲本还可以举出一些历史信息点来。若是读甲戌本与庚辰本中的脂批,靠前的信息点会更多一些,如:

1第一回楔子“甲戌抄阅再评”:康熙甲戌三十三年(1694)包不住所有信息,只有顺延一个甲子,至乾隆甲戌十九年(1754)方可。

2第二回批出“《女仙外史》”,该书吕熊康熙四十二年(1703)完成。

3第六回批出《偕声字笺》虞德升康熙十六年(1677)完成。

4第十二回后眉批落款己卯、庚辰、壬午、乙亥等时间信息。

5第七十四回双批“前文己卯之伏线”。

6第七十五回前“乾隆二十一年(1756)五月对清”

无需再举,如上诸多时间信息点,再加首回与《凡例》重复强调“亲见亲闻”,又有四批“石兄”等,再加戚序本落款“戚蓼生乾隆三十四年进士”,山西《甲辰红楼梦》梦觉主人序于“乾隆甲辰四十九年”等,至此,足以可画出该书历史大圈约为:清初至乾隆辛亥年。

有了这样一个历史大圈,我们讲“女娲炼石补天”,除知道它是上古传说外,就要围绕清初至乾隆期这样一个范围来考证。

考证什么呢?考证这个历史圈内的文人墨客者当时是怎么定位这个神话传说的。在本人二十余年的考证中,遇到了很多清人文献资料中谈及“女娲补天”,但最靠谱、交代最清楚的是山西《平阳府志》中的历史记载。

这本《府志》完成于康熙四十七年。主持府志修订的是刘罗锅相国的爷爷、刘统勋相国的父亲——刘棨知府,他是康熙二十四年进士,这一家深受良好教育,知书达理很靠谱。刘棨更靠谱的是他没有让山西人主笔修志,而是请天下知名度很高的名门名人来主笔修志。是谁呢?——是圣人64代孙——《桃花扇》作者孔尚任主笔修志。该志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位地矿局长下乡时在农家发现的“康熙版《平阳府志》刻本”,后经曾任省委书记的赵雨亭先生作序重新版出。

孔尚任康熙二十三年玄烨首次南巡返回曲阜祭孔时,他为皇帝讲《论语》受到好评,破格拔为国子监博士,可谓一夜成名。康熙二十四年随孙在丰到扬州治河口,三方意见不合工程停顿,孔尚任得以走访江南诸多明朝遗民:冒辟疆、杜浚、黄云、宗元鼎、邓汉仪、张怡等等,三年期满回京写出《桃花扇传奇》,康熙三十八年在京出台轰动,三十九年皇帝索要剧本观后,他被“莫须有”罢官。康熙四十四年玄烨五次南巡返回曲阜,罢官六年的孔尚任随衍圣公孔毓圻拜见皇帝,未得任何平凡昭雪迹象。至此康熙二十八年《长生殿》文字狱事件、康熙三十九年《桃花扇》罢官事件,当世人称“戏剧姊妹事件”,又称“南洪北孔”。眼看昭雪无望,于是圣孙,依照“阙里自除”祖训,依照“作《春秋》赖有祖训”来解决自己的冤屈问题……。

扯远了。总之康熙四十五年孔尚任在正定“棠村故里”待了半年,留下《借书在真定作》。康熙四十七年受平阳知府刘棨邀请,主笔修订《平阳府志》,他在《府志》十九卷“官职”栏目记载:曹寅爷——曹振彦在平阳府任知州事:“国朝顺治,曹振彦,奉天人。贡。七年任。”又将曹振彦跟随多尔衮“姜壤之变平叛”事件记入三十六卷“祥异”类,太长了,此处不便摘录。平阳府在山西晋南,姜壤乃大同府总兵,本不属此府志记述,但圣孙主笔者以“祥异”类纳入,足见智慧若是。

又扯远了,下面再说“女娲补天”:

府志十八卷“帝王”类记载女娲:“太昊氏衰,共工惟始作乱,振滔洪水,吕祸天下。隳天綱,绝地纪,覆中冀,人不堪命。於是女皇氏役其神力,以與共工氏较,滅共工氏而遷之。然后四极正,冀州宁,地平天成,万物复生。 娲氏乃立号女皇氏,治於中皇山之原。所谓女娲山也,在位百三十载。今赵城县东八里,有娲皇陵,高二丈,上有松柏。”此记较之《三皇本纪》《竹书纪年》《列子.汤问》《论衡·谈天篇》《山海经·大荒西经》等关于女娲的记载有同有异。同者,无需重复,异者最为关键。

异在那里?“四极正,冀州宁,地平天成,万物复生。 娲氏乃立号女皇氏,治於中皇山之原。所谓女娲山也,在位百三十载。”

其中“冀州宁”指出了地域位置。古称冀州,舜分置十二州,河北为幽州,《禹贡》中为冀州。《周礼 职方》曰幽州……西汉时,河北属幽州、冀州、并州小部分。这里无法展开,粗略一下。在远古历史上,曾经山西并州(太原)、平阳府等地统为“冀州”域内。“四极正,冀州宁……娲氏乃立号女皇氏……在位百三十载”这就明确了女娲所创立任帝之地域在冀州。记载又言:“今赵城县东八里,有娲皇陵,高二丈,上有松柏。”赵城县属平阳府辖内,距离平阳府地28公里。赵城属平阳府,在古冀州地盘,这里的女娲庙,在清朝康熙四十七年修志时依旧存在。

有人会说,千古之变,那里说的清这女娲庙就是那女娲庙?

我们的问题,睿智的主笔一定会交代的。《府志》三十六卷“艺文”类,有宋朝裴丽泽撰写《娲皇庙记》,现存广东南海神庙《大宋新修广利王庙之碑》亦是裴丽泽撰文。

裴丽泽写道:“按《帝王世纪》云:娲皇氏,风姓也。当火化之初,以木德而王。象日月以明临照,肇嫁娶以序人伦。分定九州,自我而始。变化万物,非圣而何?天有缺,于是炼石以补之,地有倾,于是断鳌以立之,故得天无不覆,地无不载。万世之下,仰之如神明。”又言当世宋朝皇帝曰“乃于平阳府故都,得女娲氏之原庙,遂命中使蒇事,有司揆功,选良材召大庑,以坚易脆,去故就新……伏羲已降,实惟娲皇。始造琴瑟,始制笙簧。以调天地,以和阴阳。炼石补天兮神功莫测,断鳌立极兮圣德宁量。我何无运,妙用无方。事天地以明察,荐鬼神以馨香。”

府志三十六卷“艺文”中还有“明洪武四年祭娲皇氏文”,其中有言“朕有天下,首敕所司,凡有古先帝王灵寝,常加修理,以附近人户看守。”可知祭文,乃皇帝朱元璋本人所书。

由裴丽泽《娲皇庙记》知,宋皇室确定平阳府赵城“娲皇陵”为“女娲氏之原庙”并正式派员修建一新。由明洪武四年朱元璋“祭娲皇氏文”同样可以得知明朝依旧认定此地寺庙为“古先帝王灵寝”。

那么清朝皇室对“炼石补天女娲庙”是什么态度呢?

知道了清朝皇室对“炼石补天女娲庙”的态度与具体做法,也许,你可能就会重新思考,清朝初期所出《红楼梦》大作,为什么“缘起”于“炼石补天女娲”。当然,你也可以,仍旧坚持自己的思考,但本人奉劝你,还是闭着眼睛好好思考一番再作决断为妙,不要急于与人嚷嚷,一个遥远的问题,需要多一点时间思考,思考时间的长短,结论会不一样的。

府志三十六卷“艺文”记载:顺治八年、康熙七年、康熙二十七年、康熙三十六、康熙四十二年祭娲皇氏文同商汤王文。

其间“康熙三十五年祭娲皇氏文”与前不同,祭文是单独写给“娲皇氏”,没有连带“同商汤王文”。祭文写到:“自古帝王继天出治道法。兼隆莫不慈惠,嘉师 恩遐迩。朕勤恤民依,永期殷阜。迩年以丰,郡水旱间告,年谷歉登。早夜孜孜,深切轸念。用是专官秩祀,为民祈福。冀灵爽之默赞,溥利乐于群生。尚鉴精忱,俯垂歆格。”

“康熙四十二年祭娲皇氏文同商汤王文”后又单独一份“康熙四十二年祭娲皇氏文”:朕勤求治理,眷念西陲。农隙巡行,省方问俗。适河东之大郡,睇古帝之旧陵,松柏犹存。感怀往昔,惟帝功垂人世,名著简编,乘皇 初沕汤穆之风,启中古文明之治,考稽岁远。瞻企心殷。特遣专官,用申禋祀。神其鉴格,尚克来歆。前面所写“祭娲皇氏文同商汤王文”比撰写的“祭娲皇氏文”单独文的字数要多出一倍。前文中玄烨有言“兹历四十余载,今岁适届五旬……因淮黄告成亲行巡历”等。

为什么康熙玄烨皇帝在“历四十余载,岁适五旬”之时在娲皇庙祭文要特意撰写两份呢?这其中是有大缘故的,因为在娲皇氏陵地,他还要祭祀一位在他心目中可与“炼石补天娲皇”同等并肩的一位“补天文皇后”,这就是他的奶奶——孝庄皇太后。

本人如此结论,不是玄虚,不是胡乱猜测,更不是荒诞不羁之举,而是来自对“康熙二十七年祭文”的考证,这一年的祭文略有不同,现摘录如下:

康熙二十七年祭娲皇氏文(祭商汤王同):

自古帝王受天明命,御历膺图,时代虽殊,而继治同道,先后一揆。朕承眷祐,临制万方,稽古礼文。肃修祀事。兹以皇祖妣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神主升祔太庙礼成。特遣专官,代将牲帛,虔修禋祀之典,用抒景行之忱。仰异明灵,鉴兹诚悃。由祭文可知,康熙二十七年孝庄皇太后去世后,玄烨特撰写“祭娲皇氏文”,告知娲皇“将皇祖妣孝庄文皇后神主升祔太庙”。清朝皇室女人,包括玄烨皇帝的母亲等,惟有其祖母孝庄去世后配享此等与上古“炼石补天娲皇氏女王”的规格。

同时在府志记载:康熙二十七年祭中镇霍山神文、祭河渎神文、祭西海神文,其中均加入“兹以皇祖妣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神主升祔太庙”之句,以报告诸神知晓。

至此可知,清初顺治与康熙两帝,不仅如宋明两朝,在平阳赵城祭祀补天女神。尤其玄烨帝,对平阳府几座太庙的祭祀不仅频繁,而且祭祀过程有着微妙的变化。最初康熙六年,他如顺治一般祭祀中镇霍山神,几乎全文照搬“惟神巒依龙门,峰盤太岳……”,且把河渎与西海两神的祭文分开来写,开头分别是“惟神昆仑毓盛,云汉注精,九曲汇流”与“惟神潜通兑泽,涵润坤维,衍化成深”,可知康熙对于河渎与西海这两位主宰“水域”的神灵愈加虔诚敬畏,且独没有祭祀“娲皇、商汤”神,可见14岁的玄烨最重视的是“江河治理”,难怪他贴在御书房柱子上三件大事“河工漕运三藩”,但经一年的思考,康熙七年独独补上了祭祀“娲皇商汤”,其祭祀文与顺治祭文不同,完全是自己思考“自古历代帝王,祭天立极,功德并隆。治统道统,昭垂奕世……”可见,年少玄烨帝,在历史的修习中提高了对于娲皇的认识。认识到娲皇是上古帝王中“补天立极、功德并隆”帝君,当享天子神祭之尊。

但其后,不知何故在康熙二十一、二十三年的祭祀中又取消了“娲皇商汤”之祭。到康熙二十七年孝庄去逝,玄烨帝不仅恢复了“娲皇商汤”祭祀,且将祭文中加上括号,表述为“祭娲皇氏文(祭商汤王同)”,显然这一次祭文主要是“祭娲皇氏”,像娲皇神报告“孝庄文皇后神主升祔太庙”事。其后康熙三十五年、三十六年、四十二年三次祭祀皆有“娲皇氏文”,且三十五年“娲皇氏文”后去掉了“商汤王同”,是对孝庄神主升祔寺庙的特别祈祷!四十二年祭文除有“祭娲皇氏文祭商汤王同”外,又单加一份“祭娲皇氏文”,为什么又有单加这一份祭文呢?

原来康熙四十二年玄烨帝亲临河东平阳,府志记载“冬十月圣驾西巡,驻跸平阳,幸盐池,渡潼关……由陕西幸河南,还都。”所以第二份单独祭文,是冬十月亲幸平阳时,特意撰写,文中“感怀往昔,惟帝功垂人世,名著简编,乘皇 初沕汤穆之风,启中古文明之治,考稽岁远。瞻企心殷。”此语显然是对孝庄祖母之思念与祈祷!

康熙二十七年皇帝将“孝庄文皇后”升祔于祠庙,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创举。

为什么孝庄可以并肩于女娲神?

简单说孝庄皇后一生做了两件“补天”之事。丈夫皇太极崇德七年(1643)亡故后,辅佐六岁儿子争得天子之位,并与第二年(1644年)顺利入燕京称帝,智服多尔衮,权易福临。顺治十八年福临病逝(1662),立八岁孙儿玄烨为帝,再度撑起大清江山,康熙八年协助玄烨打败鳌拜,一统皇权,其后运筹帷幄,辅佐玄烨撤掉三藩,牢固江山。孝庄之举,深受玄烨赞美与感恩,她病重时玄烨言“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至有成……愿减臣龄,冀增太皇太后数年之寿”可知其“补天”之功,足以令天子折寿相赠,令史记注笔。

孝庄一生,两次遭遇“帝亡天塌”,两次分别辅佐“六岁、八岁”幼帝登位,为大清江山立下不世之功。在世没有如“慈禧西太后”般强势垂帘、架空天子之劣迹,貌美德厚,举止服众,死后低调低葬,至雍正,至乾隆后世,她的谥号层层加码,愈封愈多愈美。

《清史稿》“后妃传”中记载了56位皇后与贵妃,除“慈禧太后”传文最长,孝庄文皇后传记为第二长篇,但在孝庄传记中只字未提及“逝后神主升祔女娲庙”之事,在很多民间传说与记载中也没有发现此说。当我修订“河志”时,在《蒲州府志》发现王渔洋作《吴雯墓志铭》,言其为“大一统六十年第一仙才……”排曹子建、李太白、苏东坡之后。又读《平阳府志》知孔尚任主笔后,细读精读,知当世一流文人几乎皆被集于其中:梁清标(棠村)、叶方蔼、朱彝尊、韩菼、陈廷敬、张玉书、王士禄、王士祯、曹尔堪、魏象枢、王铎、吴启元、翟凤翥、宁凤翔、孙应龙、毛逵、邵嗣尧等江南江北130余人的诗文一并纳于该府志。该《府志》康熙四十七年修订完稿时,所集当世名人亦存活于世,想来圣人孙《桃花扇》作者、国子监博士者绝不敢作不实之语。

但后世人均不知康熙帝玄烨在平阳府地,将其祖母孝庄文皇后神主升祔“补天女娲太庙”,在谋种意义上说,孝庄文皇后在康熙帝眼里,就是中国历史中第二位“补天女神”。在孔尚任这位圣孙的笔下,亦明白孝庄文皇后是当世“补天女娲”。

孔尚任在《府志》“杂志”栏目作《前言》:古者记载谨严,疑且阙之,况不经乎。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皆诞辞也。左氏好纪怪事,子长因之且附益焉。稗官小说,转相仿摹,吊诡百出矣。俗儒记丑,迂士搜奇。虽家置一喙,骤难辨正。以妄传妄,别为一目,后有览者,作《齐谐》观则得之矣。《齐谐》,是古代先秦神话集。《庄子 逍遥游》曰“《齐谐》者,志怪者也。”

孔尚任言“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皆诞辞也”,但府志详细记录宋明清三代帝王祭祀复修“平阳女娲陵庙”且是真真切切,详细记载顺治康熙二帝的“祭文”,特别是康熙帝祭文与康熙二十七年祖母孝庄“神主升祔女娲陵庙”亦是真切。这就是王渔洋、孔尚任、刘棨、朱彝尊、叶方蔼、陈廷敬等时代,即明末清初,特别是康熙朝一代文人墨客们对“女娲补天”的真实看法。

《红楼梦》是一部带有自传性的“亲见亲闻”纪实体文学作品,那么这“女娲补天”放在这部著作的开头,究竟是神话呢,还是实有所指,还是作者用这个神话作“噱头”?显然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幌子”,属于文学大调侃,用其作比喻。

当本人,基本完成该书考证后,对这个“缘起”首句的定位是:实指清初王朝的政治大环境,亦如历史上“女娲补天”,平复了诸多艰险与障碍,最终赢得稳固,使得江山清江山代代相传近三百年,真如庚辰本十二回末诗句:“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

孔子曰“礼失而求诸野”,明王士贞说“史失求诸野”。在研究清史与《红楼梦》中,国史没有记载的可以考府志,府志没有记载的考族谱,族谱不见的考名人年谱,年谱不见的考百家子集。丝丝蔓蔓,只要踏踏实实,扑下身子,去寻找蛛丝马迹,然后抓住其一,拽一携万,总是“诸野”可以补上“礼失”,可以捡拾到“史失”之物。

孝庄文皇后被“升祔补天女娲庙”的记载,正是从《府志》得来的。也是我从来没有公开发表过的文章。这一份真实的文史资料,希望可以获得群主以及本群友人们的重视,更想在群里听到大家的评论真言。

有人会说,凭什么只举一份史料就可以断定,《红楼梦》“缘起”中的“补天”之语:一是楔子言“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二是在庚辰本中有孔尚任作序书。三是孔尚任在“棠村故里”留下了千古佐证。四是孔尚任在燕津盘山智朴和尚修订的《盘山志》留下“发愿书”。这本志王渔洋、朱彝尊、王铎、宋荦等作序。五是坐在孔尚任家别墅院子里可以望见的“峄山”留下雍正三年“宝玉石刻”。六是我以“回言(三)”告知大家孔尚任告知后辈们“何为石言?”。

阳光群主并群友们:最后让我“倚老卖老”一下下,莫要急着反驳,下点功夫,在甲戌本、庚辰本找到洪升、孔尚任两位古典戏剧大家作序的书,也许你们会有更多的反思与“太虚飘游”。

曾言,不与五年以下者、不与“程前脂后”者作网上讨论,“手眼”失敏,诸多不便,有机会疫情过后,可以面论。

二〇二二年十一月二十日星期日

壬寅年十月二十七日于燕西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志坚|回复“《红楼梦》版本解读群 ”阳光群主(二)——何为女娲补天?的古典文学, ,,,,,,,,,,,,,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指出:科学研究一定要同落实科学发展观相结合。其原因在于

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指出:科学研究一定要同落实科学发展观相结合。其原因在于_____。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发展推动哲学的发展B、哲学是科学的科学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具体科学与哲学有着共同的研究领域答案:AC解析:具体科学的研回复“《红楼梦》版本解读群”阳光群主(二)——何为女娲补天?志坚阳光群主执着:在您率领的群内待久了,体会到阳光群主之正大、坚毅与执着,体会到群主的正义感、责任感、使命感,您不断重复呼吁本群:要为“(中学生)整本书阅读红楼梦″出些力,不然将

西调传承,唯凭真功

永年西调是由山西上党梆子传入永年后所形成的一个独立剧种。清咸丰年间,上党梆子传入永年后,不断吸引当地的人加入班底,在演出的过程中,永年一带的方言语音逐渐渗透其中,同时,受到多种剧种和永年民间音乐的影响,经过长时间融合,最终形成了永年的一回复“《红楼梦》版本解读群”阳光群主(二)——何为女娲补天?志坚阳光群主执着:在您率领的群内待久了,体会到阳光群主之正大、坚毅与执着,体会到群主的正义感、责任感、使命感,您不断重复呼吁本群:要为“(中学生)整本书阅读红楼梦″出些力,不然将


成语大全    127.0.0.25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