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成语大全 成语造句 成语故事 看图猜成语 四字成语 五字成语 ABCD式的成语 文化百科
分类: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首页 >> 古典文学

古典文学


读书随笔:曾文正公嘉言钞(29-17)的古典文学


2023-05-06 21:55:15 ,,,,,


七十、欲学为文,当扫荡一副旧习,赤地立新,将前此所业荡然若丧其所有,乃始别有一番文境。

愚译:要学作文章,应当把旧习气一扫而光,重新开始,把从前学到的和领悟到的,都忘却掉,这样才能进入一番绝然不同的境界。

愚感:常写文章就知道,很容易就陷进一种套路,自己习惯的方式,习惯的架构。更不用说那些应景的公务文章,学术文章和研究分析类文章。

作为一个常年不停笔的人,自我感觉,当今的文风比较坏,要么是极端粗鄙,要么是不知所云,居中的就是官样四平八稳,走点新奇路子的,就是把极端粗鄙与不知所云结合起来,还能在小资里红上一阵。

究其根源,其实就是官僚形式主义的文风所致,也就是毛主席在延安整风运动里反对的那种文风。当然,这种风气的养成,也离不开言论宣传导向。

文风是体制和社会状态的反映。这也是为什么当前中央倡导再改文风的目的所在。

要脱离窠臼,创造出些许新意,还真得赤地立新,从另外的角度入手——当然,这还是需要的是深厚的功底,开阔的眼界和广博的知识。越是浅薄者,越难以跳出俗套。

七十一、吾乡数人,均有薄名,尚在中年,正可圣可狂之际。惟当兢兢业业,互相箴规,不特不宜自是,并不宜过于奖许,长朋友自是之心。彼此恒以过相砭,以善相养,千里同心,庶不终为小人之归。

愚译:我们这几个老乡,现在都还有些名望,又在中年,正处于既可能成为圣人,也可能成为狂人的关头。我们只有兢兢业业,相互批评规劝,不仅不能自以为是,还得不能过于夸奖对方,使得他人也有自以为是的心理。朋友之间,更应当时刻用对方的错处来提醒对方,以对方的优点来激励对方,始终心同此理,才能不走平庸之路。

愚感:还是那句话,所谓善待他人,善待朋友,不是一天到晚说朋友好话,给朋友抬轿子,而是真心实意对待朋友,他有错就要提醒,他做得好就要佩服,时刻都注意提示朋友走正道。通过这种方式,也对自己形成规制。

朋友之间的真诚相待,一个诚字,何其难。对组织,对社会,对国家,何尝不应该是这样!

七十二、敬以持躬,恕以待人。敬则小心翼翼,事无巨细,皆不敢忽;恕则常留余地以处人,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愚译:以时时处处端敬来自我要求,以多加宽恕留有余地来对待他人。端敬,就是要时刻小心谨慎,事无巨细,都要仔细,不能马虎;宽恕就是在待人上要常留余地,不要逼人太甚,有功劳不要独占,有差错不要推诿。

愚感:小心翼翼这件事真是越到上层越倍感压力,无处不要小心翼翼,无处不能不留心谨慎。做管理工作,讲究情商,虽然说大家总是把情商和智商对立,个人一直认为情商就是智商的衍生品,智商还是起决定作用,情商实际上是一种运用之妙。

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就是协调,协调就是在既定权力和利益架构中润滑连接,时时处处都必须小心翼翼,形成一种习惯。没有习惯,要事无巨细都要谨慎,当然做起来总感觉很累,似乎要多花很多的精力。

宽恕待人,我们一般认为主要是给人留有余地,给人留面子,留退路,不要逼人太甚。实际上,还有另一面的意思,逼人太甚的反面,那就是亲密无间。

所谓恕,也指不要过于亲密,人与人之间得留有空间和余地,既宽厚待人,也能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样对任何人都有好处。

七十三、自古大乱之世,必先变乱是非,然后政治颠倒,灾害从之。赏罚之任,视乎权位,有得行,有不得行。至于维持是非之公,则吾辈皆有不可辞之任,顾亭林所称“匹夫与有责焉”者也。

愚译:自古以来,大乱的时代,首先发端于是非颠倒,接着就是政治混乱,再接着就是灾害频发。赏罚不是因为国法或者功过,而由权力决定,该罚的可以不罚,该赏的不给赏。所以说,我们这些人首先都必须维护是非分明和公道,这是维系社会平稳的首要法则。也就是顾炎武所说的匹夫有责的含义。

愚感:说的是国家兴亡的至理。是非颠倒,赏罚不明,接着就是社会混乱。这里并不是什么迷信谶纬之类的,政治清明、上下一心、民众安乐,无论遇到什么天灾,都不是问题。

能成为问题的灾难,问题一定不在灾难本身,是认识和治理方式上的问题。赏罚不分明,往往是因为有顾虑,有顾虑则往往是因为有私利。

要改变这些,并不是没有办法,办法就是从我们这些人自己做起,首先你自己能不能做到是非分明,公平处世?儒家始终相信,单个人的言行,能够发挥出巨大的联动效应,所以才有修身齐家之说。

端敬修身,才是能力之根本,这也是传统儒家观念。虽然后世把这些解读为腐儒之说,其实是非常管用的方法——曾国藩能够化蛹成蝶就是一个最大的示范。

你有没有多少聪明才智,其实并不是第一位的,首先是你有没有志向去做一个有用的人,其次是你有没有诚敬修身,即从言行点滴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处事公道,待人以诚,是非分明。久而久之,即会具备一种吸引力。有吸引力了,就具备撬动社会的力量了。

七十四、在事以明字为第一要义。明有二:曰高明,曰精明。同一境,而登山者独见其远,乘城者独觉其旷,此高明之说也。同一物,而臆度者不如权衡之审,目巧者不如尺度之确,此精明之说也。凡高明者,欲降心抑志,以遽趋于平实,颇不易易。若能事事求精,轻重长短,一丝不差,则渐实矣。能实则渐平矣。

愚译:做事,把事做成,第一要义就是一个明字。明字有两个意思,一是高明,二是精明。所谓高明,就是指同处一个地方,在山顶的人才能看得更远,能登上城楼的人,才能看得更开阔。所谓精明,就是指同一个事物,靠主观分析猜测,肯定不如实际考察权衡来得精确;靠目测肯定不如用尺寸衡量来得更准确。一般而言,高明的人,你要他很快就降低心气来做平实的事,那很难。如果每件事都以精确去要求,衡量轻重长短,都能一丝不苟,这人就能渐渐趋于实际、踏实,能脚踏实地了,做事也就平稳得当了,人也就不会那么高傲轻狂了。

愚感:这又是经典的管理方法及人才之说。明这个字,有高明和精明之分。高明,这是一种位势,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不是后天能求到的——有一些人生来就在山顶,就在城楼,所以他们一定比生在地面上的人,眼界更加开阔,看得更远,也就是现在所谓的赢在起跑线上。

这是现实。当然,也有智商极高之人,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学习和结交,逐步获得山顶和城楼的位置,从而能够看得更远,胸襟更开阔,这是极少数。

精明,这是一种方法,用称去衡量,用尺去比较,这是谁都会做的,即通过后天的学习,都可以掌握的方法。所以说,对事事都要求精确,一丝不苟,这个是谁都能做到的,问题就在于你的心性愿不愿意去做,勤快不勤快去做。

当然,精明接地气,把握事物很具体,但也有其弱点,就是见树木不见森林,缺乏全局眼光,缺乏胸襟气度。

所以,曾国藩强调的,乃是具备高明的人,通过学习精明的方法,逐步从高明变为平实,这才是最优之道。

从方法论上来讲,曾国藩强调人首先得有远见和格局,也就是要有山顶和城楼的眼光胸襟,看到全局,着眼全局,了解战略方向。

其次,再是运用恰当的精确方法,去一个个求得问题的解决,求得对事物的深入透彻了解。有了格局,有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了解决问题的经验,这人才会真正接地气,慢慢趋向平实。

平实其实才是最终的目标。我想,这个平实也有两层意思,其一是指脚踏实地,平稳得当,这是做事的方式;其二是心态的平实,也就是态度。

高明之人常常会有“下车伊始,呜哩哇啦”的感觉,轻飘飘没接地气,通过接触实际,不断地解决实际问题,增加对实际问题的解决经验,就会逐步走向踏实。看问题接地气了,那么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会平和稳重,处理得当。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读书随笔:曾文正公嘉言钞(29-17)的古典文学, ,,,,,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成语大全    127.0.0.25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