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成语大全 成语造句 成语故事 看图猜成语 四字成语 五字成语 ABCD式的成语 文化百科
分类: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首页 >> 古典文学

古典文学


溯寻苏、浙、沪,引人入胜的震旦文化特别浸润人心的古典文学


2023-05-06 21:55:15 ,,,,,,


“读懂中国,不能不去苏、浙、沪”。这是俺在这方水土上寻溯而生的感慨。这方水土上,有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有中华文明的千年审美,有中华民族的永恒启示。今发这篇游记,是期待与您一起抚摸引人入胜的震旦文化,怡情励志——题记

震旦之旅

简史篇

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进历史,我们便会发现,震旦,是一个寄予了民族理想,泽润了民族智慧,弥育了民族精神的特殊方位。《山海经》中记载:开天辟地的盘古,这位巨人的头颅就在的这个方位上与天地仙化成了一体,日月就是盘古的双眼所化,满天的星斗便是盘古的发须。后来,仁君伏羲,站在远古的洪荒大野中,以经天纬地的哲思和穿透万世的不朽洞察力,观阴阳、定两仪、测四象、作八卦,不但看清了天地运行的起始形态,也算出了它的全部演变规律。

伏羲八卦

在这包罗万象的八个方位上,震位的意义尤为重要。它是积淀的萌发,是转机的开始。这个方位,就是东方。为了让人更加了解这个方位的重要意义,华夏的先哲又在后面加了一个“旦”字。旦就是日出。震旦,就是生机勃勃,太阳喷薄而出的东方。可见,震旦不仅只指一个方位,更是中华民族“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基因。于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震旦成了整个中国的代名词,长久地作为外国人了解中国和中国人对外介绍身份的大国概念。

大唐玄奘

当年,玄奘大师到天竺取经面见天竺国王时就有这样的对话。天竺国王问:“大师从何而来?”玄奘答道:“摩诃震旦。”就此一言,天竺国王便立即知道了面前这位大和尚的由来并顿生敬意。

震旦,在中国版图上,对应的方位是古老的吴越大地,又名江南。这方土地上,不但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胜景,也弥散着化不开的神秘色彩,仿佛先祖的天咒注定她要维系着整个华夏一脉的吉凶祸福一般。远古神话,文化起源,英雄壮歌,王朝更迭和民族的悲伤等等,都能在这个方位上找到清晰的历史脉络,使今天的人们要解读中国史话,都无法避开这方土地。

越王勾践

在这方土地上,诞生过二位春秋霸主,飘扬过那个时代战无不胜的猎猎战旗;也生产过多位亡国之君,记录了“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切心痛楚;上演过兵圣孙武纵横捭阖的历史巨剧,也上演过伍子胥死不瞑目历史悲剧;记载了文天祥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也记载了清政府向列强屈服的《南京条约》。这方土地上培育过无数影响世界的才子佳人,但也是流氓大亨的渊薮。

上海流氓大亨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

然而,在这大起大落的历史进程中,这方土地上始终萦绕着中华民族的不灭的审美情结。岳飞含冤的灵骨在这里得到了万世敬仰,秦桧阴毒的嘴脸在这里遭受着万世的唾骂;而像李煜,赵佶这样的从帝王的宝座上坠入人间地狱的历史不幸者,当人们读到他们的诗词书法作品时,甚至会忘记他们在本职工作岗位上的严重失职。

这方水土上,物产丰富而且品质优良,享有锦绣江南的美誉。生产的优质稻米是历朝历代的天下粮仓,养活了半数中国人的生命。而她的丝绸、茶叶和精美瓷器,不但装填了历朝历代统治者的富丽堂皇的奢华生活,也装扮了全世界的生活美景。

丝绸之路

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中外商人就走出了一条贯通中国和欧亚大陆的商路,行走在这条商路上的主要商品就是从这方土地上生产出来的蚕丝产品,丝绸之路就是由此得名。

从那时起,这里生产的蚕丝产品就一直以极品品质垄断了国际丝绸市场。西方贵族视拥有一件来至中国的丝绸服饰为莫大荣耀,这种情况一直沿袭到19世纪中叶。1840年英国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国门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强迫清政府把上海作为中国的对外通商港口之一,其目的就是要获取江南美丽的丝绸、茶叶和丰富的物产。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在伦敦召开,在数不清的名牌产品中,获得金奖的是这里生产的丝绸,并由维多利亚女皇亲自颁发给了中国的商人顾敬斋。这一历史事件,也是上海获得2010年世博会主办权的重要筹码。

这是一方美丽富饶的土地,然而,它又因权力中心的腐败无能,遭受了世界近代史上惨绝人寰的野蛮大屠杀,铭刻中华民族永远不能忘记的警示。

山海沉浮,一幕一幕,没有哪个地方的历史比得上发生在这里的历史更使人惊心动魄!乾坤起落,斗转星移,又是什么力量在这方水土导演格物之剧呢?

走,看看去!我们的震旦之旅启程了。

建筑篇

久远的历史已经消失在岁月的尘埃之中,对于今天的行者,一路所看到的只是保留在岁月风口浪尖上尚未风化的遗迹。这些遗迹,就是历史建筑。但,这也足以使人心动神专。

作为建筑,它是特定时期的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最敏感最有力的见证。而典型的建筑,则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通过这些缩影,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时代的心态。

现在,我们在这方土地上能够看到的历史建筑主要是三类:一类是园林,一类是古镇,再一类就是寺庙。

园林是什么呢?园林就是家,但不是普通百姓的家,而是当时士大夫的家,是豪门望族的家。古镇呢,则是当时的城市。它最大的功能是交易,为各类人群交换商品提供了场所。至于寺庙,在华夏大地上几千年,总是统治阶级对社会进行精神操控的工具和各种各样的人借以安抚精神的场所。

苏州著名的狮子林,建于元代末年,公元2000年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678年的岁月风尘也无法掩饰它往昔的豪华气派。林园占地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就此一项,即使今天的很多款爷,也难望其项背。林有竹万,怪石嶙峋,状如狮子,恍惚迷离,都是人造。园有厅、堂,轩、馆、楼、阁,榭、舫、亭、廊,按空间建筑结构错落有致地排列。整个园林,仿佛就是一个“小宇宙”。室内装修雕饰,则是极为繁琐、精致,不知凝结了多少匠人的智慧与心血。678年后的今天,当我们探访这座林园的时候,都不能不惊异当时生活在这里的主人生活的极度奢华!

然而,这么大的一座超豪华林园,当时住在这里的竟是个和尚!真是让人啼笑皆非!当然,这个和尚不是一般的和尚,而是国师级的大和尚。他培养的一个学生在元朝做了大官,这所巨资修建起来的宅院,只不过是这位大官用来孝敬老师的一件礼物。可见,在那个时代,当官、特别是当大官的人是多么富有!

权力对财富的获取,无非是两种途径:一是政治压迫;二是经济剥削。庞大的国家机器成了少数人敛财的工具,吸管伸向了社会各个角落。老百姓不但要承受各种苛捐杂税,生产的一些东西,拿到市场上去卖,还要承受不平等的市场规则。

浙江乌镇

浙江乌镇,是保存至今,修复比较完好的古城市之一。广大的蚕农,用他们生产的优质的“辑里湖丝”,这个至今仍是世界上的顶级蚕丝,把这座古城镇装扮得繁华了十多个世纪,而提供原料的蚕农们,却在这里洒下了比环镇的河水还要多的泪水。这些泪水,我们可以从宋代诗人张俞的《蚕妇》中读到:“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乌镇百床馆陈列的当时富豪家的奢华卧床

手握巨款的商贾;掌握技术的能手、头脑精明的淘金者和胆大包天的冒险家,通过官商勾结,互利互惠的潜规则,把市场牢牢操控在手中。老实巴交的蚕农只有忍受的份。而通过市场获得巨大利润的这些人,他们也仿效达官显贵们的方式,沉迷于奢侈的个人生活。从现在存列在乌镇的百床馆就是这个方面的一个侧影。你看,这一张精雕细刻的床,需要多么银子才能打造!那是一个蚕农卖一辈子蚕丝也无法购置得起呀!

极度的不公平,这就是那个时代的体制!体制内是极少数是穷奢极欲的享乐,体制外是广大老百姓水深火热的生活。于是,进入体制之内成为了无数人的奋斗目标。社会心态便由此而生。

寒山寺

寒山寺,这是一座座落在苏州的普通寺院。有一天,来了个想进入体制之内的年轻人。这个人饱尝了十年寒窗的孤寂,为的就是参加这次朝廷科考。因为,他知道这是进入体制之内的唯一途径。然而,进入体制的门槛实在太高,他对自己能否考上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京城还有一段路,今晚只能寄宿寒山寺了。这有二个好处:一是求神保佑自已中举;一是住宿费便宜。为了这次科考,他已经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

夜已经很深了,他怎么也睡不着,躺在床上直勾勾的看着窗外。月光惨淡如洗,江面上有几只模模糊糊的渔船,几点忽明忽暗的油灯在闪闪烁烁,就像自己吉凶未卜的前途。漫天的寒霜撒满了大地,夜鸦时不时叫几声,声传很远,凄厉寒心。一阵寒风从窗口吹了进来,他打了个寒颤。就在这时,寺庙里的铜钟“铛”地敲了一下,又沉又闷,这是有人来寺投宿的信号,这么个小地方,立刻又多了一个可怜的竞争者。

伤感顿时涌满心头,年轻人再也按捺不住自己复杂的情绪了。他从床上爬了起来,取出随身携带的文房四宝,把自己的心情灌于笔尖,借着窗口的月光,抖抖索索地写下了一首《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个年轻人就是张继。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首诗使他和寒山寺一夜成名,名垂千古。

枫桥夜泊

如果光从文字上看,这只不过是一首平铺直叙的写景诗罢了。然而,透过字眼却反映了作者对前途命运无法把握的惆怅、渺茫和惶恐而又躁动不安心态。而这种心态,在当时的社会却是一种普遍现象,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读着它,就像跟自己的知心朋友对话一般。就是那些住在“狮子林”的高官显贵,他们也同样如此。因为,他们心里一直在为能否守住自己的江山忐忑不安。他们知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是处生立命的大道。如今,自己却完全把这个大道颠倒过来了,把自己一家一室的享乐作为了自己终极目的,并且,改都改不过来了。他们不是不懂朝代兴亡的道理,不是不知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原因,更何况,他们还要时刻面对权力内部险象环生的斗争现实。这种情况下,面对身家数不清的财富,他们心里也无法得到安宁!

生命普遍性的无法安详需要有所寄托,寺院则正好提供了这方面的功能。这,恐怕就是《枫桥夜泊》历久弥新、寒山寺香火越来越旺的缘由。

然而,人在一首诗和无法捉摸的神佛面前只能得到暂时的麻醉。为了追寻生命的大安祥,辈辈先人把无限的精神向往和现实的无奈汇入了文学、艺术,也广泛地汇入了建筑。一路上,不难看出这些建筑在解决实用性需要方面的付出,远远不如非实用性方面的精神需要的付出多。有天人合一的向往、有规范社会秩序的礼制表达,有风水堪舆的玄学,有用象征主义手法表现的生命课题,等等。这一切,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庞大的精神圣殿的同时,又真切地触摸到了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留在这方水土上的从来没有断过的梦!

风景篇

是的,这是一个绵延千年的梦!

园林的主人早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古老的城镇也洗尽往昔的铅华,我所能看到的只是萦绕在这些建筑物上的梦。这梦以巨大的魅力牵动着我的情怀,使我流连忘返。

当封建专制的锁链从狮子林剥落,走进已经归属于社会大众的这座园林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座艺术的宫殿。超越时空的无限遐想和奇幻般的山水在这里凝炼成了一个个生动的音符,不断突破你的理解能力,牵动你进入“心鹜八极,神游万仞”的心境。

浙江乌镇的乌蓬船

然后,默默地行走在古镇幽长的石板路上,与古镇进行千年对话,或者坐上乌蓬船,在波光滟影里,锁定千年的洗练,猜想着《似水年华》中古巷流动的生命。恍惚之间,一帘绮丽的幽梦在眼前洞开。在梦里你听到了吹气如兰的心韵,使你愿意把一见钟情的缘用一生读完。就在这时,你游离不定的浮躁的心从眼花缭乱的嘈杂中得到了返朴归真的宁静。这静,使你“安忍不动如大地,尽虑慎密如尽藏”,一下子,你对生命的理解是如此地醍醐灌顶,酣畅淋漓!

乌镇茅盾纪念馆

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符,那么,由这一个个音符唱响的则是飞越古今的旋律,由一代代人传递和丰富,也把一代代人沐浴。就在乌镇这个小镇先后出过64名进士、161名举人,茅盾、沈泽民、严独鹤等名人静读的书房至今完好地保存着。

千年梦想在这方水土上生生不息,弥育着一代代杰出的生命。江山如画,岁月如歌,时间这位伟大的收藏家把它装订成册,谱出了荡气回肠的震旦长歌。

杭州西湖

神秘的旋律通过特殊的琴键铺天盖地地弹奏着,当乐章进入西湖的时候,长歌的旋律立即把人带入致美的境界和最悲的伤痛之中!

西湖的美,美得超出了时空的限制。白堤、苏堤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岳王庙,是精忠报国的精神美,水漫金沙,是巾帼的冲天怒气美,还有无数才子佳人沉积在这里的千年人文美。

杭州西湖岳王庙

李大钊说:“最美的乐章,多是悲凉的韵调”。

苏小小墓

在西湖东岸,有一座青冢,墓的主人叫苏小小。 “千载芳名留古迹,六朝韵事著西泠。”在西湖人文荟萃的厚积中,墓前的这副挽联,表达了西湖对苏小小永远的深切怀念。

这位命途多舛的美丽奇女子,在她19年的青春年华里,用她自己对生命的独特理解,改变了陈腐千年的民族审美,至今还在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念。

苏小小出生南齐时代的名门之家,因爷爷在官场上的失败而跌入生活的低谷并随家南逃到西湖。最后,苏家因生活的窘迫不得不把幼小的苏小小卖给了青楼以图活下命来。

沉重的生活变故使苏小小超乎常人地成熟起来。在她十五岁的时候,便开始走红。她走红的原因不是出卖色相,而是流淌在她血液里的高贵和与众不同。

上苍不但给了苏小小风华绝代的容貌,也给了苏小小超乎常人的智慧。她没有在命运面前屈服,坐在那间鸨母分配给她的琴房里,认真思考生命的重大命题。也许,她想到了西施,这位也是喝过西湖水的美丽女子,虽然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作为,但最终还是没有改变孔夫子对女人的看法,依然作出了“唯女子与小人难养矣”的评判;也许,她思考着用自己的方式冲破当时社会主流文化极度强调男尊女卑的樊篱。当一切思考成熟之后,便用她那纤纤素手拨动琴弦,向社会,也向自己的命运发出了挑战。

“交,乃浮云也,情,犹流水也,随有随无,忽生忽灭,有何不了,致意于谁?至于盖棺以后,我已物化形消,于丰俭何有?悉听人情可也。但生于西泠,死于西泠,埋骨于西泠,庶不负我苏小小山水之癖。”立即,从她琴房里发出的大彻大悟的声音,如黄钟大吕般的在中华大地上响彻开来,经久不息,把一个身处逆境的弱女子自强、自立、自尊的一身傲骨和率真的人格,定型于中华民族的史册。

美妙的琴声倾倒了整个西子湖,也倾倒了四面八方的生命。无数达官显贵、纨绔子弟、绅士名流和文人墨客寻声而来,拜倒在苏小小的石榴裙下,围着苏小小黑白无常地火急火燎地乱转,苏小小却不屑一顾。对于爱情,她有自己心里不可动摇的梦。

芳华绝代的苏小小

“我乘油壁车,郎乘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在她十八岁这一年,她遇到了落魄的书生阮籍。生命与生命的对话立即使苏小小感到面前这个男子便是自己的梦中人。苏小小没有忸怩,主动敞开了自己的心扉,并把自己的血汗钱拿出来倾力支助阮籍进京赴考,而把说不尽的思念和孤独留给了自己。在这以后的一年时间里,苏小小思念成疾,咯血而死,芳龄19岁。临终之际,苏小小很平静,没有表现出一丝遗憾。地认为死神降临在自己生命最美丽的时候,也把她一生中最美好的形象留了给人世,留给了自己的心上人。她用生命中的最后一点力气请身边的好友为她抚琴。琴声响起,苏小小苍白得已经没有血色的脸上露出了笑颜,灿然辞世。这笑容,就像西湖盛开的莲花,永远定格在时空的记忆之中。

一个在苦难中挣扎的弱女子,用她19年的生命之花,完成了以青楼为净土,出污泥而不染的人生构想,把“生如夏花之绚烂,死于秋叶之静美”这副生命的绝美画卷永远留在了世人心中,也拉开了一向处于从属地位的中国妇女要求解放的序幕。由此也就有了后来白娘子的冲天一怒,引来滔天洪水,不顾一切地向恶势力进行武力讨伐的壮举!让全社会从此不再认为女人只是生儿育女的工具。相比之下,西方最具有个性美国妇女,直到1903年3月8日,才在美国芝加哥市举行反压迫、反剥削、反歧视,争取自由平等的罢工和示威游行。

清清的西湖水呀,浸泡了天下最优秀女子的温柔和坚贞。泛舟水面上,已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幸福和荣耀!

巨大的魅力弥散开来,引来了四面八方形形色色的数不清的人。寻根寻美的人来了,寻欢作乐的人也来了。渐渐地,从西湖的琴房里飘出的声音没有了追求美的本色特征,变成了呤风弄月的曲调,西湖变成了风月无边场所。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虽然也有像林升这样的有识之士察觉到了有些不对劲,但是,这含糊其辞的声音又怎能把沉迷的众生唤醒?就连大名鼎鼎的白居易,多年之后思想还停留在西湖灯红酒绿的氛围之中不能自拨:“江南忆,最忆是吴官。吴酒一杯青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热衷灯红酒绿的一番心思,流露无遗。

后来,最高权力中心也来到了这里,把奢糜之风推向了极点。

“林花谢了秋红,太匆匆!”他们在这里生活,时间过得非常快。“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闲没个安排处”,有烦恼,也是甜蜜的烦恼。就在这时,先祖留在震旦方位上的神咒显灵了:乐极生悲。“最是仓惶辞庙时,教坊犹唱别离歌,挥泪向宫娥。”南唐很快被赵匡胤所灭。293年之后,移京来此的南宋王朝蹈常袭故,在这种情况下,纵有岳飞,文天祥这样的忠肝烈胆,也回天乏术了,南宋又很快被忽必烈圈入羊牢。

乾隆的狮子林题词

天下一有安定,经济稍有缓和的时候,在西湖,奢糜之风便立即兴起。即使到了清朝,这个被孙中山先生视着蛮夷挞子,祖上先辈根本就不懂风月的,土里土气的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统治时期也是于此。当这个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来到江南,来到了西湖的时候,也立即对江南,对西湖的奢糜挥毫泼墨,推波助澜。康熙在“狮子林”写下的“真趣”,乾隆在对西湖的“虫二”兴情大起。使西湖再度沉溺于酒色之中,并向全国弥漫开来,泱泱中华,再度日复一日地耗损着自己的精、气、神。

可怕的事接二连三地再度发生了。至从英国人打开了国门之后,列强便来了一拨又一拨,个个明火执仗,肆无忌惮地劫掠。列强抢到了西湖,他们见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桑蚕和龙井茶树,毫不犹豫欣喜若狂地作为战利品收入囊中运到国内。然而,上天赋予震旦大地上的这种天虫和神树,一旦离开了自己的土地,就变得俗不可耐了。列强还要依赖中国生产他们喜爱的东西,而这,便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列强最关心的问题。

清清的西湖水呀,又像一面魔镜,总是写照着民族的沉浮和血泪。泛舟湖面上,需要小心翼翼,千万不要搅动了她美丽的外表下隐匿的巨大魔性。

西湖歌舞永不休

令人不安的是,今天的西湖竟然打出了“西湖歌舞永不休”的口号,真是叫人担忧呀!

思议篇

当社会风气的重心倾向奢糜,奢糜之风又向政治渗透,二者相互推波助澜的时候,不但耗损着国家的元气,更使创造失去环境条件和人文支撑,最终要把国家拉进一蹶不振的泥坑长久不能自拨。

乌镇陈列的纺车

这台存列于浙江乌镇的单锭横转抽丝手摇纺车,700年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织工具,由黄道婆亲手在江南大地推广应用。那时,世界上其他国家还在手指捻搓纱线,不但效率要比这种纺车低300多倍,而且手工捻搓出的纱线极为粗糙,脏渍斑斑,根本织不出漂亮布匹。那时,各国贵族的布料基本都要从这里进口。400多年后,这项技术到了西方,却改造成了竖立多锭的机器抽丝纺车。不但纺出了精美绝伦的纱线,效率也反超上来,提高了300多倍。可是,就是这么一小步,黄道婆的徒子徒孙们用了四五百年的时间都没有跨过去。最后还是从国外进口改良后的纺车。然而,就在这时,洋布一下子推垮了所有的江南土布。大批的人不得不放下手中的纺车,做了纺织机的奴隶,日夜不停地跟外国老板创造剩余价值。

火药也是最早由中国人发明,然而,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却始终没有得到开发利用,一直停留在原处。后来,当仅有4千人的英国远征军,使用由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做的火枪火炮,劳师远征地来到中国的时候,4万万人口的泱泱大国竟被打得没有还手之力。其实,当时英军只是把火药用弹壳装好,和弹头连在了一起,做成了子弹和炮弹,而中国军队却还是使用的散装火药。又真的只有很小很小的一步,然而,中国人却二千年都没有跨过去。

1900年,庚子国变,八国联军入侵,京都告急,湖广总督李鸿章按到慈禧的上谕:火速增援拱卫京畿!李鸿章立马火速挥师护京,可刚到上海,就传来了北京失陷的消息,千年帝国的都城,竟是这样不堪一击!

东方震旦,这个响亮的名称开始变得无足轻重。

十九世纪,西方著名的学者黑格尔断言道:“世界文明的起源在中国,太阳曾在这里升起,然而,它又一去不复返地西沉了”。

一个以思考见长的大学者竟会对一个泱泱大国如此武断地下结论。这结论,即使到了今天,每当我们想起它的时候,心里也不是滋味。

就在李鸿章滞留上海的时候,他吓怕了,赶紧跟列强签订“东南互保条约”。李鸿章对自己国家完全失去了信心,一门心思为自己家族考虑出路,鲸吞国家财富的同时,竭力讨好洋人以求自保。然而,李鸿章想自保却没能自保。弥留之际,李鸿章躺在上海的病床上,望着停泊在黄浦江上的列强军舰,久久不愿合上自己的眼睛。

一个失去自主意识,仰人鼻息的国家不可能有出路,一个贪腐政权,怎能长久?李鸿章死了,满清死了。

中国还有救吗?

感谢上海!在近代中国风雨飘摇的时候,是上海为民族的精英提供了庇护,把民族的龙气聚积,让他前赴后继,为民族的前途命运不断思索和实践。孙中山在这里最先向国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并发动了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也是在上海召开,确定了党的章程。聂耳、田汉在上海的小阁楼里写下了《义勇军进行曲》,还有这些高楼大厦旁边的已有年岁的红顶屋和旧房子,记载的民族在劫难时期也不甘弱于他人的不死灵魂。也是在上海,中国派出的第一批留学生从黄浦江码头走向了世界, 1893年,中国的第一所真正具有现代教育意义的学校——上海震旦职业学校诞生……上海,为了民族的新生做出了重大贡献!没有上海,就没有新中国!上海,震兮旦兮,日月光华!

上海震旦大厦

走在繁华的上海街头,扑面而来的震旦大厦,震旦职业学院,震旦集团,震旦公司,震旦律师事务所,震旦办公室自动化,震旦家具……看着这些响亮的名称,让我们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们仿佛读到了“否极泰来”这一华夏的古老哲思的有力注释;也读到了我们的民族为了注释这魂,从一阳来复走进新时代春天所付出的沉重的代价和艰辛。

毛主席访问苏联

1950年,在共和国成立刚刚76天,中国向自己的老大哥请求支援。毛泽东主席亲自前往。先是给斯大林祝寿,接着便是漫长的谈判。毛主席一生只访问过苏联一个国家,而这次访问竟长达63天!尽管如此,兄弟说好的无私援助并没有如诺兑现。毛主席再次感到了在这个世界上,真正靠得住的人只能是自己。这位伟大的巨人,以他民族千年觉醒意识,把自己一生的精力,带领他的民族发奋图强。面对入侵的威胁,他把自己最疼爱的儿子送上了战场,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他带头不吃肉……他以自身的表率作用和思想魄力给他的民族来了一个崭新的洗礼,使他的民族树立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坚定信心。

从劫中迎得新生的中华民族,图强的路是何等艰辛!但,困难没能阻挡住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坚定步伐。初心不改,砥砺奋进,以巨大勇气和智慧,披荆斩棘,不断开拓,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就像金贸大厦,巨笔凌空,江海作墨天作纸,走笔如龙不停手,书写日新月异的无限美好和未来。东方震旦,耀世无双

上海金贸大厦

登上世纪峰巅的金贸大厦,放眼沸腾神州大地,江山如此娇!我已深深地沉浸于吾华丰厚的文化蕴藏之中……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溯寻苏、浙、沪,引人入胜的震旦文化特别浸润人心的古典文学, ,,,,,,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成语大全    127.0.0.25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