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成语大全 成语造句 成语故事 看图猜成语 四字成语 五字成语 ABCD式的成语 文化百科
分类: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首页 >> 古典文学

古典文学


古人说的“瘦马”是什么?的古典文学


2023-05-06 21:55:15 ,,,,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多少人,其实曲解了这首词的意思?

你以为,它是思乡?是小桥流水旁边的人家,古道上刮起了西风,一个人骑着瘦弱的马远远而来?错了。

你被老师骗了几百年了。因为瘦马非马!所谓的瘦马,如下图:

这首词,是否为马致远所创一直有争论,而且描写的场景,究竟是江南陌上还是北方塞外,也有不同意见。《天净沙秋思》最早见于元代盛如梓(1297年-1307年)的《庶斋老学丛谈》,最初的版本是这样的:

“瘦藤老树昏鸦,远山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斜阳西下,断肠人去天涯。”

这篇令和前文不同的地方,仅几处地点,江南常见的小桥不见了,变成了远山,而后文的意境,更多地符合北方沙漠景象。事实上,《庶斋老学丛谈》同时期收录的其它小令,均是描写塞北大漠风光的,不可能突兀地来首江南小曲。这是一佐证。

到了元代,《西江月》中出现了另一首相似的词:

“瘦藤高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己独不在天涯。'

这首词和最初现出的词意境相同,但出现了词牌名。马致远曾在江浙一带做官,不排除后人把该词列入他名下时,故意改成了更符合描写江南一带的小令。

到了明朝,王世贞(1526-1590)作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博学者,评价《天净沙秋思》时也未说明是马致远所作。

要真正理解元代的小令,还得先理解元代的时代特点。这便是始并盛行于元代的“瘦马”之风。

“瘦马”非马,而是人。天净沙写的不是思乡之情,而是思郎之情!

中国历代以来,除了唐朝,美人均以瘦为美。所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唐朝白居易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

莫养瘦马驹,莫教小妓女。后事在目前,不信君记取;马肥快行走,妓长能歌舞,三年五年间,已闻换一主。

到了元代,出现了一种蓄养贫家女孩为妾的风尚,董解元在《西厢记诸宫调》中有诗云:

“落日平林噪晚鸦,风袖翩翩吹瘦马”。

这里的瘦马,指的便是当时的富贵人家(后来出现了专门也是最早的经纪人)将贫弱瘦弱的小女孩买回来养大调教,成年成才后再高价出售,如同青楼妓女一样。这一行业到了明清时代达到顶峰,尤了扬州一带为盛。明末张岱《陶庵梦忆》记载有非常详细地挑选瘦马的过程。《投名状》中,莲生(徐静蕾饰)角色,便是所谓的瘦马,她自小被卖到扬州妓院,学习琴棋书画,长大后被卖去大户人家作妾。

把瘦马理解为人而非马,更符合元代小令的时代特点,这首小词其实描写的是一个青楼女子,斜阳西下的时候,独倚小楼,如断肠人一样思念远在天涯另一方的郎君。

用我们今天的时尚话来说,瘦马,其实就是“二奶”,小三。只不过在当时,这是合法的。

这也能解释何以当时一直是无名之余,毕竟以青楼女子之思恋之情,仅能自娱,不求闻达于曲坛,故也无词牌名冠之。只是经后人不断加工,才变成了如今的孤独之情了。

至于花僮演唱的《笑纳》,“撑伞接落花,看那西风骑瘦马”,早已经离原词相去不知道几千里远了。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古人说的“瘦马”是什么?的古典文学, ,,,,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成语大全    127.0.0.25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