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成语大全 成语造句 成语故事 看图猜成语 四字成语 五字成语 ABCD式的成语 文化百科
分类: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首页 >> 古典文学

古典文学


先睹为快:一文带你全面认识龙心理中国式督导,本文根据录音整理而成的古典文学


2023-05-06 21:55:15 ,,,,,,,,


这是龙心理研究推送的63原创文章

在此之前,我们曾经通过几节公开课,对龙心理做过简单的介绍,今天,我们就开始接触一些更为实际的内容。龙心理相对来讲比较容易跟大家讲,可大家可能理解起来,有点不太这个习惯,为什么?因为我们的龙心理,就是它整个的思维模式,它的这个脉络,和西方的心理学不一样,二者有非常大的差距。

所以,我们在学习龙心理的时候,一定要保持空杯的心态,首先把你原先所学的西方心理学的那一套理论,先放到一边,不要用那套理论来评判,比方说我在这里讲一个什么理论,大家用西方心理学的这个思维去评判一下。在这里,我建议大家不要用这种方式,先不要用任何已有的知识去评判它,先听一下我是怎么样跟大家介绍这些知识的,你首先要把这些知识总体上,整体的把它接受下来,等我们看明白了以后,我们再进行批判。

龙心理的诞生与当年弗洛伊德刚开始宣传精神分析时的境况极为相似

弗洛伊德的思考方式为高行之发掘整理龙心理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我们发现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大约是100年前,我们的民众在猛烈的批判我们的传统文化;可是现在,从政府层面到群众自发,又在说传统文化多么多么的有价值,多么多么的好!问题来了!既然我们今天读的传统文化的内容和100年前是一样的,那100年前,为什么大部分的中国人都认为我们的传统文化导致了我们的落后?同样的内容,100年前认为它导致中国落后的根源,而今天又回过头来认为它特别的有价值,究竟是100年前我们的批判错了?还是我们今天说他有价值错了?要知道,100年前,我们不但猛烈批判传统文化,甚至一度曾经要把汉字都废除,改成拼音!

如果当时的批判是正确的,那么,在一字不改的情况下,今天我们又说它多么多么的有价值、多么多么的好就是错的!这就自相矛盾了。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们必须要搞清楚这个问题,要不然,我们会自己打自己的脸。

其实,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流传的过程中被做过很多的篡改。为什么叫篡改,就是说在某些朝代,出于当时的政府管理的需要,这个官方的文人代表对于某些内容进行了故意的改写。正是这些篡改,使得我们的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民众的思想和积极进取,最终导致了我们的国家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最终国弱民穷、落后挨打,导致了民众的不满和反抗。看看自从唐朝以后中国历史的发展,与日本、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大家就可以看出些东西来。

所以,我们今天要想弘扬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就要把那些被篡改的内容找出来,并还原它,让它回归本真!

我们的龙心理,正是借助这种回归的本真,才得以发掘整理。这就是说,我们的龙心理虽然是从我们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发掘整理来的,但是,它又与我们社会上流行的版本不太一样。所以,在这里提醒那些对传统文化比较熟悉的朋友,请不要用你以前所接触到的传统文化的那种解读,来评判我们龙心理的讲的内容。因为龙心理虽然是从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来的,但是,又不是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流行的传统文化版本。

我刚才介绍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是想让大家知道,我们龙心理之所以能够从传统文化当中发掘整理出来,是因为我们发现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当中有一些被篡改的地方,我们把它进行了还原。可以做这样一个比喻,我们有一个成语叫画龙点睛,说一条龙,画的栩栩如生,但是因为没给它点上眼睛,一看就是一个有一幅画,但是当给它点上眼睛以后,这个龙就活了,飞走了。可见这个龙的眼睛,有多重要。

100年前为什么我们要批判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是因为那个时候,大家都发现,我们读的传统文化的眼睛,都给蒙上了。

我的意思,就是把我们的传统文化比作一条龙,在100年前我们才发现,往远处追溯,应该不止100年前,就是我们的中国开始被周围的国家赶超过去,我们的国力开始相对变得国弱民穷的时候,我们那个时候所读的这个传统文化的内容,其实是早就已经被某些人给把这条龙的眼睛,给蒙上了。

蒙上了龙的眼睛,会出现什么后果?刚刚说的画龙点睛就是起这个作用,就是给它点上眼睛,它就飞走了。如果把它的眼睛蒙上,它的活力就没有了,就成了教条死的书本,就是这条龙所具备的生命活力、积极向上的那个能量就没有了。所以我们要批判它!

今天我们说传统文化有价值、好,就需要首先把它的眼睛找出来,安上,让它重新焕发出活力。不然,还是照搬旧有的版本,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分支很多,大家可能会有不同的爱好,比方有的人,喜欢道德经,有的人喜欢鬼谷子,有的人喜欢王阳明等等,给大家介绍这些,就是希望,如果大家以前对传统文化比较感兴趣,希望大家在学习龙心理的时候,你不要带着你原有的对于传统文化的那种认知来学习。因为我们以前所读的那些传统文化,那些古籍经典的那个最关键的点,它被篡改了。我们给古籍经典做了一个勘证,做了一个修改,再次给安上了眼睛,这才发掘整理出来了龙心理。

如果把我们的中国心理学比作一棵大树,那么我们的龙心理,就是这棵大树的树根和树干,那我们现在所接触到的西方心理学,需要经过中国化的改造,变成符合我们的中国国情和中国文化的这么一种实用的心理学以后,就是这棵大树树干上的分枝和那些更细小的分枝及枝枝叶叶。也就是说,西方心理学进行中国化改造以后,就是我们中国心理学这棵大树的树冠。

这么一说,可能大家对这个龙心理的定位,就更加清晰了。就是说我们的龙心理就是中国心理学这棵大树的树根和树干,我们以前所学到的来自西方的心理学,经过中国文化改造以后,就可以成为这棵大树的树冠。

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知道,西方的心理学它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它只有N大流派,例如完形主义,行为主义,这个认知,人本主义,精神分析,还有催眠,后来还有什么后现代主义,又是什么家庭治疗等等。对,他只有这些分支,而且这些分支,相互之间有可能有些有分歧,甚至矛盾。它们就像是树干上的巨大分支,并在它们的基础上形成了繁茂的树冠。西方心理学没有自己的树干,只有分支以及分支上次生出来的更细的分支和树叶。

那大家现在就看明白了,如果我们把西方的这些心理学流派,经过我们中国文化改造以后,把它变成我们中国心理学这棵大树树干上边的分支,那就容易理解了。对,因为它是不同的分支,因为每个分支它都会长的,有不一样的地方,甚至,有有反着的这边,往往往左长右那边,往右长,对,很正常的一个现象,这样我们就能够理解各流派之间的分歧甚至是对立了。

我们通过这样龙心理的这么一个连接,中国心理学就形成了一棵完美的大树,我们就会发现,这也真正实现了我们心理学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说了这么多,就是要让大家先从一个总体上对我们的龙心理有一个认知。我们并不排斥西方的心理学,但是,我们是把西方的心理学要进行适当的中国文化改造的。因为西方的心理学,它带有明显的西方文化的烙印。关于文化烙印,以后会跟大家详细的解释。我们现在需要讲的是,我们龙心理和西方心理学从大的层面上有所不同。

中国的心理圈大概很少有人知道,或许也根本不会想到著名的哲学家、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梁先生是第一个确信孔子一定有一套心理学的人,他曾经对西方心理学有过深入的研究对中国心理进行过长期的思考并集一生心得完成《人心与人生》

这是第一部现代版的中国心理学专著,是龙心理的探索之作

梁先生是高行之发掘整理龙心理的引路人、导师

梁先生是龙心理的奠基人

我们为什么说龙心理就是树根和树干,而西方心理学就是树干上的分支,就是那个树冠?因为我们龙心理不像西方心理学那样讲心理现象,我们的龙心理是讲我们人心活动的机制机理的。

也就是说,我们龙心里是讲人心活动的的程序上的因果关系,而不涉及内容。

西方心理学的定义是什么?大家学过心理学的都知道,西方心理学的定义是,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活动规律的学科,或者是是科学。所以,西方心理学研究的是心理现象,心理现象就是我们心理活动的内容表现形式,这叫做心理现象。

而我们龙心理研究的是什么?不是内容,与内容无关,龙心理研究的是你的心理机制机理。

这样说好像有点抽象。比方说,西方心理学研究的是知、情、意、情感、动机、人格这些东西,但是我们的龙心理不研究这个;我们龙心里研究那些人天生就具备的情绪、情感,研究那些生来就有的,不研究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出来的那些东西。我们龙心理研究你生来就有的这些情绪情感欲望等,以及它是如何一个什么样的反应机制。所以,我们的龙心理和西方心理学,是非常不一样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心理学前辈们比着西方心理学的模样才找不到中国的心理学。

举个例子。你比方说大家非常清楚,我们人有自卑,有自负,我们的情绪里边有焦虑,有抑郁。这些概念都是西方心理学研究的内容,我们龙心里是不研究的,为什么?因为这些东西不是人生来就有的,这是后天形成的情绪,这是随着人的心理发展,在社会和文化的作用下,道德观念介入以后,人才会有了自卑、自罪、焦虑、抑郁等这些情感。所以这些都是表面现象,我们的龙心理不研究这些表面现象,我们中国文化的特点是透过现象研究本质。

所以像自卑、焦虑、抑郁,都不是龙心理的研究对象。你只要一说这个人有焦虑症,或者他焦虑了,或者他抑郁了,这都是西方心理学的观点,不是龙心理的观点。对,这种情况在我们龙心理看来,这是症状的一种,你焦虑,这是你心理的一种表现形式,真正起作用的不是焦虑本身,所以我们不针对焦虑本身去工作。抑郁同样如此,就是说西方心理学会认为一个人有抑郁症,但在我们龙心理看来,根本不存在什么抑郁症,为什么?抑郁是一种正常的情绪状态 ,就是一种表现形式,抑郁不是问题,不是病,问题在于抑郁背后是什么东西?自卑背后到底有什么?我们把背后的东西找出来,解决了,就可以把问题轻松的解决掉。

所以我们就看到,因为西方心理学研究的是心理现象和心理内容,或者说是心理内容的表现形式,所以,我们的前辈们,像高觉敷、潘菽两位老前辈,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进行中国心理学的这种探索,寻找中国古籍文化当中有没有心理学,结果他们找了半天没找到。为什么没找到?因为他们是比着西方心理学的模样去找的,找的是中国文化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形式,而中国文化中的确没有这些内容。

这是我国第一本心理督导师培训专用教材龙心理的发掘整理人高行之参加了该书的撰写负责国学、职业伦理和相关法律部分该书由北大胡佩诚教授等主编,中科院时勘教授任顾问,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现已经进入印刷阶段很快将在各地新华书店上市

现在,我们知道了,我们龙心理根本就不研究心理现象,所以两位找了半天没有找到。但是,他们又发现了我们中国的古籍文化当中,的确有非常类似西方心理学的东西,所以他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做“心理学思想”。这些所谓的心理思想,恰恰就是中国心理学,就是龙心理。所有的中国人,都对我们的龙心理“日用而不知”。“日用而不知”,是《易经》中的话。

之前的课程当中也曾经跟大家提到过,心理学准确的讲叫西方现代科学心理学。我们就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比着西方现代科学心理学,发现在我们的古籍经典当中,居然有西方现代科学心理学的思想!只是,因为它跟西方的心理学不一样,讲的是内在的机理,所以在研究外在的这种表现形式、心理现象的西方心理学的角度看来,那就是思想,而不是心理学。

大家想想,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我们的古籍经典当中,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具备了西方心理学,也就是西方现代科学心理学才有的心理学思想!

同时,这一发现反过来证明了,中国古籍经典中的龙心理,已经达到了西方现代科学心理学的认识水平!

大家再想想,我们传统文化最有特色的是什么?是道。 不管是道家,还是易经,还是儒家,还是兵家,还是阴阳家,还是其他的那些百家诸子,百家当中的任何一家,其实他们都讲以同一个概念,那就是道。道是什么?道就是形而上的东西,非常抽象的东西。所以我们的心理学前辈们从古籍经典当中所发现的心理学思想,其实就是我们中国文化中的道在心理领域应用的一种体现,这就是我们今天发掘整理出来的龙心理。 因为我们是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所以龙心理就特别的简单。 简单,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要求。因为易经上讲的很清楚,我们中国古人,一直就要求“简则易知,易则易从”。什么意思?我们中国古人一直就强调,你简单了,别人才容易知道,知道了别人才容易跟从使用。所以,我们中国古人就把龙心理这个学问简单化了。你看西方的心理学,我之前曾经发过一个中视频,介绍西方心理学的基础心理学,80多万字,本科心理系的本科生一个学期学完这本书都很难,更何况我们是业余时间学呢?有几个心理咨询师认真学过《基础心理学》? 西方心理学,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学四年,他也学不完,学不透,心理学家们研究了一辈子,也没有把人的心理研究透。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去学西方的心理学,显然面临着非常大的难度。为什么很多人学了心理咨询师证,他还是不会做心理咨询?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人心的复杂程度远远比任何一个设备都难以让别人把握,所以你很难说通过学上几年,读上几十本书,你就把西方心理学研究透了,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中国古人却给我们指了一条非常简单的路,那就是我们的龙心理。北大胡佩诚教授为龙心理中国式督导提出的期望和要求
通过这些介绍,相信大家对我们的龙心理,就有了一个大概的一个印象了,就是西方的心理学经过中国化改造以后相当于树冠,我们的龙心理相当于树根和树干。有了这样一个大概的感觉以后,我再跟大家举个例子。 因为这段时间,为了推广我们的龙心理,我在抖音上开了直播间,抖音上直播间的名字,叫“龙心理智慧”。这个直播间我是干嘛,就是把打造成一个如果大家遇到了心理困惑或者是心理问题,那你就来到直播间连线,只要是在直播时间之内,我免费帮大家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相当于西方心理学里边的这个心理咨询。可以理解为你到直播间,我免费现场给你做心理咨询。 我怎么给你做心理咨询? 因为我们叫龙心理,我们讲的是心理活动的内在的机制机理,和西方心理学不一样,所以它和西方心理学的咨询也不一样,就是我们运用龙心理学去帮别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心理咨询也不一样。为了跟心理咨询区别,那我们龙心理所对应的帮助大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就叫“龙心理督导”,或者叫“中国式督导”,英文名字叫做“ConfuciusEducation”。龙心理与中国式督导就类似于西方的心理学与心理咨询就这么个关系。也就是说,中国式督导,它的理论基础就是龙心理,西方心理咨询的理论基础就是西方心理学。 我们的中国式督导为什么不叫心理咨询?是因为它和心理咨询有一个差距。大家想想,我们的理论基础首先是不一样的。对,西方心理学研究的是心理现象,他从心理现象入手,他会把一些心理现象作为问题本身他去研究、去解决。比方说自卑,焦虑,抑郁,他都会当作问题,从这些问题本身去解决,所以他们会有这个是轻度焦虑,还是中度焦虑还是重度焦虑还是焦虑症;是轻度抑郁,中度抑郁,还是重度抑郁,还是抑郁症,它会这么去划分。但是对于我们龙心理来讲,不存在什么什么症,这些都是表面现象,我们不解决表面现象,所以我们的叫法和西方的心理咨询不一样,我们叫中国式督导。 这里还要给大家讲西方的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实际上是源于医精神科医生给精神病人治疗精神疾病,后来,加上神经官能症、焦虑症,都是作为疾病来治疗的,所以西方的心理咨询,本质上它是一个医疗模式。 虽然我们中国不允许称什么治疗,称什么诊断,这是我们中国的特色,但是在国外,它是不存在这个区别的,只有在我们中国出现了两条路:心理咨询师是由过去的人社部认定的,发的是心理咨询师证;而心理治疗师,则是由医疗卫生系统发的。 其实,这两个部门培养出来的人,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学的理论、技术、方法是一模一样的,学的一样的东西,但是,你不能叫一样的,不能是一样的叫法。而且,心理咨询师是可以在社会上进行,但是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师,你必须在医疗机构才可以,这就是我们中国特色。 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心理咨询它本质上就是一种医疗模式,虽然它不叫诊断,叫评估,实际上它的流程是一模一样的,只是叫法不同。心理咨询师你不能叫诊断,心理治疗师就可以叫,但实际上他这个流程到这个环节,他做的事情是完全一样的,都是必须给求助的人贴上一个标签,只是标签的名字不同而已。大家一定要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这么一来,我们就会发现,其实西方的心理咨询,它有一个理论假设,这个理论假设是什么?就是一个人遇到了烦恼困扰,或者是问题是这个人的心理出现了问题,然后,再把这个问题,分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然后某某症,然后就是再严重点的,那就是精神障碍类疾病了。对,西方的这个心理咨询,是把人分为了五个等级:第一个等级,是心理健康的人;那么第二个等级,是有一般心理问题的人;第三个等级,是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人;第四个等级,叫某某症;第五类,就是有精神障碍的人,就是某某病了,分为这么五个等级。只要你遇到了烦恼、困扰和问题,就代表你的心理其实出了问题了,是出了毛病了,在这个认识基础上,让心理咨询师,或者是心理治疗师,去帮解决求助者所遇到的心理问题或者心理毛病,或者是心理疾病。这个只要够不上症或病,那就是心理咨询师可以去做的;够上症或病的,那只能是心理医生或心理治疗师去做,这是心理咨询在我们中国的分类服务法。 我们龙心里和这个非常的不一样,哪不一样?请大家注意听。我们龙心理认为,一个人遇到了烦恼、困扰或者是问题,并不是这个人的心理出现了问题,一个人的心理是不会出现问题的,这个心理的反应机制也不会出问题,出问题的一定是能力不够,或方法不对。所以我们龙心理认为,一个人遇到了烦恼、困扰或者是问题。并不是这个人的心里出现了问题,而是这个人,他的心理能力不够,他没有能力去解决他所面对的问题,因为他解决不了所遇到的问题,问题被一点点积累起来,量变引起质变,特别是一旦遇到突发事件的冲击,或者常态被打破,就把问题引爆了,就表现出了问题。 因为他的心理本身没问题,只是他的能力不够,或者是说他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用反了,用错了,所以这些问题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就表现出来了。比方说一个孩子厌学,是因为他到学校里很难受,他受不了那种感觉,所以他要回避,这是人的本能。所以说一个孩子因为到学校里很难受,他受不了了,他不去上学了,这充分说明这个孩子的这个心理反应是没问题的,就是一个正常人起码的反应是趋利避害,我难受,我要逃避,我喜欢我就可以在这里边。所以你看厌学的孩子,他逃避是因为他在学校很难受,他要逃避那种难受,这足以说明,厌学的这个孩子,他的心理反应是很正常的,没什么问题。对不对? 既然他遇到的问题并不是心理出现了问题,而是他心理能力不足以解决他所遇到的问题,是他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这才造成了造成了问题的积压,表现出了问题,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很简单了,就是要赋予他信心,给予他方法,教会他去用正确的方法面对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当他掌握了这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的时候,这些问题自然就被他解决了。即使有些问题解决不了,他也知道该如何跟这些问题去面对了。这样,这个人的问题,就得以解决了。 虽然西方的心理咨询也说不要给求助者贴标签,但是他不得不贴标签,因为他必须要出一个评估结果才能进行下一步。而这个评估结果一定要给求助者贴标签儿,你这是一般心理问题,还是严重心理问题,你这是焦虑症,还是抑郁症,对不对?所以心理咨询,他有着自身的矛盾之处,他一方面不让你给求助者贴标签儿,一方面他的这种工作模式又不得不给求助者贴标签儿。 而我们的龙心理就不这样了。因为我们龙心理认为。你遇到了问题,不是心理出了问题,而是你能力的问题,那就需要通过教他,帮助他学习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你能力提升够了以后,问题自然就能自己解决了。中庸认识论模型图
中庸的“中”好比是放大了N倍的数轴上的原点
听到这里,我相信很多朋友们听明白了,就是我们龙心里认为,一个人遇到了烦恼、困扰和问题,并不是心里有毛病,而是他从小没有自己悟出一个正确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他自己悟的那一套方法,不对,结果导致他解决不了所遇到的问题,积压积压,积压到一定程度,他发现,太难受了,我实在受不了了,他只好跑,只好去逃避。所以说我们解决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帮助他搞清楚这个问题是怎么形成的。你需要用什么样的方法,就能把你遇到的问题解决掉,只要把问题解决了,那你所遇到的烦恼困扰就没了。所以我们中国的心理学龙心理认为,一个人遇到了问题,是这个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所欠缺,需要学习提高。那就需要有一个人来监督指导,帮你找到你的能力到底哪个地方不合适、不对、不健康,哪个地方需要改,这就是我们中国式督导的核心。 督,就是我针对你以前的问题帮助你去分析,导,就是我引导你,教会你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所以我们的龙心理和中国式督导,从一开始就认为你遇到了问题,不是你的心理出了问题,不是心理出了毛病,只是你的方法不对,你养成了一些坏的习惯。所以,龙心理认为,一个人遇到了问题,根源在于他形成的一种不科学的思维,或者是不健康的心理反应模式,或者不合理的行为习惯。 我们中国古人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我们的中国古人特别注重孩子的教育,注重家庭教育。所以我们三字经上有句话说的好,叫做“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什么意思?就是我们生了孩子,你只去养,却不教育他,这是父母的过错。现在,很多的年轻的父母,对孩子特别溺爱,溺爱意味着什么,溺爱就意味着养而不教。即便是我们养个宠物,养只小狗,小猫,我们还要训练它大小便你要怎么样处理,对于孩子怎么能不立规矩呢?对不对? 所以,我们生了孩子,就必须得从孩子小就要教育他,让他要懂得礼貌。从小要培养孩子尊敬长辈,尊重父母,尊重爷爷奶奶,要教会孩子什么叫做尊重,不是孩子坐在那里说,哎呀妈妈,我要有什么好,那我要吃肉,你就给他买肉,我要喝喝什么高级饮料,你就给他买什么高级饮料,然后规矩一点都不教他,他爱怎么样怎么样对。前段时间,我看到一个视频,就是在高铁上有个小朋友,把前边座位上的小托板拿下来拍上,拿下来拍上,呱嗒呱嗒在那里捣乱,大家想想,如果是你坐在这个孩子前边的座位上,你烦不烦?所以就有人把这个视频拍下来,发到了网上。当时,这个孩子的妈妈倒是提醒过,说你不要玩了。但是,谁都听得出来,这位妈妈的这个话,就好像是走过场,她并没有真正阻止孩子的意思,这个孩子也根本不听。这说明这个孩子在家里就一直养成了这个习惯,他在家就会拿着喜欢玩的东西在那里玩,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家长也不会说他。但在家里这样,不影响别人,在外面可就不行了,对吧?这样放纵孩子,没规矩,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讲非常的不好。从小如果树立不起规则意识,不守规矩,长大了以后,他不可能有很好的这个发展,除非这个孩子,有一种非常强的自我纠错能力,长大了以后,他觉得要我这样子不行,我必须得改变这些坏毛病,这样他才能改变。 而这样的孩子,就属于孔子所说的生而知之者,这孩子生来就知道,就是你家长不用教他,长着长着他就知道了。但是我告诉大家,能做到这一点的孩子,百里挑一也挑不到,有可能是万里挑一,大部分是不行的。大家想想,一个吸烟的人,他怎么吸上的烟自己都不知道,但是你让他戒烟的时候,却跟要他命一样,所以,请大家一定要记住:让一个孩子培养一种好的习惯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孩子在这个过程当中是非常愉悦的,而一旦你没有给孩子树立起规则意识,孩子不守规矩,等孩子出了问题,你再让他去改,孩子是非常非常痛苦的。所以大家一定要知道,如果你真的疼孩子,你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要懂礼貌,要尊重他人,要要守规矩,不该做的不做,应该做的即使不喜欢也必须学会去做;要懂得等待,要有延迟满足的训练,就是你不能说孩子想怎么样立马就得怎么样。过去,我们农村有句话,吃奶还得等妈妈解开怀,就说对小孩子要进行延迟满足的训练。孩子再饿,也得等妈妈解开衣服扣子,不能说孩子想吃奶,你就立即让孩子吃,那不行。应该教育他,你要什么东西,得学会等待,学会忍耐,得有耐心。 所以大家一定要知道,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对人讲礼貌,尊重爸爸妈妈,不能说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从小去培养孩子这种意识,孩子是非常快乐的;等孩子出了问题,你再去改,对孩子来讲太痛苦了,而且出了问题的时候,你家长也跟着难受,受折磨。所以大家一定要知道,孩子从小的教育非常重要,特别是你一定要在孩子青春期以前,让孩子学会这些东西,否则的话,一旦孩子进入青春期,孩子出了问题,你再去解决,那是真的很难很难,而且对孩子来讲非常非常的痛苦。 总之,希望大家记住一句话,培养一个习惯,对于孩子来讲是一个挺愉悦的过程,而且特别是在孩子五周岁以前,你培养孩子的这种好习惯,孩子他天生的具有非常强的学习能力,所以这个时候对孩子来讲,这是一个关键期。有的孩子青春期来的早,五年级的孩子就有进入青春期的;也有的孩子青春期来的晚,有的孩子大学以后才出现叛逆,每个孩子不一样。所以,一个智慧的父母一定是在孩子五岁之前,你要培养他的良好习惯,让他尊重父母,要守规矩,遇到什么问题要知道等待,这样,这个孩子的未来,就会有一个很好的一个发展的基础。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特别重视家庭教育的原因。 因为我们古人早就认识到了,为什么人什么样的心都有?就是因为教育不一样,豁达的父母教育出来的是豁达的孩子,小心眼的父母教育出来的是小心眼的孩子。所以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这个教育理念非常的重要,只要我们实行统一的教育,那么我们教出来的孩子基本上他的大方面是一致的,你比方说我们56个民族,却有一个共同的理念,就是认为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就是教育的结果,这是中国文化最大的特色。就是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认识,我们所有的这个中国人都是一家,所以不管是哪个朝代,哪个民族,像元朝,像清朝都不是汉族,但是他们做了皇帝以后,他们同样是学汉人,是认为我们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这就是我们的文化所导致的。你看中东那边,阿拉伯国家,虽然是同一个宗教,却因为不同教派之间都跟敌人一样的,整天打打杀杀,也是文化教育的结果。 所以我跟大家讲这个教育的“教”,这是我们龙心理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龙心理非常注重教育,特别是从小的教育,所以我们龙心理未来有一个最大的客户群体,就是年轻的父母和孩子们,我们对孩子们进行的就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请大家一定要记住,素质教育不是全面教育。素质教育叫基础教育,或者叫基本教育,就是要培养孩子科学的思维模式、健康的心理反应模式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当孩子养成了科学的思维模式,健康的心理反应模式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模式的时候,这个孩子就真正具备了起码的素质,这样的孩子将来不管做什么,他都是好样的,这是叫基本能力。 现在,很多人一提素质教育,就想着是全面教育,这个这个,这个文化课要好,体育要好,琴棋书画都要好,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真正的素质教育是基本能力教育。你看我们很多孩子送到这个幼儿园第一天,很多孩子在哭,也就是说,这些哭的孩子就已经在第一条起跑线上已经输了,就是家庭教育已经落后了,必须得补上。 过去我们讲,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起跑线在哪里?其实起跑线在家庭教育上。就是你只要让孩子养成了科学的思维模式、健康的心理反应模式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模式以后,这个孩子在起跑线上就赢了!当然,起跑线不是一条。送孩子上幼儿园,所有同一天上幼儿园的孩子,这是一条起跑线,上一年级的时候是又一道起跑线上,初中又一道,高中又一道。大学又一道,步入社会又一道,对,人生有无数条起跑线,但是每一条起跑线,都是由他的素质所决定的,而这种素质一定是从小在家里养成的。能够生来就知道自我成长的孩子毕竟是少数。 之所以给大家讲这些,就是让大家知道,我们的龙心理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教育。所有出心理问题的人,其实都是他从小家庭应该做的素质教育里边缺着某样东西,比如像所有厌学,网瘾这样的孩子,绝大多数,几乎可以说99%的这样的孩子都是从小过分溺爱、没规矩的孩子。有规矩的孩子,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从小没给他立起规矩来,结果孩子想怎么样怎么样,到学校里很受束缚,很难受。他为什么要回家?因为家里没人管,从小养成了习惯,在家里他是完全自由的,所以他才会厌学,他才会去打游戏。 这是跟大家强调的我们龙心理对教育的重视。我们中国式督导,一个是监督指导,再一个就是教,帮助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他、教会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要补上他的素质教育中所缺的那些短板。他学会了怎么样去处理他所遇到的问题了,那他的问题就解决了,这就是我们中国式督导的这个过程。 通过这么一说,相信大家对我们的中国式督导已经有了一个更立体的一个感觉了。

我们中国式督导的客户群体,可以分为一个是没有遇到问题的,就是我们要让所有的孩子,所有的父母们都知道,真正的素质教育是什么,所以我们龙心理下一步有一个巨大的客户群体,14亿中国人都需要的,那就是真正的家庭素质教育。在这个领域,我们是第一个,是立足于行业前头的,这个客户群体非常庞大;第二个才是那些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和成年人。这些人,我们也要采取一种新的方式,像西方的心理咨询,是按次交费,你来做一次咨询,你交一次的钱,一次咨询花多少钱是确定的,但是,总共做多少次咨询你的问题才能解决,心理咨询师却是不知道的,因为这不是由心理咨询师来决定的。这就导致一个问题:就是求助者来找这个心理咨询师来寻求帮助,他没有办法确定我到底几次能够把问题解决掉,到底一次,还是五次,还是十次,有人五六十次咨询还好不了,像这样的怎么办?我们中国的经济还没有那么发达,很多人一听,一次300,做几次不知道,那这个有可能是个无底洞,算了,我不咨询了。很多人是因为费用太高,或者无法预算,无法预算更可怕,所以,吓得不敢咨询了。所以,我们中国式督导要改变这种服务模式。

怎么改变? 大概的方法就是,一般的心理问题,你只要报名来学习龙心理课程,成为学员就行了;我们会根据你的问题,针对性的去教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出你的不良习惯或心理反应模式,你学会了,掌握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了,到生活工作中去运用,他慢慢的就把问题解决掉了,并不需要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咨询室里,更不用按次交纳咨询费用,只需交个有限的学费就可以了;而且,我们还给你提供免费的督导,如果你在生活中再次遇到了困惑,稍加指导,你就明白了。 所以,龙心理中国式督导的核心是“授人以渔”,教会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次性帮助你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西方的心理咨询是什么样的呢?做心理咨询培训的老师经常会讲:外国的心理咨询师像牙医一样,是客户终生需要的,每一次咨询,都是要收费的,所以心理咨询师是高收群体。西方心理咨询是心理治疗师或心理咨询师用自己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帮助你解决问题,怎么解决的?你不知道;下次遇到了问题怎么办?还得来找心理治疗师或心理咨询师。就好比求助者不会打鱼,饿了难受找到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就给你条鱼吃,下次饿的了你还得再来找心理咨询师,还得交钱。所以,这是典型的“授人以鱼”的方法。 这是龙心理中国式督导与西方心理咨询的非常大的不同。 龙心理中国式督导这样的好处是什么?就是你学习龙心理需要花多少钱,就意味着你解决这个问题、成长自己的心理能力总共就花多少钱;同时这也是给求助者一个心理暗示,告诉你,你不是心理出了问题,只是能力不够,而这样求助者也更愿意接受,而且他很明白,我参加了这个这个学习,我自己能够有哪些收获,我不但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同时还学会了素质教育指导师的技能,将来我还可以去帮助指导别人进行素质教育,那你觉得好不好? 这样,就解决了求助者的后顾之忧。因为他知道我就是参加个学习班,花2000也好,3000也好,我就看得见,非常有数,没有后顾之忧。你只需要按照老师的说法去做就好。 对于问题比较严重的,我们会对他进行个性化的定制,就是看看他的具体问题,有双方协商,看看到底多少钱,咱去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会有一个协议。就是你需要履行哪些职责,我能够帮你做哪些事情,我们有一个责权利的一个详细的划分。 还有一个,我们的龙心理中国式督导是提供可以提供上门服务的,为什么?因为我们的模式是教学,我们是教你,我们不是一个医疗的模式,对,所以我们是可以提供上门服务的,而且时间短,效果好!

以上,就是我们龙心理的基本情况,跟大家以前所了解的心理咨询有非常大的不同,和西方的心理学有非常大的不同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先睹为快:一文带你全面认识龙心理中国式督导,本文根据录音整理而成的古典文学, ,,,,,,,,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成语大全    127.0.0.25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