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成语大全 成语造句 成语故事 看图猜成语 四字成语 五字成语 ABCD式的成语 文化百科
分类: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首页 >> 古典文学

古典文学


【东疆诗刊】2022第101期 (总第572期)同体练笔(四)菩萨蛮的古典文学


2023-05-06 21:55:15 ,,,










本刊由吉林中华参友情赞助!

名誉会长

陈光陆 桂剑峰

顾 问

马景峰 夏光江 刘德昌 慕 琏

方琦刘明生李广义 柴景春

艾贵生 陈喜红李红光 宋 扬

康 毅 朱艺文 邵新润侯吉祥

张顺兴王玉宝 王玉雪明 亮

王立新王启东 李永海薛秀云

也说菩萨蛮

菩萨蛮,唐教坊曲名,后成为词调名,属小令。作为词牌,“菩萨蛮”最早出现在唐代。唐五代时期,“菩萨蛮”就极为流行。据记载,唐宣宗很喜欢唱《菩萨蛮》词,孙光宪《北梦琐言》云:“唐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令狐绹命温庭筠新撰进之。”《碧鸡漫志》云:“今《花间集》温词十四首是也。”唐昭宗还填制了两首《菩萨蛮》词。韦庄、冯延巳等也写下了很多名作。到了宋朝,“菩萨蛮”调的使用频率仍然很高,张先、晏殊、晏几道、苏轼、贺铸、李清照、辛弃疾等词人都有《菩萨蛮》词传世。此调在唐宋可以说是经久不衰。

“菩萨蛮”是来自南疆的曲调,曲名见于《教坊记》。《宋史·乐志》:“女弟子舞队名。”杨宪益《零墨新笺》认为,《菩萨蛮》是古代缅甸的乐曲,唐开元、天宝时由云南传入中原。另有菩萨蛮引、菩萨蛮慢。“菩萨蛮”既是词牌名,也是曲牌名。菩萨蛮词牌,《尊前集》注“中吕宫”,《宋史·乐志》亦中吕宫,《正音谱》注“正宫”。菩萨蛮曲牌属北曲正宫,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用在套曲中。

唐苏鹗《杜阳杂编》云:“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号菩萨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龙榆生据此认为,其调原出外来舞曲,输入在唐大中元年(847年)以后。但开元时人崔令钦所著《教坊记》中已有此曲名,可能这种舞队前后不止一次输入中国。

按温庭筠词有“小山重叠金明灭”句,名“重叠金”。南唐李煜词名“子夜歌”,一名“菩萨鬘”。韩淲词有“新声休写花间意”句,名“花间意”;又有“风前觅得梅花句”,名“梅花句”;有“山城望断花溪碧”句,名“花溪碧”;有“晚云烘日南枝北”句,名“晚云烘日”。

学习此调,主要是要了解词用平声韵和仄声韵换韵的关系,更深入了解词的表现能力。首先看词牌的特点。二句一换韵,这既是在词里也不多见的,似乎在短叹长吁,仄声(此处还是入声韵)在前,短叹,平声在后长吁。浓郁的西域或南亚风格,使人耳目一新,颇得唐宋文人钟爱。整个格律,离不开律诗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平仄交替,两两相对。第一句,平起仄声韵格式,前后句相同,有反复吟诵感觉。第二句,前句后句都是五言律诗句格式。下片第一句也遵循二二相对格式。下片第二句,与上片第二句完全相同。这里不但平仄相同,注意其句式也要相同,即都是二一二句式。

以李白、温庭筠、辛弃疾三首词为例:

1.《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此词极有层次感,远望,抬头凝视,低头看脚下,想到天上。眼光在望出去,就是漫漫长路,无法归去。

反复吟诵这词,有点抑郁的感觉,简直就是长吁短叹。因为押了四个入声韵,急促的舌尖音,给人焦虑感觉,然后用平声韵,缓口气,达到余音缭绕的效果。

2.《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这阕词显示了温飞卿词构思缜密,用词细腻,形式内容都非常美的特点。无论写诗或词,观察要细致,要有美的眼光,不一样的角度,不要老是山川对河流,碧空对旷野,大而不当,高调空洞,言之无物,毫无美感。无论诗词,词面和描写以及情感都要有美感,美是诗和词的灵魂,离开了美,谈不上诗词了。为什么诗经很简单的词语,至今读来非常愉悦,因为美。况且词更讲究美感,这也是文青都喜欢词的原因。我们在学温词时,须领悟认识到这点。

3.《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四十四个字写得如此波澜壮阔,如此一波三折,如此感情炽烈,一方面稼轩太厉害了,高手让人仰望。另一方面说明菩萨蛮也可以写出豪放格调,因为菩萨蛮曲本身包含西南彪悍民族的风格,善于表达幽怨悲愤情感。这跟温飞卿词截然不同的风格。

我们在学这三首菩萨蛮时要反复对照,细细对比,悟出相近处和不同处,全面掌握此调的创作手法。




同体练笔(四)菩萨蛮





《东疆诗刊》同体练笔第4期

题目:菩萨蛮

出题:袁善江

收审:袁善江 赵清莲



01

高雅芳

菩萨蛮·喜盈门

远山红叶欢心炫。高空人字飞天雁。秋色绕乡村。东家正娶亲。

喜联门上挂。宾客送佳话。贵子诞明年。醉情美意连。

02

刘玉库

菩萨蛮·季秋

一窗霜叶斑斓秀,满园秋色辉煌诱。把酒入高堂,雁南思故乡。

风吹黄叶舞,雅赋相思苦。别绪绕心头,家音遗梦留。

03

刘波

菩萨蛮·望秋

空寒渐冷添衣暖,铺金大地风熏染。叶舞蕴秋丰。感怀诗意萌。

雁群征路远。汉字飞天展。丰硕稻田黄。迷人瓜果香。

04

卢玉明

菩萨蛮·霜降随笔

远山红透风正举。霜降时节登高处。岁月难重回。苍天饶过谁。

可知衰与盛。几分人能定。慕叶自由身。飘飘上白云。

05

金铉默

菩萨蛮·龙的故乡

白山群岭蛟龙伏。天池浇灌天肥沃。稻穗又低头。秋波心上流。

清风怜雁影。碧水含天镜。猛虎守东疆。游龙居旧乡。

06

史桂娟

菩萨蛮·晚秋

残红朵朵相思瘦,寒风瑟瑟书斋透。夕照映疏篱,苍山烟柳稀。

凭窗抬眼眺,枯叶为谁老?一缕菊花香,随风潜梦乡。

07

孙利

菩萨蛮·秋霜

风萧一季秋黄瑟,初寒尽染银华溢。草木白纱茫,山峰威屑光。

松林凝玉素,江岸盖奢露。雁阵远声谣,长堤浪寂寥。

08

孙艳华

菩萨蛮·秋夜感吟

凝寒夜下霜凋碧,繁华尽处迎秋实。新酿抒吟怀,京城盛会开。

危楼应望远,擘画悠徐展。一任叶先飘,风扬丹帜高。

09

滕志光

菩萨蛮·咏菊

秋来菊艳霜风劲,凌寒不惧当怀敬。俏媚绽篱边,感人香结缘。

傲姿幽雅颂,瘦骨陶然梦。月下蕊天娇,丽妆微妙娆。

10

王华

菩萨蛮·秋情(通韵)

秋光满目高情寄,凭栏赏桂花香溢。铁甲越长桥,河山壮丽娇。

题诗红叶醉,稻浪丰收慰。振翼雁南翔,几时返故乡。

11

王华(小)

菩萨蛮·秋雨

檐前滴答三更落。琼丝淅沥惊孤雀。一缕冷风吹。梧桐湿了衣。

眉山愁几许?惹得情难诉。灵泽润霜天。悲欢能几缘?

12

王燕

菩萨蛮·品诗

寒芦欲把相思寄。西风不解飞花意。雁去影无痕。素心惜月魂。

夜深书作伴。静品《声声慢》。何以慰芳情。拈诗共此生。

13

薛中凯

菩萨蛮·读后主诸词有感

惶惶落魄辞宫阙。心儿却似刀儿割。梦断石头城。月明人远行。

小楼犹自泣。异国伤心客。烟雨在江南。东风君泪含。

14

袁善江

菩萨蛮·寻诗

暮秋寂寂莺声杳,一番思绪烦心扰。拂去案前灰,翻开故纸堆。

急忙寻妙句,茫若无求处。缱卷踱三回,不知夜幕垂。

15

赵清莲

菩萨蛮·山居秋色

远云闲逐斜飞雁,雁飞斜逐闲云远。清雾笼寒庭,庭寒笼雾清。

叶凋旋水叠,叠水旋凋叶。妆点任秋霜,霜秋任点妆。

16

张雅兰

菩萨蛮·暮秋

荒丘独雁悲伤泣。凄凉落伍寒流急。雾色隐江楼。钓翁堤岸愁。

赤枫孤瘦立。紫菊西风逼。唯有酒飘香。丰收粮满仓。

17

张天明

菩萨蛮·卖菜翁

走街串巷声声叫,披星戴月城乡佬。集市有谁怜?霜寒孤自安。

逢人盈笑脸。斤两薄银赚。四季苦悲寒,略余糊口钱。



诗词讲座



【东疆诗刊】词曲创作讲座(十一)

山坡羊

山坡羊,曲牌名,又名“山坡里羊”“苏武持节”。北曲属中吕宫,以张可久《山坡羊·酒友》为正体,十一句,押九韵,或每句入韵。南曲属商调,以沈璟《山坡羊·学取刘伶不戒》为正体,十一句,押十一韵。代表作品有张养浩【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乔吉【中吕】《山坡羊·寄兴》、唐寅【商调】《山坡羊·嫩绿芭蕉庭院》等。

山坡羊,最早为宋元时的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常用于剧套与散曲小令。元末周德清《中原音韵》列北曲牌三百三十五调,于中吕宫下“苏武持节”一牌,自注“即山坡里羊’”。而同书《作词十法》“末句”和“定格”两处则作“山坡羊”。从出土的陈草庵与无名氏的作品样本看,均题“山坡里羊”,与元人选元曲的《乐府新声》一致。“山坡羊”和“苏武持节”后出,应是文人作家接手民间文学之后,追求文字精炼或文雅所致。“里”字在这里只是口语化的衬字,有无都不改变意义,故可省简。

“山坡羊”的牌名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且应该源自北方。曲牌中有“绣鞋”、“纽丝”、“妆台”等物件名比较常见,但牌名中有动物、家畜名则不多见,似乎仅有“羊”一个,如“牧羊关”“山坡羊”“羊头靴”“山羊转五更”等。“山坡”、“羊”往往与北方人的游牧生活联系较紧密。除了最早的“山坡里羊”一名外,为显其特点,曲牌“山坡羊”往往还有附加前缀的变称,如“数落山坡羊”“侉调山坡羊”“奋调山坡羊”“吹调山坡羊”等。此外,还有“苏武持节”一名。元曲“山坡羊”本与“苏武牧羊”没有什么关系,或许只因元明时诸多散曲作家(尤其是汉族曲家)面对现实的怀古之心和悲叹之声,借汉时苏武身处异邦、心系汉室、持节牧羊、深受煎熬的忠贞之心,而将其别称“牧羊曲”改称“苏武持节”。

在散曲“山坡羊”中,北曲属中吕宫,结构比较短小。因是文人创作且以文本传播,所以在流传中保持了比较稳定的结构和句法。北曲“中吕山坡羊”的基本词格为九句,四十三字,且句句押韵,句法长短错落,布韵疏密有间。北曲“中吕山坡羊”的曲风比较雄阔豪迈,朴实真切,多以写实的笔触抒发着人间真情。

南曲“山坡羊”属商调,应该是北曲传至南方后的进一步丰富的结果。元代散曲中尚不见“商调山坡羊”的作品留世,南曲“商调山坡羊”迟至明代才有作品留今。南曲“商调山坡羊”的结构,其词格不如北曲“中吕山坡羊”稳定。“商调山坡羊”由九句到十二句不等,似北曲各句内均有扩充。

散曲“山坡羊”在清代留存的作品较少,这并不是说清代曲家很少关注该曲牌的创作,而是整个清代散曲创作已趋式微,不及元明兴盛。

“山坡羊”一调,明清以降流入时调小曲与很多地方戏中,是古曲传播最广的几个调牌之一。民间的俗曲“山坡羊”并不是由散曲俗化而来,而是流传在下层社会民众的口头上的曲调,其形态更加自由,内容多是表现男女私情,有的甚至被当时人看作秽亵鄙浅、卑俗不堪的东西。俗曲“山坡羊”在《聊斋俚曲·穰妒咒》第二十四回《挞厨》中收录双调六首。与散曲相比,其结构和风格都截然不同。民间俗曲口语化色彩浓郁,且多排句,几近油腔滑调,有时长达几十句、上百句之多。在俗曲中,末句与北曲一字领一样,但其后则接着长句。在民间俗曲中,“山坡羊”可作只曲演唱,还往往连缀于戏曲、曲艺音乐的剧目中。留今较早的俗曲“山坡羊”曲词并不多见,除了《聊斋俚曲》外,《霓裳续谱》卷五页十五的套曲《叫声丫鬟》中仅有“山坡羊”三句:“姑娘恼,骂丫鬟,小贱人,莫胡言,绝不该把我来轻贱。”该套曲同样收录在《白雪遗音》卷三页十六,名为《逛花园》。

众多文学作品也用“山坡羊”曲。在《金瓶梅词话》中,倘若将属于民间小曲、南北曲不同形式,包括“哭山坡羊”“集名山坡羊”“慢山坡羊”“四不应山坡羊”等各种名目的“山坡羊”一并统计的话,所录的“山坡羊”应为21首。《牡丹亭·惊梦》中也有“山坡羊”:“没乱里春情难遣,蓦地里怀人幽怨。则为俺生小婵娟,拣名门一例里神仙眷。甚良缘,把青春抛的远。俺的睡情谁见?则索要因循腼腆想幽梦谁边和春光暗流转。迁延,这衷怀哪处言?淹煎,泼残生除问天。”将将闺阁女孩儿杜丽娘压抑的青春与无奈的春情予以彰显。当代作家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写到殷素素对张翠山唱“山坡羊”:“他与咱,咱与他,两下里多牵挂。冤家,怎能够成就了姻缘,而死在阎王殿前,由他把那杵来舂,锯来解,把磨来的换,放在油锅里去炸。唉呀由他!只见那活人受罪,哪曾见过死鬼带枷?唉呀由他!”这属于小说中词曲的妙用,将二人劫后余生的柔情与蜜意呈现。

因其特色鲜明,“山坡羊”也成为器乐作品中经常使用的曲牌之一。作为器乐演奏的曲调,它的风格比较庄重、大气,或体现一种喜悦、活泼的特点。当它被运用于戏曲音乐的非歌唱段落时,一般由唢呐吹奏,意在烘托庄严、盛大的仪式场面,尤其在重要人物出场、宴请、开场和结束环节,由唢呐吹奏的“山坡羊”似乎成了塑造特殊场景的标志曲调。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东疆诗刊】2022第101期 (总第572期)同体练笔(四)菩萨蛮的古典文学, ,,,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成语大全    127.0.0.25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