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成语大全 成语造句 成语故事 看图猜成语 四字成语 五字成语 ABCD式的成语 文化百科
分类: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首页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清江诗圃-敝帚自珍(31)简析陈克果(子毅)先生绝句三首的历史知识


2023-05-06 21:54:18 ,,,,,


友情提示:本刊宜用手机标准字号浏览,在电脑上浏览页面效果更佳!

改版告示

  本刊原名《清江诗苑》,现改名《清江诗圃》。改版后的宗旨是:弘扬竹枝词,推行五句谣;立足创作实践,提倡理论研究;注重质量,荟萃精华;广交诗谊,携手新人。

  结构布局亦作适当调整,暂停原“群吟荟萃”栏目,保留原“诗苑键弹”“点屏成鉴”“一枝独秀”和“引玉遴刊”栏目,新增“敝帚自珍”“风味竹枝”“五句谣源”栏目。

  “敝帚自珍”栏目只刊用本号主体即本刊编辑田昌令(清江野老)的习作。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风味竹枝”和“五句谣源”栏目将从诗词论坛、自媒体平台和微信朋友圈等多种途径选取有特色的竹枝词和优秀的五句谣作品集中展示。

  “引玉遴刊”栏目主要选刊本刊页面留言的诗词曲联优秀作品。

  “诗苑键弹”“点屏成鉴”“一枝独秀”保留原来的特色,稿源将通过本刊页面留言、微信留言和邮箱投稿等多途径获取。

  编辑微信:q408467480

  受稿邮箱:

  408467480@qq.com

  谢谢关注!欢迎赐稿!

简析陈克果先生绝句三首

★田昌令(清江野老)

  因在网络诗词论坛上与陈克果(子毅)先生相识,我有幸抢鲜读到了他正在编辑的《子毅诗词》书稿。此中佳作迭出,琳琅满目,品之如饮甘醪,回味绵长。应作者之约,随手拣出绝句三首,试作粗浅赏析。

(一)

鸟 巢

谁挽粗筋扭巨条,

编成天下第一巢。

登临浪子别得意,

离去民工最自豪。

  这首诗所取的是一个曾经很时髦的题材,所写之景为世界瞩目,同题材的佳作不胜枚举。要用一首绝句来表现景物的宏伟壮观,自有一定的难度。作者有意避开了静态描写,而是从建设的角度切入,这便是此作的巧妙之处。

  首句“谁挽粗筋扭巨条”用设问的语气,让鸟巢的建设者呼之欲出。这一句确定了这首诗意境拓展的方向,也为结句作了厚实的铺垫。一个“挽”字充分表现了建设者的力量,给人一种举重若轻的感觉。

  承句一个“编”字与起句紧密关联,承得自然、稳妥;用“天下第一”四个字表现景物之大,可谓惜墨如金;用押韵的“巢”字点题,也算是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初看转句,似乎出人意外;细想过后,却在情理之中。鸟巢本来的功能就是体育场所,万千观众曾于看台观赛;平时,到北京旅游的中外游客少不了来这里参观游览;所以,作者用“登临”一词十分妥贴。“浪子”、“得意”好像有点刺眼,这正是作者特地将句意推向极限,以增强表达效果。这里的“浪子”显然不包括“登临”之际而想到建设者的游客和观众,而是那些得意忘形的轻浮之子。作者之所以将这些人引进诗句,是为了用反衬的手法,给结句作进一步的铺垫。

  通过首句的设问和转句反衬,结句“离去民工最自豪”已经是自然而然地迸出。原来首句中的“谁”就是结句中“民工”,他们虽然已经离去,但劳动的成果“天下第一巢”却留在里,而且让世人瞩目,理所当然地引为自豪。诗人通过对建设成就的赞美来歌颂劳动者的伟大,使一首小诗具有不一般的境界。

  唯觉首句中的“粗”和“巨”似有重复之嫌?“扭”好像用力过重?但瑕不掩瑜,这首绝句仍然是以小诗写大景物的成功之作。

(二)

过端阳

晚秧栽罢杏儿黄,

节到穷家不用忙。

塘堰钓来一篓鳝,

拨棵莴笋炖端阳。

  这是一首以稻乡农家为背景、以传统节日端午为题材的绝句,两者叠加在一起,就奠定了作品以风味为主的基调。一般写端午题材的作品,总是免不了“粽子”、“香艾”、“龙舟”、“屈原”等意象,这首诗的作者却回避了这些约定俗成东西,跳出俗套,另辟蹊径,让端午小诗别开生面。

  首句用“晚秧栽罢”这一农事活动和“杏儿黄”这一自然物候,来铺叙端午时令,表现出一种鲜明的田园风光和难得的农家悠闲。由此可见,作者对当地的农事比较了解,对时令景物观察比较细致。

  第二句紧承前句,更加具体地点明了端午节和农家,“不用忙”三个字接前句“栽罢”而来,进一步渲染了“闲”的氛围,同时,给读者留下了悬念,为后两句埋下了伏笔。从结构上看,第二句已经提前转折,打破了第三句才转的固定模式。这一句看似轻松道来,却担负着承与转的重任。

  第三、四句一气呵成,意如流水。“塘堰”、“鳝”是水乡的特色,“莴笋”是普通农家的蔬菜,作者信手拈来却具有典型意义。句中“钓”、“拨”、“炖”三个动词用得特别生动形象,将农家那种自给自足状态和清淡而温馨气氛呈现在读者眼前;尤其是“炖端阳”一语,让浓郁的风味从中溢出。

  唯觉第二句的“穷”字好像下得有点重?如果用“农”字或许诗味更纯正一些。

(三)

读《水浒传》

休说首领无良策,

莫叹群雄枉费心。

自古皇家多诡道,

招安旗下聚亡魂。

  这首以《读水浒传》为题的绝句,其实,内容是对水浒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带有咏史的意味。我们知道,对水浒事件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当今主流评价梁山好汉是“农民起义”,因为“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终被招安而失败。作者基本上保留了主流的正面评价,同时,又大胆地否定了对水浒英雄“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招致失败的权威观点。在此基础上,作者转而从“皇家”寻找更深的根源,将小诗营造出高远的意境。

  诚然,对待同样一个事物,站在不同的角度和高度,或许都能写出艺术上的珍品;但是,如果从思想性上看,必有高下之分。我们说,诗人不是史学家,而应该有更深刻揭示;不是哲学家,但应该有更深邃的思考;不是小说家,或应该有更新凝练的表达;此作正是具有这种高度。

  这首诗不仅立意高远,谋篇布局、意象取舍、遣词造句诸方面堪称精准。“首领”、“群雄”不仅囊括水泊梁山的英雄好汉,而且准确地表现了当时聚义的气概。“自古”一语将“皇家多诡道”推而文之,扩张了诗意。结句中的“聚”字用得别有意味,不仅能读者很自然地联想到梁山上的“聚义厅”,而且表明了英雄虽死,但英魂未散,让诗意增添了悲壮色彩。

2015.4.23

本页图片来自百度

编辑制作:清江野老

我知道您也在看,请点在看

——————————

敝帚自珍 往期回放

(1)清江画廊剪影(二十四首)

(2)笔走清江(十六首)

(3)土家风情(八十七首)

(4)小镇春秋(六十八首)

(5)岁时节令(七十二首)

(6)巴风采录(五十七首)

(7)世态扫描(一百首)

(8)写在《十年一茧(续集)》付印前

(9)《十年一茧(续集)》之一:绝句篇

(10)《十年一茧(续集)》之二:律诗篇

(11)《十年一茧(续集)》之三:词曲篇

(12)《十年一茧(续集)》之四:竹枝词

(13)《十年一茧(续集)》之五:联语篇

(14)关于竹枝词组诗的几点认识

(15)关于竹枝词特性的几点浅见

(16)简述新长阳竹枝词

(17)竹枝词赏析三则——应《武汉诗词》邀约而作

(18)中华诗词论坛吟秋竹枝词作品选读(五则)

(19)五句谣·咏杨箕

(20)《五句新谣(续集)》初稿之一:2012年稿(三十首)

(21)《五句新谣(续集)》初稿之二:2013年稿(四十八首)

(22)《五句新谣(续集)》初稿之三:2014年稿(二十九首)

(23)《五句新谣(续集)》初稿之四:2015年稿(三十一首)

(24)《五句新谣(续集)》初稿之五:2016年稿(四十九首)

(25)《五句新谣(续集)》初稿之六:2017年(二十九首)

(26)《五句新谣(续集)》初稿之七:2018年稿(三十首)

(27)《五句新谣(续集)》初稿之八:2019-2020年稿(二十四首)

(28)《五句新谣(续集)》初稿之九:2021年稿(三十七首)

(29)《五句新谣(续集)》初稿之十:2022年(三十八首)

(30)《五句新谣(续集)》后记

——————————

关注清江诗圃 触摸诗意清江

这里是

竹枝词的平台 五句谣的源地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清江诗圃-敝帚自珍(31)简析陈克果(子毅)先生绝句三首的历史知识, ,,,,,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庄子日课049丨看透生死,才能让生命更加饱满

每天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我们开始《庄子》第049讲。欢迎留言交流。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友情提示:本刊宜用手机标准字号浏览,在电脑上浏览页面效果更佳!改版告示  本刊原名《清江诗苑》,现改名《清江诗圃》。改版后的宗旨是:弘扬竹枝词,推行五句谣;立足创作实践,提倡理论研究;注重质量,荟萃精华;广交诗谊,携手新人。  结构布局亦作

成员基于共同心理或者情感需求而自发雜在一起形成的组织被称为

成员基于共同心理或者情感需求而自发雜在一起形成的组织被称为_____。A、正式组织B、非正式组织C、机械式组织D、有机式组织答案:B解析:非正式组织是组织成员为了满足特定的心理或情感需要而在其实际活动动和共同相处的过程中,自发和自然形成的团体。故本题答案选B。友情提示:本刊宜用手机标准字号浏览,在电脑上浏览页面效果更佳!改版告示  本刊原名《清江诗苑》,现改名《清江诗圃》。改版后的宗旨是:弘扬竹枝词,推行五句谣;立足创作实践,提倡理论研究;注重质量,荟萃精华;广交诗谊,携手新人。  结构布局亦作


成语大全    127.0.0.25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