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成语大全 成语造句 成语故事 看图猜成语 四字成语 五字成语 ABCD式的成语 文化百科
分类: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首页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学易杂谈」 (27) 怪怪的“夬卦”的历史知识


2023-05-06 21:54:18 ,


前文谈到,“夬”字的意思就是描述一种脱离开圆圈的运动,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跳出原来的旧圈子,这个说法是否正确呢?幸亏六十四卦中专有一个“夬卦”,让我们看看“夬卦”是怎么回事吧。

“夬卦”在周易卦序中排第四十三卦,为“原筮卦”。传统易学由于不了解真实的卦体和易道,在对这个卦的解释上生出许多不着边际的“奇思妙想”,如把“君子夬夬 ”说成是“急急的样子”;把“苋陆夬夬”说成是“象马齿苋那样干脆果断”;更有的把“苋”说成是“山羊细角”,把“陆”说成是“商陆”,种种猜测,不一而足。其实,只要我们把夬卦的卦体和易道列出,那么卦辞和爻辞的诸多疑难也就迎刃而解了。

我们再录出夬卦的卦辞和爻辞:

夬:揚于王庭,孚號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初、壯于前趾,往不勝為咎。

二、惕號莫夜,有戎勿恤。

三、壯于頄,有兇。君子夬夬。獨行遇雨若濡,有慍無咎。

四、臀無膚,其行次且,牽羊悔亡,聞言不信

五、莧陸夬夬,中行無咎。

上、無號,終有兇。

从图上不难看出,夬卦是一个平衡卦,而且是一个非常稳定的平衡卦,就其稳定程度而言,大概仅次于复卦,复卦我们曾经把它比喻为“不倒翁”,而夬卦可以比喻为一个“陀螺”。从数的角度看,夬卦有许多“异构体”,但是不能排除这样一种结构:那就是初爻为九个天数,是一个纯阳爻;上爻为九个地数,是一个纯阴爻;中间四个爻各为四个天数和五个地数。这样总用天数为二十五个,地数为二十九个,另有一个地数潜伏,合于天地之数五十有五(事实上夬卦正是这样一种结构)。这就是说中间四个爻完全等量,两个“跷跷板”绝对平衡。这种形势,一方面决定了夬卦在做整体运动时极容易旋转,“夬夬”可以理解为快速旋转的样子,就象是陀螺受到外力抽动能够急速旋转那样。这种形式的旋转,不仅给人的视觉是没有变化,也就是说,陀螺旋转起来,怎么看也是陀螺;而且对陀螺自身也没有任何影响,也就是说,陀螺再怎么旋转也不会改变陀螺的内部结构,旋转一次和旋转一千次一万次,其结果是一样的,所以我们把这种形式的旋转叫做“怪圈”。“怪圈”的动力源于外力,一旦失去外力,“怪圈”也就会停止旋转。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内力”,是夬卦六爻内部的矛盾。夬卦虽然是个平衡卦,但却不是“铁疙瘩”一个,而是内部充满了矛盾,“揚于王庭,孚號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即是六爻间矛盾激化的表现。所以夬卦另一个方面的特点就是卦体中诸爻的行动相当困难,“其行次且”就是这个平衡卦的一个写照。由于天道与人道的错乱,在夬卦六爻运行中,容易出现两个断裂点,一个是三爻,一个是五爻。三爻依照天道当直接至上,三为阳,上为阴,阴阳和合为有雨之象,三爻上行,有脱离阳爻群体之象,所以爻辞说是“獨行遇雨若濡”;但一则此行不合人道,如同需三“需于泥,致寇至”一样,因此是为“有慍”,二则有五爻制衡,所以三爻选择的是至四。由三至四,合乎人道,所以说是“君子”,而“君子夬夬 ”是说这个爻就要离开由下三上五也即乙丙丁戊这四个爻构成的天道圆圈,这是一种坚守人道而与天道的决裂。

那么“苋陆夬夬”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五爻按照人道,面临着左、中、右三种选择,一是上行(即右行)至上,这合乎人道,但正与天道相悖,且有三爻制衡;二是左行至下,但这既不合天道,也不合地道;三是中行至二,这合乎天道,只是不合人道。从天道上看,这也是一个“舆说辐”,即脱离开由初三上五这四个爻构成的圆圈。由于五爻与二爻处在同一个层面上,所以五爻至二的行动,便象是伏地而行,由此看来,“苋”就是马齿苋。从周易成书到现在几千年,世事沧桑,但马齿苋伏地而长的特性似乎没有改变,有谁见过直着腰长的马齿苋呢?从这里我们看到周易作者编制的卦辞和爻辞是多么的形象、准确。五爻向二爻方向运动,离开了人道,但毕竟合乎天道,所以爻辞说是“中行无咎”。

无论是“君子夬夬”也好,“莧陸夬夬”也好,这里说的都只是一种“趋势”,而不是事实,事实上夬卦顺理成章地变成了姤卦,姤卦是夬卦的覆卦,也就是夬卦整个的“倒过来”,爻的阴阳没有任何变化。姤卦变萃卦也是顺理成章,只是有些爻的阴阳起了变化。萃卦变升卦才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卦变,迄今为止所有的治易者都认为萃与升是“覆卦”,其实不是,正如师与比不是覆卦一样,这些问题,我们以后还会探讨。

总之,“夬”字的意思就是脱离开圆圈的运动,无论是脱离开人道,还是脱离开天道,只要是脱离开原来的圆圈,都可以叫“夬”或“夬夬”。那么“中行”又是怎么回事呢?下文我们再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下文告:为“中”?)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学易杂谈」 (27) 怪怪的“夬卦”的历史知识, ,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成语大全    127.0.0.25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