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成语大全 成语造句 成语故事 看图猜成语 四字成语 五字成语 ABCD式的成语 文化百科
分类: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首页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卡西亚Kasia即车师国(地)的历史知识


2023-05-06 21:54:18 ,,,


公元二世纪托勒密《地理志》Ⅵ.15“伊麻奥斯山外侧的斯基泰人的情况”第2节提到卡西亚Kasia山脉的西段位于这一地域、第三节提到了伊麻奥斯山外侧斯基泰人地域中的卡西亚Kasia地区,Ⅵ.16“赛里斯国的情况”称卡西亚Kasia山脉的东段位于赛里斯国。德经、丹维尔、洪堡、拉森、维维安等大部分作家把Kasia考证为kachgar(喀什市)的第一个音节,李希托芬在《中国》第1卷第485页、斯坦因在《古代于阗考》中则考证为昆仑。丹维尔在《研究》第576页、裕尔在《东域》第1卷第CLI页中将卡西亚地区考证为疏勒地区。疏勒地区自汉至唐皆作疏勒国,《魏略》作竭石,《法显传》作竭叉,《孔雀王咒经》作迦舍,玄奘《大唐西域记》作佉沙。慧超《往五天竺国传》云:“至疎勒,外国自呼名伽师祇離国”。《慧琳音义》作迦师佶黎。十一世纪《突厥语辞典》作Kāšār,回鹘文《慈恩传》残卷作Käš,《元史》作可失哈尔,《明史》作哈实哈儿,清代作喀什噶尔,现为喀什市,现代维吾尔语称Qašgar。竭石、竭叉、佉沙为另一来源,其原音似*Khašah或*Kaca(r),意为羯(夏)氏或羯(夏)王。伽师祇離Kāšār当来自伽师Kaś ar(i),ar(i)在古代塞语意为“地区,国家”;伽师祇離意为“佉沙国”。疏勒的改名与西部葛逻禄Karluk在公元8世纪末南逾葱岭和天山,将势力渗透到疏勒、温宿和龟兹以西有关。葛逻禄的故地在新疆哈密。《通典》卷174“伊吾郡”条:“(伊吾)西北到折罗漫山一百四十六里。其山以北有大川。连大碛,入金山,为葛逻禄之住处。”伊吾即今新疆哈密,折罗漫山即哈密北方的天山。山北的大川,当指巴里坤湖东北的大河,发源于阿尔泰山和东部天山,南北流入巴里坤草原。折zhé照薛、禅薛、tí定齐,越南语chiết,罗luó来歌、越南语la;玄奘以“罗”对译梵语ra(如迦湿弥罗Kāśmīra)、以“折”对译梵语ja(如瞿折罗Gūrjara,俗语Gujjara,巴利文Gujar);折罗漫所对应的梵语化名称为*jaraman。折罗漫可还原为*Caraman或*Garaman(大概就是《地理志》Ⅵ.16“赛里斯国的情况”第5节中的加里奈人Garinaioi),意为Cara/Gara人。“Gara人”为龟兹黄头回鹘的一支,据敦煌于阗文献P.2741及P.2790两份《使臣奏稿》记载,至晚在唐光启元年(公元885年)时,他们便在敦煌地区活动了。Cara之简Car即葛逻禄Karluk的词根Kar。Karluk的后缀-luk禄(lù来屋、越南语lộc)或为汉语的落(luò来铎、越南语lạc)或为高卢语的ric(即拉丁语的勒克斯rex、梵语的罗阇rāja),Karluk意为Kar部或Kar王。疏勒*Sarak自汉至唐都是Sa王(rak即rex、ric)统治的地区,不可能是托勒密《地理志》的卡西亚Kasia地区。卡西亚Kasia地区如果位于中国境内的话,那么它应是中国史书所记载的车师国。车师原名姑师,宣帝后始分为车师前、后王及山北六国。车师前国治交河城,即今新疆吐鲁番市西交河古城遗址;车师后国治务涂谷,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南山中。车chē尺遮切(穿麻)、jū九鱼切(见鱼),越南语xa;姑gū古胡切(见模),越南语cô;古gǔ公户切(见姥),越南语cổ,王力《同源字典》ka;师shī疏夷切(山脂),越南语sự。周及徐教授给出的见鱼之车的古音为**kar,*ka,kǐo;现代英语car'古代双轮马拉战车’,中古英语car,古北方法语carre来自晚期拉丁语carra(拉丁语carrus),出自凯尔特语:可比较不列颠语kar(r)'马拉战车;四轮马车’,康瓦尔语car'马拉战车’、carios'二轮运货马车,四轮马车’,盖尔语和古爱尔兰语carr'运货马车,雪橇’,威尔士语car'马拉战车,大车,雪橇’。龟兹Kuci、屈支Kuči的梵名Kučā现代维语称为库车Kuča(r),汉语车对译ča(r)。康僧会译梵语ka为姑,牟融译(c)cha、支谦译sa为车,支谶译(c)cha为佉;支谶译ś、siṁ、康僧会译śi为师;车师可还原为*Casi、姑师可还原为*Gasi,缀加与希腊语相同的阴性后缀-a后就是*Casia车师国(地)、*Gasia姑师国(地)。姑师国*Gasia实为入侵希腊巴克特里亚四部落之一Gasiani的词根。Gasiani的词尾-ni意为夷,Gasiani意为姑师人。据斯特拉波《地理志》记载,灭亡希腊巴克特里亚的Asii、Tochari、Gasiani和Sacaraucae四部落“来自Iaxartes(药杀水即锡尔河)彼岸、与Sacae和Sogdiana相毗连、被Sacae占领的地方”(Ⅺ,8)。四部落的为首者Asii乌氏夷即乌孙(不论将孙解释成汉语的孙,还是解释成英语的son,乌孙都是乌之后代)也,Tochari即小月氏(鸠摩罗什附注称兜呿罗也就是吐火罗为小月氏),Sacaraucae(彭沛乌斯·特罗果斯Pompeius Trogus作Saraucae)意为塞王(J.哈尔马塔《希腊巴克特利亚和塞人王国的语言与文字》称希腊语的Sacaraucae 、拉丁语的Saraucae、印度语的Śakamuruṇḍa-和汉语的“塞王”相当,因为-raucae即和田塞语的rūkya-'指挥者,君主’。葛逻禄Karluk的后缀-luk同样可以和rūkya比较,该词的源头是拉格什的卢伽尔Lugal)。这四个部落当是在乌孙占领楚河流域、将势力扩张到锡尔河流域后,着手进攻希腊巴克特里亚的。公元前130年,乌孙人在匈奴人的支持下,远征大月氏,战而胜之,夺取了伊犁河、楚河流域。《汉书·西域传》:“乌孙国……东与匈奴、西北与康居、西与大宛、南与城郭诸国相接,本塞地也。大月氏西破走塞王,塞王南越悬度,大月氏居其地。后乌孙昆莫击破大月氏,大月氏徙,西臣大夏,而乌孙昆莫居之,故乌孙民有塞种、大月氏种云。”与此同时,被占领地的塞种、大月氏(实为小月氏)种被编入乌孙军队,成为Sacaraucae部(塞王部)、吐火罗Tochari(小月氏)部,而Gasiani应是支援乌孙的匈奴。这四个部落入侵希腊巴克特里亚的时间大约就在公元前130年。攸克拉提德斯以后见诸于史料的唯一大夏王是弥兰,在印度史料中称他为密林达Milinda,其在位年代约为公元前165-130年,其统治的终结很可能与四部落的入侵有关。在帕提亚方面,也在这一时期开始面临吐火罗人的压力。据查士丁的记载,在公元前128年对付游牧人的一场激战中,希腊人倒戈投敌,帕提亚军队被歼,帕提亚国王弗雷埃蒂兹Phraates被杀(查士丁ⅩLⅡ.1.5)。新王阿尔塔巴奴斯(Artabanus,弗雷埃蒂兹的叔父)试图向他们进攻,但徒劳无功。在与吐火罗人(查士丁在这里给出了精确的族名以代替他先前使用的含糊的“斯基泰人”)的战斗中,阿尔塔巴奴斯受了致命的创伤(查士丁ⅩLⅡ.2.2),死于公元前124年或123年。吐火罗人占领希腊巴克特里亚的时间不晚于公元前128年,帕提亚军队中的希腊人可能来自希腊巴克特里亚,这些希腊人大概是在公元前130年四部落攻占希腊巴克特里亚时撤退到帕提亚的。姑师在中国史书中亮相的时间是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该年汉武帝遣赵破奴破姑师,这是西汉第一次攻占姑师。匈奴经营西域的中心,最先是在焉耆,后迁到车师。西汉为驱逐匈奴,自然要东争车师;匈奴为了保持在西域的势力和利益,绝不甘轻易放弃;西汉与匈奴前后发生了5次对车师的争夺战。姑师出现的时间虽然晚于Gasiani的时间,但对于如此重要的一个地区,匈奴岂能容他人睡卧,Gasiani不可能在匈奴强盛时期由他处进入这个极具战略意义的地区;Gasiani当出自姑师Gasia。事实上姑师*Gasi、车师*Casi都可译为夏氏,该地当是因夏后氏匈奴而得名的。希罗多德《历史》中位于卡斯披亚Kaspia海附近的卡斯披亚人Kaspioi的词根kas,古代印度的迦尸国Kāśī,迦湿弥罗Kāśmīra(今克什米尔Kashmir)之Kāś,伽师祇離Kāšār之伽师Kāš,喀什Qash,哈萨克斯坦Kazakhstan之Kaz,既可译为夏氏也可译为车师。由于卡西亚Kasia就是车师,卡西亚山当为天山。天山又叫祁连山。祁连大概出自葛逻禄Karluk的词根Kar缀加复数属格后缀-an即:Kar an=karan>kiran祁连。祁连为匈奴语的天。颜师古注《汉书·武帝纪》之天山曰:“即祁连山也;匈奴谓天为祁连,祁音巨夷反,今鲜卑语亦然。”又注《霍去病传》中之祁连山云:“祁连山即天山也;匈奴谓天为祁连,祁音士夷反。”“祁”当即英语之sky“天;天空”。现代英语的sky源自古诺斯语的ský'cloud云’,匈奴语的-连后缀将祁*ský的'云’义变成了“天;天空”义。托勒密《地理志》所提到的伊麻奥斯山,李希托芬在《中国》第1卷第479页、斯坦因在《古代于阗考》第54页中均考证为帕米尔。伊麻奥斯Imaos又作Imeus、Imaios、Imaus、Imauus等,其m音转为w后,它的读音和现代汉语的伊吾非常接近。虽然中古汉语的吾为疑母ng[ŋ],但m-和ŋ-同为鼻音且金尼阁《西儒耳目资》中的-m尾在现代汉语拼音中作-ng[ŋ],伊吾有可能是伊麻奥斯的音转。天山横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如果天山就是卡西亚山,卡西亚就是车师,将与托勒密《地理志》所记的卡西亚Kasia地区在卡西亚Kasia山脉的西段并不相符。托勒密《地理志》所记的卡西亚既不可能是中国境内的喀什,也不可能是中国境内的车师,也非克什米尔(托勒密《地理志》中的Kaspeiria一名指迦湿弥罗Kāśmīra),应是哈萨克斯坦或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天山附近的某一广大地域。这个卡西亚当是支援乌孙的姑师人Gasiani所留下的。 古英语weolcen'welkin苍穹’可能是祁连qilian,其更古音大概是*gelcen。*ge音转为weo(g>w,e>eo)就是weolcen,c音转为i就是祁连。现代吉尔吉斯人看上去也属于蒙古人种。《元史》卷六十三《地理志·吉利吉斯》:“吉利吉斯者,初以汉地四十女,与乌斯之男结婚,取此义以名其地。南去大都万有余里。相传乃满部始居此。”吉利吉斯人的这个起源学说中将自己的父系归于乌斯(即乌氏也就是乌孙也。四川凉山的乌斯也可能与乌氏有关。凉山有乌斯河。西藏拉萨一带在过去又称为乌斯藏。此乌斯当与乌氏有关,也与藏族的自称bod有关),将自己的母系归于汉人。这个起源学说表明了吉利吉斯人是个混血的民族。吉利吉斯与《新唐书》所记黠戛斯的另一称呼纥纥斯有关,当出自纥纥斯,第一个“纥”儿化后在腭化为吉,第二个纥直接腭化为吉,是为吉利吉斯或吉尔吉斯。纥纥斯即纥氏(姬氏)或哥哥氏。纥还与回纥之纥有关,其义或为貉或为鹘。吉利吉斯也可能直接出自黠戛斯。吉利或即是黠,可能是kizil'红色’之简kil;吉斯即姬氏,戛的原音大概是gar或get、gat,戛斯即月氏也;黠戛斯、吉利吉斯即红色月氏。由于月氏人是发,戛斯还有义,因此黠戛斯在回鹘语中有赤义,被用来指称黠戛斯人中的赤面。 【本文完成于2009年127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卡西亚Kasia即车师国(地)的历史知识, ,,,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成语大全    127.0.0.25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