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成语大全 成语造句 成语故事 看图猜成语 四字成语 五字成语 ABCD式的成语 文化百科
分类: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首页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三才学说》部分篇章节选6:的历史知识


2023-05-06 21:54:18 ,


《三才学说》由国内知名中医学者吕即来编著,全书约28万字,分为三才学说理论、三才诊断、三才病因、三才辩证、三才中药、三才针灸学、三才治疗、三才预防养生八篇。三才学说是一门以“三阴三阳论”、“三才宇宙全息论”为其理论核心,并以此指导临床诊断、辩证、治疗、预防等的学说。该学说理、法、方、药自成体系,内容新颖独特、尊古训而屡有创新,若能熟研其理,医道毕也!举一反三触九,医技尽矣!触类旁通则宇宙玄机、万物规律尽晓。为明末张景岳至今五百年来中医理论、学术之大成。有“不读此书不入中医门”之誉。具有很高的学术及收藏价值。为中医及传统文化的爱好者、中医及针灸科研、临床从业人员的案头必备。该书为数年来不可多得的中医著作精品,有很高的出版价值,经年不衰且弥久珍贵。现寻出版社全国发行出版。

四:五行的临床意义

1:宇宙万事万事五行属性归类

宇宙万事万物均由“三阴三阳”按精准比例所组成,而万事万物中“三阴三阳”的多少不一,有的事物如草木的“少阳态”比例偏多一些由此引申凡是具有生长、升发、疏泄特性的事物都归属于“少阳木”类如人体脏腑中的肝、胆;方位的东方、六气的风、五味的酸、人体组织的筋、目;人的智慧;颜色如绿色、仓色、青色;五音中的角音;情绪中的怒;五畜中的鸡;五谷中的麦;五星中的岁星;数字中的八;嗅觉的臭臊;人体的颈项;四季的春季等等都归属于“少阳木态”事物;

第八节:三才宇宙全息图和五脏六腑、十二经络

三阴三阳对应五脏六腑、十二经络。三阳本对应六腑,三阴本对应五脏,但三阴三阳皆由阴阳所组成,如少阳、厥阴、少阴二阴一阳,阳明、太阳、太阴二阳一阴等,此为孤阴不生,孤阳不长,故无论是脏腑还是经络,都有一阴一阳为表里,一物降一物为相互克制,如经络中足少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这六部的生理功能:

一:少阳部

少阳部在经络为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在腑为胆,在脏为肝,在三阳位为半表半里,在体为筋,在窍为目,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方位为东方、季节为春季、六气为风、五味为酸、人的智慧;颜色如绿色、仓色、青色;五音中的角音;情绪中的怒;五畜中的鸡;五谷中的麦;五星中的岁星;数字中的八;嗅觉的臭臊;在人体部位为颈项;

少阳部主管人体的升发、情绪、决断、旋转、疏泄、部分肠胃、血液、生殖、视觉系统等。有升发阳气、储藏血液等功能。凡和以上这些有关的病症皆为少阳病。少阳病的辨证、治疗在后面章节详细介绍,在此简单介绍一下少阳部经络的循行和脏腑的基本功能:

1: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阳三焦经自无名指尺侧端起始,上出于四、五两指之间,沿手背行至腕部,向上行经尺、桡两骨之间,通过肘尖部,沿着上臂后边到肩部,在大椎穴处与督脉相会,从足少阳胆经后面,前行进入缺盆(锁骨上窝),分布在膻中(两乳之间),脉气散布联络心包,向下贯穿膈肌,统属于上、中、下三焦。它的分支从膻中部位分出,向上浅出于锁骨上窝,经颈至耳后,上行出耳上角,然后屈曲向下到达面颊,直至眼眶下部。它的另一条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行至耳前,经过客主人前边,在面颊部与前条支脉相交,到达外眼角。脉气由此与足少阳胆经相接。

3:三焦

三焦、心包在人体的五行属性上比较特殊,是两个既可归为土又可以归为木的脏腑,三焦、心包、胃、脾在三才宇宙全息图中居中位,故可和脾胃一起归为中土,而三焦、心包又属于少阳系中,故又有木的特性。下面简单说一下三焦、心包在中央土的特性。

三焦在中央土的特性中是人体消化系统的三个分部,其中上焦是上消化道如口腔、咽、食管等,人摄入的各种食物多为熟食、热食,即便是冷饭、冷饮入胃后也会被胃加热,因此食物在胃中散发的热气及食物在胃中熟腐、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热气漂浮在上焦处,故上焦如雾;中焦为胃,十二指肠、胰腺、胆等,中焦的作用就是熟腐、发酵,故中焦如沤;下焦为脾、大肠、小肠、直肠、阑尾等,下焦的作用是运化水谷精微和再吸收、排泄等作用,故下焦如渎。

上焦口腔中的唾液含多种消化酶等对中下焦的运化有很大作用,故需时时舌抵上颚以使其常分泌更多的唾液。若口干津少可针刺或点揉三焦经的液门、中渚穴;中焦胃在熟腐食物过程中犹如一个热气腾腾的大池子,对应三焦经的阳池穴。支沟穴对应下焦的大肠、直肠,凡便秘、热症可取支沟。

三焦在五行上又有木的特性,故有升发、疏泄、透达阳气等作用。

4:心包

心包在中央土的特性为胃肠道的蠕动功能,因参与胃肠蠕动的平滑肌由心肌细胞分化而来,故名心包。若胃痉挛所致的恶心、呕吐、胃痛或心下动悸等可针刺或点揉心包经的内关穴。胃蠕动减慢所致的胃胀等针刺或点揉心包经的曲泽穴。心在五行为火,心包在五行为土,火生土,如图:

下面简述一下气、血、精(津液)、阳的基本生理功能:

一:气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一是来源于先天如炁和父母生殖之精所化生,二是来源于后天形成如水谷之精微和呼吸之气的结合等。人秉气而生,气竭而人亡,人的一生就是气数,先天气足则易长寿,气弱则体弱多病。

1:气的运动方式

气的运动方式有升、降、出、入等。气的这种运动方式对维持人体各项生理平衡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很多疾病都是因为气机失调所致。

2:气的生理功能:

(1)推动作

气是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具有推动和激发人体生长发育以及各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并且推动血液的生成、运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

(2)温煦作用
主要是讲阳气能产生热量,温煦人体的作用。

(3)防御作用

气有维护肌肤,防御邪气的作用。

(4)固摄作用

主要是统摄和控制体内的液体,不使其无故流失。

(5)气化作用

即通过气的运动产生各种变化,其实就是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即是物质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6)营养作用

是指气与各种营养物质结合,运行到全身发挥营养作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3:气的分类:

气可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四种。

(1)元气:

又名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根源于肾的气,包括元阴和元阳。元气由肾中精气所化生,依赖后天水谷精微物质培养。元气的主要功能一是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二是激发、调节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2)宗气:

宗气由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之气组成。积聚于胸中,贯注入心和肺,有推动气血运行、帮助呼吸、帮助心脏推动气血运行等作用。

(3)营气:

营气行于脉中、具有营养作用之气。由于行于脉中,可化生血液,与血液不可分离,故又称“营血”。因行于脉中,与卫气相对而言,在内属阴,故又称“营阴”。营气由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气生成,通过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运行全身,贯注五脏六腑。营气的主要功能有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的作用。

(4)卫气:

卫气行于脉外,起保护作用之气。因行于脉外,属阳,故又称“卫阳”。卫气也是来自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之气。卫气的循行路径多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及散行全身,无处不到。卫气的主要功能一是维持人体体温,保证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二是调节汗孔的开合、汗液的排泄和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三是防御外邪的入侵。四是和人体睡眠有关,当卫气于体内时人便入睡;当卫气出于体表时人便醒来。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三才学说》部分篇章节选6:的历史知识, ,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成语大全    127.0.0.25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