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成语大全 成语造句 成语故事 看图猜成语 四字成语 五字成语 ABCD式的成语 文化百科
分类: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首页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谭远辉:李邕书《麓山寺碑》与任澧州司马考的历史知识


2023-05-06 21:54:18 ,,,,,,,



作者简介

谭远辉,津市市人。1984年到津市文化馆从事文物工作。现为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文物考古发掘、绘图、资料整理及史学研究,先后编著出版考古报告及史学专著10余部,撰写学术论文、考古发掘简报等70余篇,近千万字。其专著和文章多次获奖。2005年,常德市委、市政府授予常德市首届“学习之星”称号;2008年,常德市委、市政府授予“常德市优秀科技人才”称号。2009年,名录收录于由国家文物局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博专家志》中。


李邕书《麓山寺碑》与任澧州司马考

文/谭远辉

唐李邕撰文、书丹的《麓山寺碑》为古代法书名帖,或曰其碑亦属李邕所刻,则其文章、书法及勒石称为“三绝”。该碑现立于岳麓书院,为书院镇院之宝。

关于《麓山寺碑》书法艺术价值的论述已是汗牛充栋,其石碑的文物价值也自不待说。本文要讨论的是李邕在什么背景下创作了《麓山寺碑》。笔者遍查资料,没有见到这方面的论述。只有《金石萃编》中说了一句:“此其赴谪时道书也”,1意为李邕在被贬途径长沙时所为。这说对了部分事实,但还欠具体。

碑文最后有明确纪年:“大唐开元十八年,岁次庚午,九月壬子朔,十一日壬戌建。”且署:“前陈州刺吏李邕文并书”。2也就是说,唐开元十八年九月十一日,李邕亲临古麓山寺撰文并书丹《麓山寺碑》,不是在别处写了寄过来的。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个“前陈州刺吏”是怎么到的长沙?李邕是中唐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尤其擅作碑颂,史称毕生作碑颂八百篇,声名显赫,以致李、杜二人都慕名拜谒。是麓山寺的僧人专门请他来的吗?如果路途遥远,以古代的交通条件,这是不可能的。那么只有一种可能,李邕在仕途中适于此时驻屐长沙,于是麓山寺僧人抓住了这一千载难逢的良机,将李邕请上山,造就了这方名垂千古的“三绝碑”。李邕为何于此时来到长沙,这有史可稽。


李邕武周时即为左拾遗,后又历官左台殿中侍御史、户部员外郎。邕生性刚烈,不畏权势,敢于在朝堂上诤谏。又自恃才高,轻狂傲物,因而屡遭贬谪,几死者数。其中侥幸免死的一次便与撰、书《麓山寺碑》有关。

《旧唐书·李邕传》:“左迁括州司马,后征为陈州刺史。(开元)十三年,玄宗车驾东封回,邕于汴州谒见,累献词赋,甚称上旨。由是颇自矜炫,自云当居相位。张说为中书令,甚恶之。俄而陈州赃污事发,下狱鞫讯,罪当死,许州人孔璋上书救邕。……贬为钦州遵化县尉。”3

据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李邕任陈州刺史在开元十三年至十四年。开元十五年就贬到岭南去了。4孔璋与李邕素不相识,只是仰慕其声名,便冒死上书救邕,甚至愿以自己的生命换取李邕的生命。如此侠义心肠令人动容,以致玄宗动了恻隐之心,将李邕与孔璋一同贬到岭南。李邕当了一个小小的县尉,孔璋却埋骨岭南。两人最终也未能见上一面,哀哉!孔璋。

《新唐书·李邕传》:“邕后从中人杨思勖讨岭南贼有功,徙澧州司马。开元二十三年,起为括州刺史。”5由此我们得知,李邕在岭南呆了几年,便因功由遵化县尉晋升为澧州司马。

李邕应该是开元十五年初到的岭南,他在高要郡所写一篇《石室记》署“时开元十五年之春正月二十五日,右迁陈州刺史李邕记”可证。6开元二十三年,李邕由澧州司马升任括州刺史,这其间有八年时间。那么,李邕是何时离开岭南前往澧州的呢?李邕在《谢恩慰喻表》中如是说:“臣出入岭南,自经一纪,自澧州司马加朝散大夫,兼此州牧”。7

所谓“一纪”多指十二年,但李邕从谪岭南到除括州刺史总共才八年时间,其间还有任澧州司马的时间,李邕此表是在澧州司马任上写的,说“出入岭南,自经一纪”,显然不包括在澧州的时间。那么“一纪”何谓?其实“一纪”还有一说是指四年时间。《黄帝内经·素问》:“日行一周,天气始于一刻,日行再周,天气始于二十六刻,日行三周,天气始于五十一刻,日行四周,天气始于七十六刻,日行五周,天气复始于一刻,所谓一纪也。”注曰:“四岁,其积盈百刻,而为一纪。”8此处以一年为一周,从一周始至四周终(亦即五周始)为一纪,则李邕开元十五年谪岭南,经四年(一纪)便到开元十八年,此时赴任澧州司马。李邕所谪之钦州遵化县为今广西钦州市灵山县境,是近海地区,由此地到澧州主要走水路,由遵化到桂林,入漓江,下湘江,入洞庭,溯澧水,达澧州。在此路线中长沙(潭州)是必经之地。李邕在经过潭州时舟次岳麓山下,于是成就了一桩千古美事。《麓山寺碑》诞生于开元十八年九月,正与这一时间点吻合。


李邕在《谢恩慰喻表》中称:“自澧州司马加朝散大夫,兼此州牧。”说明李邕不仅任澧州司马,还兼任过澧州刺史。这是李邕到了澧州时写给皇上的谢恩表上说的,绝非诳言。这在以前的史料中没有提及,郁贤皓著《唐刺史考全编》澧州刺史名录中也无李邕其人。当然,“兼此州牧”实际上只是代理州牧(刺史)的行政事务,因为司马在职位上是刺史的副手。但司马多为安置贬官的职务,没有什么实权。虽然,李邕任澧州司马毕竟也是因功擢升,当时可能澧州刺史一职空缺,于是李邕就临时代行刺史事,而实际秩阶还是司马。故而史乘不将其列为刺史也是有道理的。

州司马代行刺史事在唐代是有例可循的。《新唐书·孔述睿传》:“曾祖昌㝢,字广成,贞观中对策高第,历魏州司马,有治状,帝为不置刺史。”9意为唐贞观中有魏州司马孔昌㝢因在任上有治绩,所以皇帝不另派刺史,由孔昌㝢兼行刺史职权。其实际职位还是司马,刺史则是有实无名,也不具有刺史的俸禄和等秩。但一般马上就会晋升,如孔昌㝢“为政三年,玺书褒美,进膳部郎中。”李邕也于“开元二十三年,起为括州刺史”。

注释:

1.(清)王昶编:《金石萃编》卷七十八,《续修四库全书》第88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67页。

2.(清)欧阳厚均编,邓洪波、周郁校点:《岳麓诗文钞》,岳麓书社,2009年,第386页。

3.(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中》,中华书局,第5039~5042页。

4.郁贤皓著:《唐刺史考全编》卷六十,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859页。

5.(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七》,中华书局,1975年,第5757页。

6.(唐)李邕著:《李北海集》卷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页十三上。

7.(宋)李昉等编纂:《文苑英华》卷五九八,中华书局,1982年第3103页。“澧州”讹作“灃州”,因为“澧”字较生僻,在古籍中多讹作“灃(沣)”,唐代没有沣州,只有澧州。《全唐文》、《李北海集》和《新唐书》中均作“澧州”。

8.(清)张志聪集注:《黄帝内经素问》卷八,《续修四库全书》第98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25页。

9.(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5609、5610页。


主编/易宗明| 编辑/黄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谭远辉:李邕书《麓山寺碑》与任澧州司马考的历史知识, ,,,,,,,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成语大全    127.0.0.25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