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成语大全 成语造句 成语故事 看图猜成语 四字成语 五字成语 ABCD式的成语 文化百科
分类: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首页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浅斟细语】今夜无眠,只因《红楼梦》未完!的历史知识


2023-05-06 21:54:18 ,,,,,,,,,,



编者按:

都说是一入红楼梦难醒,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对于《红楼梦》,太多的人读起来就再也放不下。一读再读之后,就会在心中产生千百种情愫,互相冲击,澎湃不止,对宝钗的敬,对黛玉的怜,对湘云的爱,对探春的赞,对凤姐的惧,对贾母的亲……还有对大观园的憧憬,那种欲罢不能、欲说还休的感觉,实在无以排遣的时候,你可以来这里——“红楼心语”!

“红楼心语·浅斟细语”栏目是每一位红迷朋友的家园,在这里你可以愉快地开启属于你自己的梦想航班,尽情地抒发你对《红楼梦》的喜爱之情。

“红楼心语·浅斟细语”

热诚欢迎你的加入


今夜无眠,只因《红楼梦》未完!

作者:冷逸子

夜读红楼,已是多年的习惯,好像每晚不翻几页《红楼梦》,就难以安眠一样。

随手翻到一页,看到一条脂砚斋批语:“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对清。◇缺中秋诗,俟雪芹。”短短一句话,把脂砚斋和曹雪芹的距离瞬间拉进了,也把我和曹雪芹的距离拉近了。他和他亲密无间的对话,犹在耳边。此刻的我,仿佛成为他们对话的一位聆听者。静默却又哀伤!

这是第七十五回,写贾府众人中秋赏月,此时的贾府已现颓势,人虽全,但所有的欢乐已经被清秋的凄冷冲淡了很多。而批阅此书的脂砚斋,则在初夏时节为雪芹校对书稿。看语气,他笃定雪芹看到这条批语,会尽快补上此处所缺的几首中秋诗。但不知什么缘故,雪芹并未补上。最终,这条批语只能成为一条批语,冰冷的遗留在书稿中,寂然无声。

张爱玲说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梦》未完。

生在北方内陆的我,对于吃鱼好像没有那么执着,尤其鲥鱼这种沿海洄游的鱼类,更是不曾奢望,所以无以为恨。

海棠虽然无香,但花容娇媚,历来吟诵海棠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并无人因她无香而加以鄙薄。倒是她的无香,反而凸显了她的“真艳”,赢得了一个“百花之尊”的美誉。这样看来,海棠无香倒也不能算是人生一恨。

《红楼梦》未完!是啊,《红楼梦》未完!

不知这“未完”,是雪芹未曾写完,还是书稿被借阅者迷失而造成的“未完”。不过,不管怎样,《红楼梦》终究是未完。对于痴红爱红的人来说,这确实算得上人生一大恨。

前些年,每读红楼,总是因为没有了八十回之后的内容而纠结其间,痛彻心扉,缠绵悱恻。但经过一遍遍的阅读,对于其中的人物和情节了如指掌之后,发现自己在心中已经有了一份独一无二的所谓“大结局”,也就对原稿的“未完”渐渐释然了。

初冬时节,月冷风清,此时看到这句“缺中秋诗,俟雪芹”,不知怎的,又徒生悲伤。其实,这保有永恒魅力的《红楼梦》,置于床头时常翻阅的《红楼梦》,“俟雪芹”的何止“中秋诗”?

是啊,“俟雪芹”,何止“中秋诗”?

除了这几首不甚重要的中秋诗,还有多少内容“俟雪芹”,方可慰读者之心呢?

不说别个,单单诸钗的命运结局,就是一系列的大问题。

目前看来,位列薄命司的众位女子,唯有晴雯逝于前八十回。可卿虽也逝于雪芹笔下,但因未曾“增删”完备,终是疑云重重,扑朔迷离。

其他诸人,虽有第五回的预先交代,但没有确切文字的支撑,依然给人一种虚无缥缈之感。即使被称为最好续书的程本一一涉及到,终究也无法说服太多人。最起码,我是难以信服的。这也难怪张爱玲会称之为“狗尾续貂”了。

所以说到底,《红楼梦》未完,已经成为一个悬而未决的疑问。永远摆在那里,牵动着无数人,也折磨着无数人。

黛玉初入贾府,贾母吩咐多配一料丸药时,“为后菖、菱伏脉”是指何事?有何深意?黛玉是如何死的?死后是否真的“魂归离恨”?

可与《五美吟》对照的《十独吟》,黛玉写于何时?为何而写?“十独”,又是哪十独?

宝钗是如何嫁入贾府的?雪芹笔下,肯定不会上演那拙劣的“掉包计”。否则“艳冠群芳”宝姐姐,何以成为雪芹心上的“山中高士”?

贾元春的未来走向是怎样的?决定她命运的是虎兕,还是虎兔?省亲之夜,她点的四出戏“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所伏四事“贾府之败、黛玉之死、元妃之死、甄宝玉送玉”,又是怎样一步步演变的?

贾探春“从今分两地”的另一端,又在何方?一帆风雨,路遥三千,是她回眸之间的最终吗?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是史湘云与卫若兰短暂的“地久天长”,还是史湘云与贾宝玉的“寒冬噎酸虀,雪夜围破毡”?

似一块“无瑕白玉”的妙玉,是如何遭泥陷的?雪芹又在感叹哪位“王孙公子”的无缘?

迎春的早逝和惜春的出家,倒是无疑,只是细节应该更让人动容吧?

凤姐的“一从二令三人木”,有着怎样的预示?到了了,还“知命强英雄”,其中的曲折是她无奈与抗争的终极纠葛吗?

巧姐的未来,就是二丫头的现状,应该没有异议。只是那“狠舅奸兄”是哪两位?如何“狠”,如何“奸”?

李纨的结局,和贾兰密不可分。“头戴簪缨,胸悬金印,爵禄高登”写贾兰,“带珠冠、披凤袄”写李纨,这是可以理解的。只是那“黄泉路近”和“无常性命”又确指他们母子二人哪一位呢?

有命无运的香菱,结局一定是极其悲苦的,绝非现有续书中的扶正又遗一子。但如何结束香菱坎坷的一生,雪芹一定别有机杼,当是极细密,又极震撼的吧?

袭人出府是自愿还是被迫?是否有不可抗之力?她的“有始有终”,是和蒋玉菡一同“狱神庙慰宝玉”?他们是否在这里遇到了红玉和茜雪?这又是一段怎样的演绎?

贾宝玉,这个独一无二的主人公,是否在“落叶萧萧,寒烟漠漠”的潇湘馆祭吊过他的林妹妹?此时的宝玉,是哽咽难言?还是号恸崩摧?这样的场景,有多么凄楚和悲痛,我是不敢想象的。后来他是否听了袭人之劝,“留着麝月”?但留下之后呢?是在怎样一种状况下,宝玉发作了“情极之毒”,又置“宝钗之妻、麝月之婢”于不顾,弃而为僧的?

还有那“饿不死的野杂种”贾雨村,他是如何“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的?

再者,诸如贾母、贾政、贾赦、贾珍等等一众人,这些人的命运如何安排,亦未可知。但也应是轰轰烈烈的,这样才配得上“忽喇喇似大厦倾”的颓败之势吧?打趸儿的一句“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似乎太简薄,难以与前文的“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形成对比。无以对比,就无以引发来自灵魂深处的震撼!

“树倒猢狲散”的结局,虽说不过如是,但总还是有一种未尽之情难以排解,总还是会在不经意间想象后面都发生了什么。而又无法遏制的纠结在各种假设中难以自拔,这恐怕不是我一个人的感觉吧?或许还有千千万的读者,有此心,共此情。

还有一些批语,也着实令人无限哀叹。如畸笏老人所说,有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失。这借阅者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失?这五六稿,对于《红楼梦》来说,何其珍贵,又何其无奈?对于我们,何其怅惘,又何其痛心?哀叹雪芹遗稿迷失,也哀叹畸笏老人比雪芹更加吝啬笔墨。所以,“俟雪芹”,何止中秋诗???

《红楼梦》未完,而我注定今夜无眠。

《红楼梦》未完,让多少人惦念,也让多少人生出“狗尾续貂”之心,但也不过是重复上演一遍遍的“狗尾续貂”罢了。

想雪芹的“伤心笔,堕泪笔”,都已湮灭在历史的尘烟中,他的“一把辛酸泪”,化作了“满纸荒唐言”。可是这残留于世的“荒唐言”,又足以让无数掩卷者一次次泪下如豆矣!

今夜无眠,只因《红楼梦》未完……


作者简介:

冷逸子,一个多年沉迷于《红楼梦》的痴人。

欢 迎 来 稿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浅斟细语】今夜无眠,只因《红楼梦》未完!的历史知识, ,,,,,,,,,,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没收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

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没收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四个阶段。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1999年我国宪法修正编者按:都说是一入红楼梦难醒,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对于《红楼梦》,太多的人读起来就再也放不下。一读再读之后,就会在心中产生千百种情愫,互相冲击,澎湃不止,对宝钗的敬,对黛玉的怜,对湘云的爱,对探春的赞,对凤姐的惧,对贾母的亲……还有对大观园的

泰勒在工人们当中是不受欢迎的原因是:

泰勒在工人们当中是不受欢迎的原因是:_____A、他的研究忽视了人类行为的其他方面,因此,只把人当成一种工业齿轮B、对某一特定工作所需要的时间测量不准确,影响了工人的利益C、单纯追求工作效率,加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D、减少了所需要的工作时间,造成大量工人失业答案:A解析:原文指出,编者按:都说是一入红楼梦难醒,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对于《红楼梦》,太多的人读起来就再也放不下。一读再读之后,就会在心中产生千百种情愫,互相冲击,澎湃不止,对宝钗的敬,对黛玉的怜,对湘云的爱,对探春的赞,对凤姐的惧,对贾母的亲……还有对大观园的


成语大全    127.0.0.25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