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成语大全 成语造句 成语故事 看图猜成语 四字成语 五字成语 ABCD式的成语 文化百科
分类: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首页 >> 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


【读通鉴】04 贾南风的执政班底(上):一大帮文化人的读书心得


2023-05-06 21:54:03 ,,,,


【当《通鉴》遇见纪检干部】

读通鉴文字版目录

读通鉴音频版目录


衣赐履按:上一回,我们讲了皇后贾南风的一个九人执政班底,其中,俩王爷,司马泰、司马肜;六个外戚,贾谧、贾模、裴頠、裴楷、王浑、王戎;最后一位,是寒门出身的张华。
我们分两回摆一摆这些人的基本情况。



第一位,张华

之前我们介绍过,张华是范阳(河北省涿州市)人,出身寒门,老爹去世很早。当时的官场大佬、曹魏政府的中书监刘放,和张华是同乡,他非常欣赏张华,将其收为女婿,于是,张华的仕途开始通畅。史书对张华的评价相当华丽,有学问,文章好,连图纬方技之类的学问,他都精通,而且为人严谨,遵守礼法,勇于赴义,有见识有格局,等等等等,只要是好词儿,就可劲儿往张华身上搁。

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更是赞叹张华为“王佐之才也!”

司马炎受禅后,张华担任黄门侍郎,封关内侯。

张华博闻强记,四海之内,没有他不知道的事儿。司马炎曾经询问汉朝宫室制度,以及建章宫中的格局陈设,张华应对如流,把旁边的人都听傻了,张华讲得起劲儿,边说边在地上画图,又把旁边的人眼睛都看直了。过了几年,张华做到了中书令,又加散骑常侍。

司马炎下决心要平定东吴时,张华是为数不多的坚定支持者,作战期间,担任度支尚书,负责战时后勤保障。平吴之后,进封为广武县侯。但也因此,张华得罪了当时的反战三大佬,贾充、荀勖、冯紞(读如胆)。

司马炎的老弟、齐王司马攸在朝野威望都很高,对太子司马衷能否顺利即位,形成实质性威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元282年,司马炎考虑让司马攸之国,就问张华,我死之后,后事可以托付给谁?张华说,不论是智慧品德,还是与陛下的亲近程度,没有人比齐王更合适的了。司马炎顿感不爽。荀勖等人抓住这个机会,建议外放张华。于是,司马炎下诏,任命张华为持节、都督幽州诸军事、领护乌桓校尉、安北将军。张华到任之后,安抚地方,对少数民族也多有招纳。东夷马韩、新弥等国,离幽州数千里,还有其他历代都没有归附中国的二十余个国家,都派使节前来朝贡。于是,远夷宾服,四境无事,年年丰收,兵强马壮。

衣赐履说:“远夷宾服,四境无虞,频岁丰稔,士马强盛”,这句话出自《晋书·张华传》,让我诧异了半天。不晓得是张华治下幽州的剪影,还是司马炎治下大晋朝的写照。如是前者,则“四境无虞”似应改为“北境无虞”或“边境无虞”;如是后者,却出现在张华的传记中,有点说不通。我只能认为,史官对张华,是真爱。

从这段记录,我们可以看出,张华具备相当的地方治理能力和经验。

张华跟幽州呆了几年,朝廷商议,想调他回来担任三公,或者至少弄个仪同三司干干。但是,当初张华曾经在司马炎面前贬损过一个叫冯恢的干部,此人是冯紞的哥哥。于是,冯紞在司马炎面前转弯抹角地表示,张华不能重用,司马炎就只任命张华做了太常。不久,太庙的大梁断了,张华承担责任,被免官。终司马炎之世,张华只是以列候的身份参加朝见。

司马衷即位后,张华做了太子少傅,与王戎、裴楷、和峤等人都有很高的声望,当时主政的太傅杨骏对他们有所顾忌,都不予重用。贾南风除掉杨骏之后,又利用楚王司马玮除掉了太宰、汝南王司马亮和太保卫瓘等人,此时,司马玮手中有兵,显出尾大不掉之势,朝廷恐惧,不知所措。张华献计,以司马玮矫诏杀害司马亮、卫瓘为由,剿灭了司马玮(详见拙文《贾南风翻手为云诛杀太宰太保,覆手为雨除掉楚王司马玮》)。朝廷任命张华为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侍中、中书监,张华坚决辞让开府。

此后,贾南风委张华以国事,又论前后之功,进封壮武郡公。公元296年,司空、下邳王司马晃去世,张华接任司空。此后,直到公元300年被赵王司马伦杀害,张华扮演的都是朝廷柱石的角色。

衣赐履说:贾南风任命张华为侍中、中书监,又晋封为郡公,是对张华的高度信任和认可。

第二位,贾模

贾模是贾充的族侄,贾南风的族兄,从小就很有理想,学习儒家经典,沉深有智谋,对自己的主张,能够坚守。贾充很喜欢贾模,对一些重要事项,往往要听一下贾模的意见。贾南风诛杀杨骏时,贾模参与了计划,封为平阳乡侯,食邑千户。楚王司马玮矫诏杀害汝南王司马亮、太保卫瓘时,司马衷下诏,让贾模率宫中骑士二百人前往营救。

衣赐履说:贾模营救司马亮、卫瓘的事儿,不是太理解。司马玮是受了贾南风密诏才对司马亮、卫瓘下手的,而贾模是贾南风的人,不会不问贾南风的意见,就贸然行动。如果真有此事,可能是贾模做做样子,为下一步给司马玮扣上矫诏的帽子,预备好某种证据。

贾南风主政,信用亲党,任命贾模为散骑常侍,两天之后即擢升为侍中。贾模尽心匡正辅佐,力推张华、裴頠(读如伟)一起辅政。数年之中,朝野宁静,贾模的功劳甚大,加授光禄大夫。

贾模这个人,又想拥有权势,又表现出淡泊名利的调儿调儿,每当有人向贾南风上书,他要么请假外出,要么就开个病假条儿,说自己有病,不接手。对那些与自己有矛盾的干部,贾模多有陷害,朝中大臣对他颇为忌惮。贾模利用职权,大肆敛财,富比王公。贾南风性格强势,说一不二,贾模经常对她陈述祸福,贾南风都不听,反而认为贾模在诋毁自己。于是,贾南风对贾模信任日减,有人见机就摆弄点儿是非、进点谗言唔的,贾模越发不得志,就抑郁了,抑郁着抑郁着,就死了。

衣赐履说:我都奇了怪了,上面这一段,说的是同一个人吗?呵呵。

第三位,贾谧

贾谧相当有来头儿,他老娘贾午,是皇后贾南风的亲妹子。老爹韩寿,是魏朝司徒韩暨的曾孙,妥妥的豪门大族。

魏晋时期,盛产帅哥,韩寿就是其中的一个,出身好,长得又帅,又有才,被时任司空的贾充征为手下干部。贾充时不时请宾客、僚属到家里喝酒饮宴,闺女贾午正是豆蔻年华,春情萌动,偷偷在外面窥视老爹手下的这些干部。一眼看到帅哥韩寿,目光也迷离了,脸蛋儿也飞红了,口也干了舌也燥了,一颗芳心直扑向韩帅哥。贾午问左右侍婢,那个帅哥是谁?有一个婢女以前在韩家做过事,赶紧报上韩寿的大名。从此,韩寿就在贾小姐心里扎下根儿了,她是白天想,晚上念,如果不能嫁给韩寿,人生就失去了意义。贾午就让婢女去找韩寿表白,婢女见到韩寿,说,我家小姐想跟你处对象,你什么意见?韩寿吃了一惊,半天没言语。婢女说,我们小姐光丽艳逸,端美绝伦,你痛快点儿给个话儿。韩寿的小心脏怦怦乱跳,又能娶到美女,又能和贾司空拉近关系,哪儿找这种好事儿啊!于是连连点头。从此,两个人白天互送书信礼物,晚上秘密幽会。韩帅哥虽然文质彬彬,但身手相当敏捷,贾家的院墙,根本挡不住小伙儿的纵身一跃。

【韩帅哥身手了得】

贾充毕竟不是一般人,虽然并不知道闺女搞对象的事儿,但发现她身上散发出浓浓的荷尔蒙气息和掩不住的喜悦感,与平日颇不相同。当时,西域向朝廷进贡了一种奇香,只要用了,香气一个月都不散,司马炎对这种香宝贝得很,只赐给贾充和大司马陈骞两人。贾小姐偷了此香,送给情郎,于是,韩寿身上香气袭人。

有人在贾充面前提及此事,贾充立即知道,韩寿这小子跟闺女搞到一起去了,但是家中围墙一两丈高,护卫严密,闺女又足不出户,这俩人是怎么见面的呢?某夜,贾充声称家里来了小偷儿,让护卫人员围着院墙寻找踪迹。不一会儿,护卫报告,院墙完好,只有东北角有一处,像是有狐狸爬过的样子。贾充已然明了,对贾午身边儿的婢女挨个儿盘查,得知真相。要说贾充确实是个人物,啥话也没说,风风光光为闺女和韩寿办了婚事。韩寿后来做到了散骑常侍、河南尹。元康初年(元康元年是公元291年)去世,追赠骠骑将军。

衣赐履说:成语“韩寿偷香”,就是打这儿来的。

贾充没有儿子,他去世后,经司马炎批准,把贾午的儿子韩谧,过继给贾充为嫡孙,改名为贾谧。这样,贾谧就从贾南风的外甥,变成了贾南风的侄子。

衣赐履说:史书上说,贾南风跟贾谧商量之后,才决定重用张华,我觉得有点扯。贾午出生于公元261年,就算她十五岁生贾谧,则贾谧生于公元275年。贾南风任用张华,是在公元291年,贾谧十七虚岁。这么重大的事项,贾南风不去和裴頠、郭彰这些成年亲信商议,却跟十来岁的贾谧沟通,显然相当扯淡。更何况,我们假设贾午十五岁(十四周岁)生的贾谧,如果十八岁生的呢?贾谧才十三四岁就决定是不是要重用张华,那就更不足信了。

那么,史书为什么要这么写呢?

我猜,就是要塑造贾南风滥用佞臣的形象,越亲信贾谧、郭彰等人,越能说明贾南风乱政。

贾谧是贾充的继承人,年纪轻轻,就成为鲁公。贾南风掌权之后,史称贾谧“权过人主”,权力比皇上还大,有一次甚至锁住一个黄门侍郎,“其为威福如此”。年轻,位高,多金,贾谧奢侈无度,他家的大House装修超标准,平日里用的东西都是最贵的,穿的是最华美的,歌童是“大晋朝好声音”选出来的,舞女是“大晋朝舞林大会”冲杀出来的,动辄开Party,搞各种娱乐活动,士大夫如果没去过贾谧的场子,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朝廷干部。

咱别以为贾谧只会吃喝玩乐,就是一啃老的纨绔子弟,这么想你就错了。贾谧从小就十分好学,又有才,又有思想,大晋朝的开国年份定在太康元年(公元265年),就是贾谧一力主张的。有人还写文章说,贾谧的文章实在太棒了,只有西汉大才子贾谊才勉强跟他有一拼。贾谧最拉风的事儿,大约是组织了一个学术沙龙,不算他本人,一共二十四个人,号称“二十四友”。这些人是:

渤海石崇、欧阳建,荥阳潘岳,吴国陆机、陆云,兰陵缪征,京兆杜斌、挚虞,琅邪诸葛诠,弘农王粹,襄城杜育,南阳邹捷,齐国左思,清河崔基,沛国刘瑰,汝南和郁、周恢,安平牵秀,颍川陈眕(读如诊),太原郭彰,高阳许猛,彭城刘讷,中山刘舆、刘琨。这些人,一水儿当世名士,其他人都没资格进入这个圈子。

衣赐履说:这些个人,全是文化人,咱比较熟的有斗富的石崇,美男子潘岳(就是貌若潘安的潘安),洛阳纸贵的左思,陆逊的孙子陆机、陆云,与祖逖齐名的名将刘琨,其他人,我们听着耳生,但在当时也都是英俊人物。

一般认为,这些名士想通过与贾谧的交往,谋求仕途发展,代表性的例子就是石崇和潘安,这哥俩都比贾谧年长二十多岁,史称他俩只要看到贾谧或者贾谧的奶奶广城君郭槐(贾南风老娘)的车子驶过,当街便拜,直到车子远去,他俩还跪在地上。成语“望尘而拜”,就是从这儿来的。但是,“二十四友”似乎又不是一个政治沙龙,换句话说,这二十四个人,并非贾谧的私党,理由有三:

一是贾谧是否为“二十四友”的升迁提供助益,缺乏史料支撑。二是在公元300年时,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诛杀了贾南风、贾谧,及“党与数十人”,“二十四友”中唯一被诛杀的只有黄门侍郎杜斌,而杜斌被诛杀的理由,似乎并不是贾皇后或贾谧的私党。三是在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之后,陆机、陆云、杜育、邹捷等人还积极投身司马伦,显然,加入司马伦集团比加入“二十四友”的政治色彩要浓厚得多。

因此,我更倾向于认为,这个圈子,尽管所有成员都是朝廷官员,但他们交往的结果,则表明其文化意义大于政治意义。

日本学者森野繁夫认为,齐梁诗的特色是文学集团化,而“二十四友”则是文学集团化的先声之一,它也是文学的社交性与游戏性的滥觞。

“二十四友”中的郭彰,是贾南风的从舅,与贾充关系特别好,贾充的老婆郭槐,更视郭彰为一母同胞。郭彰做官,顺风顺水,贾南风主政后,史称郭彰“豫参权势,物情归附,宾客盈门”,世人把贾谧和郭彰合称为“贾郭”。

史书给我的感觉,郭、贾二人,“豫参权势”的事当然是有的,但这哥儿俩之所以齐名,被称为“贾郭”,更重要的原因估计是“物情归附,宾客盈门”。如果他们仗恃权力坏事干尽,史官没义务替他们隐瞒,一准儿把这两个“坏蛋”的丑恶嘴脸展现出来。因此,我认为,权力,这哥儿俩肯定有,但相当有限,坏事儿,肯定也干过,但没有恶贯满盈。

【贾秘书

讲了半天,贾谧究竟是什么官职呢?

这位爷做过散骑常侍、后军将军。公元296年,广城君郭槐去世,贾谧回家守丧。丧期尚未结束,又被任命为秘书监。

注:司马衷朝的秘书监为秘书寺长官,综理经籍,考校古今,课试署吏,统著作局,掌国史修撰,并管理中外三阁图书。三品。

这一回,我们介绍了张华、贾模、贾谧,其他六位,我们下回再讲。

音频版《衣赐履读通鉴》已在喜马拉雅平台上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扫描订阅收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读通鉴】04 贾南风的执政班底(上):一大帮文化人的读书心得, ,,,,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成语大全    127.0.0.25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