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成语大全 成语造句 成语故事 看图猜成语 四字成语 五字成语 ABCD式的成语 文化百科
分类: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首页 >> 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


三国有这样父子三人,政治上创帝王基业,文学上开一代文风的读书心得


2023-05-06 21:54:03 ,,,,,,,,,,,


引言

乱世三国,群雄争霸,靠的是权谋,靠的是勇武。可偏偏曹操一家不仅打出了一片天下,还一下子出三个诗人,开创了一代文风。唐代李白有诗云“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说的就是这段文学佳话。

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不少父子兄弟齐名的例子,三国时的三曹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其中一组。

三曹


曹操

“三曹”是汉魏时期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称。因为他们父子兄弟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对于当时和后世的文坛有很大影响,是建安时期的文学代表人物,所以后人以“三曹”相称。

国人对于曹操再熟悉不过,但相信有不少人对曹操的印象来自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与刘皇叔“青梅煮酒论英雄”,“挟天子以令诸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都是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在历史上,曹操的形象并非一开始就是“奸雄”,在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中,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曹操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得到了客观的描述。但到了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曹操已不仅仅是非常超人了,还戴上了性格残忍,嫉贤妒能的帽子。到了隋唐,《隋书》肯定了曹操的政治才能,同时也肯定了曹操对音乐和文学发展的作用;比如开篇时李白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所说的“蓬莱文章建安骨”就是对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文风的致敬。

明清时期,《三国演义》的问世,最终把曹操的“奸雄”形象给固定下来,直到今天人们提起曹操,还是会说“白脸的曹操”,而白脸在戏曲中是奸贼的形象。客观来讲,这对于曹操是极为不公平的。

曹操二十岁举孝廉为郎,在汉末黄巾起义时聚集兵马,建立了自己的军事武装。随后又“挟天子以令诸侯”,官拜丞相,在官渡一战击败了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袁绍,一战封神,统一北方,结束了北方军阀割据,彼此攻伐的战乱局面,对于历史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曹操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能力和成就在统一北方和与南方的孙刘政权对垒时,得到了充分体现。

曹操本人善诗文,知兵法。现有多篇诗文存世。其中比较著名的作品有《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步出夏门行》、《度关山》、《对酒》及《短歌行》等。他的作品《短歌行》是以乐府古题创作的,全诗庄重典雅,思想深厚,其中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等句在今天仍常常被人引用诵读。


曹丕

曹丕

说到曹丕,估计看了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人对他的印象也不会太好。曹丕在魏王的继承争夺战击败弟弟曹植,被立为王世子。在曹操逝世后,他又代汉称帝,终于结束了两汉407年的统治。曹丕是魏国的开国皇帝,但在位时间并不长,统治期间,曹魏的国力和版图都得到了扩张。

曹丕一生在政治上并没有太多建树,但在文学上还是可圈可点的。曹丕现存诗有四十首,其中著名的《燕歌行》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曹丕在文学理论方面也颇有建树,他所做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学理论与批评著作。明末王夫之对他评价甚高,说曹子桓天才骏发,岂是曹子建所能压倒的。我认为这个评价不过分。因为从诗的风格上讲,曹丕的诗风纤巧细密,清新明丽,而曹植的诗骨气充盈,淋漓悲壮,这主要是二人境遇不同所造成的,并不是真的代表曹子建就才高八斗,曹丕就一斗不占。比如下面这首曹丕的诗,意味深长,意境唯美,缓缓低吟之下,一幅画面徐徐展开: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曹植

曹植

曹植,字子建,曹丕的弟弟。在三曹中,他的作品留存最多,对当时及后代的影响最大,后人评价也最高,但这种评价仅限于文学造诣上。

曹植早年深受曹操喜爱,几乎被立为太子。但他锋芒毕露,不懂修饰,所结交的人也都是些文人墨客,对于政治上并无太多助力,所以这样一个人怎么能够和从小就跟在曹操身边征战四方的曹丕较量呢。

曹植早年翩翩浊世贵公子,意气风发,志向远大,但并没有经历什么磨难,所以诗风乐观浪漫,而后期则由于理想和现实的冲突,而显得哀而不伤,淋漓悲壮。曹植在三曹中最受后世推崇,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华美见长,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曹植在洛神赋中的一段描述,如果当时也有新媒体平台的话,那绝对是爆款顶流:“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也正是因为曹植的诗中带有这样的仙气,南北朝钟嵘在《诗品》中把他列为品第最高的诗人。清代诗词理论家王士祯也有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的说法。


七步成诗之谜

《三国演义》中曹植七步成诗惊天下,即让曹丕的形象差到了极点,也将曹植的悲情人生渲染到了极致。七步诗最早见于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但是否真的是曹植所作一直存疑。毕竟曹丕当时已当了皇帝,想要杀死曹植方法多的是,为什么非要找个作诗的蹩脚理由呢。这无非是想突出曹植的才华和悲情,同时让曹丕担上一个不义的名声罢了。


结语

三曹作为一个整体的文化符号,代表了一代文风的开创,他们背后的政治故事也许仍有很多真真假假需要考证,但他们在文化上的成就和影响却是巨大和深远的。

正所谓:当世功名,万代文章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三国有这样父子三人,政治上创帝王基业,文学上开一代文风的读书心得, ,,,,,,,,,,,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读通鉴】02 贾南风翻手为云诛杀太宰太保,覆手为雨除掉楚王司马玮

【当《通鉴》遇见纪检干部】读通鉴文字版目录读通鉴音频版目录八王,即,汝南王司马亮(司马懿子)、楚王司马玮(司马炎子)、赵王司马伦(司马懿子)、齐王司马冏(司马攸子)、长沙王司马乂(司马炎子)、成都王司马颖(司马炎子)、河间王司马颙(司马孚孙引言乱世三国,群雄争霸,靠的是权谋,靠的是勇武。可偏偏曹操一家不仅打出了一片天下,还一下子出三个诗人,开创了一代文风。唐代李白有诗云“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说的就是这段文学佳话。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不少父子兄弟齐名的例子,三国时

跳槽现象的大量出现,说明社会允许人才流动,不仅使得一个人更有可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而且使得一个单位更容易找到自

跳槽现象的大量出现,说明社会允许人才流动,不仅使得一个人更有可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而且使得一个单位更容易找到自己需要的人才。关于跳槽现象,正确的看法是_____。A、择业自由是人的基本权利,应该鼓励跳槽B、跳槽对每个人的发展既有积极意义,也有不利的影响,应慎重C、跳槽有引言乱世三国,群雄争霸,靠的是权谋,靠的是勇武。可偏偏曹操一家不仅打出了一片天下,还一下子出三个诗人,开创了一代文风。唐代李白有诗云“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说的就是这段文学佳话。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不少父子兄弟齐名的例子,三国时


成语大全    127.0.0.25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