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成语大全 成语造句 成语故事 看图猜成语 四字成语 五字成语 ABCD式的成语 文化百科
分类: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首页 >> 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


薛福辰巧治慈禧太后的“怪病”的读书心得


2023-05-06 21:54:03 ,,,


公元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还是皇后的慈禧与恭亲王奕联手,发动“辛酉政变”。于是,一生以“凤在上、龙在下”为追求目标的昔日兰贵人果然摇身一变成了垂帘听政的“圣母皇太后”,再一次挑战和颠覆男权社会,开始了一个女人对大清王朝长达47年的统治。

从贵人一步登天变成了太后,光绪皇帝登基后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本来东宫西宫两宫太后还能互相牵制,但是后来慈安越来越不愿意管那些所谓的军国大事了,慈禧正好趁机加快揽权的步伐,慈安就被彻底架空了。慈禧太后的日子也过的愈发肆无忌惮。而在此之间,慈禧太后可以说是整个晚清政治的独裁者。因为,就连慈禧太后得了病都没人敢说。实际上,宫中、太医大都知道慈禧太后得的是什么病,只是不敢讲真话。流传到民间的说是慈禧太后得的都是一些“怪病”。医治慈禧太后的“怪病”是要冒着生命危险之活,要智勇双全,讲究的是巧治。

薛福辰,幼年聪慧过人,7岁能试作文章。年稍长,博览经史。道光三十年(1850)考取秀才,咸丰五年(1855年)参加顺天乡试,中第二名举人。后在北京任工部员外郎。咸丰八年,因父病故,扶枢归里。咸丰十年,太平军攻克无锡,他与母、弟避居苏北宝应县,又去李鸿章幕府供职。后提任为候补知府,到山东补用。时黄河缺口,泛滥成灾,山东巡抚丁宝帧知其对水利索有研究,请他去助治。他亲驻侯家林,综理全局,组织民工,经过45天的日夜抢险,堵塞各处缺口,节省币银一百数十万两。因治河有功,调任候补道员,补山东济东泰武临道。在任4年,海岱之间,民无饥馑。公余自习医书,历时五六载,竞精通诸家医书。有着民间“神医”之称的薛福辰,却有过巧治慈禧太后两种“怪病”的经历。

“怪病”之一、屁股生疮

有一年,慈禧太后生了病,宫中的太医们想了很多办法,总是看不好,也请了宫外的很多名医,对此也是束手无策。是这些太医和名医水平低呢?还是慈禧太后患了重病无法医治?其实都不是,哪慈禧太后究竟是得了什么病。原来,是慈禧太后她的屁股上生了一个恶疮。要是一般的人,只要把裙子一脱,将恶疮点破,让毒血和脓液流出来,再敷点药就好了。可是有哪个大夫敢叫慈禧太后脱裙子呢?问题就来了,不脱裙子又怎么能诊断治疗?所以慈禧太后的病是越来越严重。弄得她整天衣食不安,痛苦不堪。

慈禧太后听人说江苏无锡籍的翰林薛福辰医术高明,能治许多疑难杂症,于是,下令贴身太监李莲英去寻找,李莲英不敢怠命,随即派人通知薛福辰进京入宫。薛福辰在接到懿旨之后,左右为难,去不去都后果十分严重,去吧,只怕是凶多吉少,不去吧,就犯了抗旨的大罪。他知道要看好病,关键是要弄清楚病的症状,知道慈禧太后病的症状,最清楚的人应该是李莲英。为此,他暗地里送了两千两银票给李莲英,于是李莲英告诉薛福辰,慈禧太后的病可能是屁股上生了个疮,具体部位他也不太清楚。薛福辰在得知这一情况之后,脑子里马上就有了治疗的办法。

第二天,薛福辰带着一只特制的布垫子,来到后宫为慈禧太后治病,他请慈禧太后坐在布垫子上,然后装模作样地把脉。不久,慈禧太后便离开了,薛福辰发现慈禧太后坐过的布垫子上有血迹,他根据血迹的部位,又做了一只布垫子,带上三千两银票给军机大臣荣禄,要他想办法让慈禧太后坐在布垫子上。这荣禄可不简单,他是慈禧太后进宫之前的情人。他同荣禄说“中堂大人,明天我就要给西太后治病了,她病我肯定能治好,但她会把我杀掉。”荣禄听了一头雾水,治好了病,应该赏功才行,还怎么会被杀掉呢?薛福辰就把如何给慈禧太后治病的方法告诉给了荣禄,荣禄听了哈哈大笑,说:“只要你能治好她的病,我保证你的生命安全。”过了一天,薛福辰又来到宫中给慈禧太后治病,她在布垫子上一坐下,就“啊呀”一声地叫喊,随即只见其屁股下脓血淋漓,气味难闻。原来是薛福辰在布垫子里藏着一把小刀,刀尖正好对着慈禧太后屁股上的恶疮。慈禧太后疼痛难受,大声叫道:“薛福辰存心要害我,快来人啦!把这该死的奴才拉出去斩了。”接着,薛福辰就被人押下去了。过了没有多久,慈禧太后屁股上的恶疮由于脓血被清出了,顿觉轻松了许多,宫女又给慈禧太后敷上薛福辰留下来的止血止痛的药,上药之后,慈禧太后的痛楚慢慢地没有了,恶疮也被治愈。

数日之后,荣禄进宫向慈禧太后请安,将薛福辰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方法给她治病的来浓去脉,详细地告诉给了慈禧太后,此时,慈禧太后才恍然大悟,后悔地说:“哎呀,搞错了,我把薛福辰拉去斩首啦!”她一说完,荣禄便放声大笑起来,没有斩首,我已经将他留下来了,这么好的神医,杀了多可惜,留下来以后还有用吧!”

薛福辰在北京待了一年光景,一方面以高超的技术为慈禧太后治病,另一方面,自己的妻儿老小却无法照顾。其间,全家曾染上时疫,一个女儿不幸夭折。他的弟弟薛福祁私下抱怨说:“抚兄以回天妙手,而眷属却皆不见于病,所谓木匠缺床足而不能自理者,非耶?”薛福辰不久调补直隶通永道,后来担任顺天府尹(相当于北京市长)、宗人府丞、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是诸位医生中晋升官位最高者。

“怪病”之二、恶心呕吐

咸丰皇帝驾崩后,正值青春岁月的慈禧虽然是寂莫难耐,先帝过时的时候慈禧也不过只有二十八九的年纪,慈禧太后年纪轻轻就守了寡,俗话说,这女人三十如狼,四十如虎。丈夫在时还好,这丈夫去世了可怎么好呢?虽然说大权在握但是难免孤枕难眠,后来慈安也被慈禧死死的压制住,再也没有人能够威胁到慈禧,慈禧的胆子也就越来越大,野史上面有很多关于慈禧太后与身边太监不清不楚的传闻,甚至有戏班子到宫中表演,慈禧身边的太监还会留男戏子在宫中,这男戏子被留下是干什么,就不言而喻了。偶尔暗渡陈仓,弄出一些风流韵事却因为宫中有御医仔细照料,倒也一直没有闹出什么笑话来。直到光绪即位,已到虎狼之年的慈禧大权在握,更加为所欲为,便隔三岔五做些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美事。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不想有一次终于闹出了动静。

光绪六年,即公元1880年,慈禧太后突然患上了一种“怪病”,不仅浑身不适,懒散犯困;而且茶饭不思,恶心呕吐,尽管御膳房的御厨们使出浑身的解数,变着花样为太后备膳,却总也吊不起这位老佛爷的食欲,好几位御厨为此挨了板子,急的都快要上吊自杀了。慈禧毕竟是过来人,自己身体向来都很好,而且一直保养的很好,这一次突然出现这种情形,心中暗想,莫非是自己不慎怀孕了?

这段时间,慈禧太后经常呕吐,身体老是没劲,光绪皇帝知道后,请御医前去诊治,御医号脉以后,便给慈禧说,太后什么病也没有,身体非常的健康。虽说是身体健康,那么为什么这身体还是不见好转?随后,光绪皇帝找来了所有的大清朝御医给慈禧太后治病,但是,在众人一个个号完脉后,又是都说太后凤体安康,什么毛病也没有,这让慈禧和光绪帝发起怒来,一个个领着大清的俸禄却如此无能,便挨个的大板伺候。慈禧怀孕之后,传太医贾左帮助,贾左太笨,竟然直接恭喜太后有喜,因此掉了脑袋。慈禧太后患重病,下沼遍征名医,薛福辰由李鸿章等保荐,于是年六月二十三日应召入宫为慈禧治病。

说起来,这薛福辰不仅医术高明,为人更是精明过人。这位姓薛的大夫替慈禧太后搭脉后,立刻明白太后这是有喜了。此时,薛福辰心想,慈禧的丈夫咸丰皇帝早已死了,怎能说她有喜呢?当然,他也明白这事儿可不能乱说,于是,他斟酌再三,编了一套说辞:“太后为国操劳,心力交瘁,气血阻滞,积于腹中,治宜行气通络,清瘀活血。气血一旦通顺,凤体自然会康健无恙。”这番说辞可就让慈禧满意了。此刻的光绪皇帝还不知道太后是有了身孕,眼瞧着有人说出了太后的病因,便让薛福辰去开了方子。

这时,薛福辰又道:“薛家有一规矩,为王公大臣看病只能配药不能留下药方。既是太后看病却可以留下药方供太后一人看,待臣替太后煎好药,再来奉予太后。”这话让慈禧更加满意了,于是她夸奖了薛福辰一番,便让他下去准备了。听了薛福辰这么一说,慈禧多日来的满脸愁云马上散去了一半,双眉也渐渐舒展开来。心中暗道:“这奴才不但有双回春妙手,还有一条如簧巧舌,不仅把病情讲的一清二楚,而且不显露丝毫山水。”此时,光绪自然不明就里,只见太后满脸喜色,便催薛福辰快快开方下药。

三日后,薛福辰小心翼翼的拿着药来到了太后宫中,待太监试药之后,便让慈禧服下。慈禧一番倒腾之后,心里舒坦了,便让薛福辰离去。其实,薛福辰哪有什么秘制丸药,他连忙去药店配了一服打胎药,叫仆人煎好,次日带到宫中,让慈禧服下。又叫宫中设“千层布”遮人耳目,设“泻淤井”备产下胎儿后毁尸灭迹。过了几个时辰,懿旨传下:“太后瘀血已下,薛爱卿可以出宫了。”薛福辰这才松了一口气。出了宫门,也不敢再回寓所,到驿站借了一匹快马,一路飞驰,直奔老家无锡。

却说慈禧打了胎,回过神来,害怕自己曾经怀孕的事情被这薛福辰抖落出去,叫我老脸往哪搁?秘密派几个大内高手,叫他们赶快追上薛福辰,结果他的性命。薛福辰一到家,就假装已经死亡,叫家里大办丧事。几个大内高手一路紧追到无锡,看见一支出殡队伍,发现这人早已经“暴毙而死”了。队伍中披麻带孝,举幡扬幢,浩浩荡荡,从南门到东门,再到北门、西门,然后折向惠山,远兜远转,好象怕哪个无锡人不知道似的。路旁看热闹的人都在指指点点,议论纷纷,说薛福辰如何如何。几个大内高手听了,相视而笑,心想可以回京交差去了。由于薛福辰的老谋深算,总算逃过一劫。据说无锡谚语“城头上出棺材——远兜远转”,出典就在这里。薛福辰却不敢怠慢,立刻离开皇宫,收拾好细软,火急火燎的跑回了老家,保险起见还替自己假办了一场丧事之后,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追杀薛福辰的人回到京城之后,随即向慈禧太后报告了薛福辰暴毙而死之事,于是,就再也没有追究过薛福辰了。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薛福辰巧治慈禧太后的“怪病”的读书心得, ,,,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成语大全    127.0.0.25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