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成语大全 成语造句 成语故事 看图猜成语 四字成语 五字成语 ABCD式的成语 文化百科
分类: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首页 >> 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


铁血北朝73:李奕之死,引爆献文帝和冯太后之间的生死决斗的读书心得


2023-05-06 21:54:03 ,,,,


李䜣和李敷兄弟并不是一家人,他本是范阳(今北京一带)人氏。父亲李崇原是北燕的吏部尚书,太武帝讨伐北燕时,李崇带领族人归顺北魏,受到太武帝重用,一直活到81岁高龄去世。

文成帝即位后,李䜣被外放为相州(治今河南安阳)刺史。李䜣到任后为政清明,明察秋毫,清理了挤压的大量案件,赢得了百姓的交口称赞。

李䜣在相州的政绩,很快便在考核中得到了朝廷的认可,被评选为“诸州之最”,相当于今天的全国第一名。献文帝也听说了李䜣的事迹,便赐给他衣服,以示奖励。

这人一出名就容易飘,一得意就忘形,李䜣也不例外。出名后的李䜣骄傲自满,开始收受别人的贿赂,终于沦为一个贪官。后来有人向朝廷检举李䜣的贪污罪行,这事儿传到了李䜣好朋友南部尚书李敷那里,李敷就提醒李䜣及时收手,但李䜣置若罔闻。

眼看李䜣马上就要落马了,有人就劝李敷也向朝廷举报李䜣的不法之事,证明自己和李䜣没有关系。李敷念及友情,不忍心出卖朋友,选择了包庇李䜣。

结果出大事了。

这时候献文帝为了报复冯太后,正在寻找她的男宠们下手,李奕是第一个目标。在调查李䜣的贪污案件中,意外查到了李敷包庇李䜣的情况,这个新发现令献文帝大为兴奋,下令将李䜣押送京城问罪。

有关部门可能是领悟了献文帝的“圣意”,就诱导李䜣咬出李敷兄弟,承若只要他咬出李敷兄弟,就饶他死罪。

李䜣当然想活命,但听说要他出卖朋友,他有点犹豫,再加上他确实不知道李敷有哪些违法之事,怎么咬?

不知道?这个不算啥事,我们提供给你材料,你只需要签字画押就行了。

为了活命,李䜣只好对不起李敷了,他在有关部门准备好的李敷兄弟罪行材料上签字画押,出卖了毫不知情的李敷兄弟。

拿到了李䜣的口供,献文帝马上下令逮捕李敷一家人,受他牵连,他的兄弟李式、李奕等人也被下狱,最后全部灭族,李家几十口人死于非命,血流成河。

可怜的李奕到死都不知道自己因何而死,表面上看是李敷包庇李䜣,连累全族被杀。真实原因其实是李奕和太后搞暧昧,激怒了献文帝,拿他开刀向太后示威,是他害死了李氏全族。

他的死和李䜣还真没太大关系,这一点,献文帝心知肚明,从李䜣的判决书就能看出来端倪。

李䜣被判死刑,但因为检举李敷兄弟有功,被改判流放,抽了一百鞭子,剃了光头,充军去了。

这就有意思了,主犯流放,包庇他的从犯反而灭族,这么搞就是傻子也能看明白是怎么回事,你想聪慧过人的冯太后岂能看不明白?

这事儿还没完,李䜣流放没多久就被召回京城,担任太仓尚书,兼署南部,成为献文帝的宠臣。

这就是向冯太后公开示威了。

献文帝利用李䜣杀了李奕全族,恨恨羞辱了冯太后一把,事后又把李䜣调回京城重用,这样的羞辱冯太后岂能善罢甘休。李䜣如果聪明的话,就该赶紧跑路,不要被眼前的荣华富贵蒙蔽双眼。

可惜,他不听。

李奕事件发生在皇兴四年(470年)冬十月,他的被杀成为献文帝和冯太后矛盾激化的导火索。

李奕的死深深刺痛了冯太后,她决定反击了。

“太后行不正,内宠李奕,显祖因事诛之,太后不得意。”——《魏书·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传》

就在此时,她听说献文帝要带兵西征反叛的敕勒人,留下叔父拓跋子推坐镇京城。这对冯太后而言,无疑是天赐良机。

皇兴五年(471年)夏四月,帝国西部的敕勒人反叛,献文帝命“宗室五王”之一的汝阴王拓跋天赐出征平叛,结果吃了败仗,死者十五六。败报传回平城,献文帝大怒,决定亲自西征教训敕勒人。史载献文帝亲率大军离开平城,进抵阴山,大败敕勒人。

这场仗从四月打到八月,献文帝得胜还朝,一回到平城他就感觉到气氛不对劲儿。先是他的心腹宠臣万安国神秘失踪,接着是阳平王拓跋新城、济阴王拓跋小新城相继病逝,汝阴王拓跋天赐因西征敕勒兵败,羞愧难当一病不起,在家养病,不问世事。

如此一来,支持献文帝的“宗室五王”只剩下京兆王拓跋子推、任城王拓跋云还在朝堂上。

献文帝回京后就发现他的嫡系人马受到压制,感到情况不妙,于是紧急召见拓跋子推、陆定国(陆丽之子)和拓跋云等人问话。这几个人明显受到了太后的压力,一个个唯唯诺诺,顾左右而言他。

从后来的剧情发展看,这几个人显然是靠边站了,在献文帝离京西征的这段时间里,太后发动了一场无声无息的政变。

《魏书·显祖纪》写到这里突然话锋一转,冒出来一句:“帝雅薄时务,常有遗世之心,欲禅位于叔父京兆王子推。”这句话出现的特别突兀,不合时宜,前面还是西征得胜归来,意气风发,后面就直接来一句朕想退位了。

中间没有任何过渡,也没有交代发生了什么变故。

从前面李奕之死,触发献文帝和冯太后之间矛盾激化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献文帝突然想退位绝非他的本意。

我们不妨推测一下,献文帝离京西征这段时间,平城朝堂发生了什么变故,冯太后做了些什么,以“宗室五王”为代表的献文帝集团又遇到了什么挫折。

献文帝回京后急匆匆召见拓跋子推等人,之后为何突然宣布要禅位给拓跋子推。

有一种可能性,就是献文帝回京后受到了来自朝野内外的巨大压力,不排除文武百官向他逼宫。而支持他的宗室五王和陆定国等鲜卑贵族,很可能已经妥协。

百官逼宫的幕后主使最有可能是谁?

献文帝心中应该很清楚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铁血北朝73:李奕之死,引爆献文帝和冯太后之间的生死决斗的读书心得, ,,,,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成语大全    127.0.0.25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