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成语大全 成语造句 成语故事 看图猜成语 四字成语 五字成语 ABCD式的成语 文化百科
分类: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首页 >> 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


明朝石城王朱宸浮的一生沉浮的读书心得


2023-05-06 21:54:03 ,,,,,,


朱宸浮原本只是个辅国将军,祖父石城王朱奠堵性格严肃果决,端正坚强,家教严格;父亲镇国将军朱觐镝以孝道闻名。

但朱宸浮才四岁和五岁时,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和二十二年(1486年),父亲和祖父就先后去世了。

虽然朱觐镝生前并未被立为继承人,但朱奠堵没有嫡子,按无嫡立长,就默认他的继承人得出自朱觐镝一脉。

弘治二年(1489年),明孝宗派出使者,册封八岁的朱宸浮为石城王,顺便也追封朱觐镝为王。按道理,继位郡王起码十岁才能受封,这里不知道是破例了,还是朱宸浮的年龄被记载错了。

在当时,此命一出,还真有人大呼坏了规矩,不过纠结的不是年龄,而是受封资格。此人也不是什么言官,而是宗室,他就是岳阳国的奉祀辅国将军朱均锽,也就是管岳阳王府的辅国将军。作为岳阳王家族的家长,朱均锽不止一次想转正继承祖上的王位,但先前都被以“没有辅国将军进位郡王的先例”为由被驳回。这时候,眼看朱宸浮和乐安国辅国将军朱宸湔、乐平国辅国将军朱徵铔都进封郡王了,朱均锽便上奏说,他们可以,为什么我不可以?

最后,在明孝宗主持下,礼部尚书耿裕查了资料得出结论,朱宸浮等三人继承的是祖父的王位,朱均锽却想继承伯父的王位,不是一回事。就这样,把朱均锽的质疑压了下去,朱均锽也只能老老实实地继续当自己的辅国将军。

弘治五年(1492年),孝宗派使者册封生员黄淳的长女为石城王妃。也就是说,如果年龄记载无误,朱宸浮才十一岁就成家了。

朱宸浮当了家长封了王,但他的父亲只是追封的郡王,他的兄弟们并没有按郡王的儿子封为镇国将军,仍然是辅国将军。朱宸浦是朱宸浮的胞弟,还知道抱大腿。庶出的朱宸潣、朱宸澅才是不好相处的。虽然朱宸潣和朱宸澅并非同胞,但不耽误四兄弟分成嫡庶两队,互相窥伺对方的错误,互相告发。孝宗派人去调查,发现这几个人都不是好东西,自身有罪也得罚,诬告也是罪也得罚,于是朱宸潣、朱宸浮废为庶人,朱宸浦、朱宸澅革去三分之二禄米。

这一年是弘治十二年(1499年),朱宸浮才十八岁,就因为自己的年少荒唐被一撸到底了。他的庶长子朱拱弘治六年(1493年)就得到赐名,就算是刚出生就赐名,这时候也都已经七岁了。

即使被废,朱宸浮也还是石城王府的家长。他的儿子们长大后,也仍然按郡王的儿子封为镇国将军。也就是说,石城王府仍然在,只是比别家少了一个封王爵的话事人。

时间转到正德年间,朱宸浮家族的小家长宁王朱宸濠心思活络了,想造反自己当皇帝。当时宁王家族的藩王全都在封地南昌,朱宸濠当然首先要考虑团结自己身边的人,并且的确拉拢到了宜春、瑞昌二王。

朱宸浮既然被朝廷废黜,似乎应该对朝廷怀恨,当然也成为了朱宸濠的团结对象。这时候的朱宸濠多半不会吝惜画大饼,毕竟一旦他成功了,宁王家族的藩王都会成为近支宗室,如果朱宸浮有功,还能当个从龙功臣,别说复封了,就是封个世袭罔替的一字王都未必不可能。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朱宸浮拒绝了!

当时朱宸濠在朝中结交了宠臣钱宁、尚书陆完,也就有了话语权,所以结果不是朱宸浮告发了朱宸濠,而是朱宸濠反咬一口。本来朱宸浮就是获罪的废王,这下雪上加霜,属于王爷的印册被收缴,家产被朱宸濠侵占,连朱宸浮的正房王妃黄氏也被囚禁而死,草草地在城外埋了。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朱宸澅。朱宸濠起兵后,还擅自封朱宸澅为九江王,不知道是不是多少有一点想存心气一气朱宸浮。

然而这场宁王之乱最终很快失败了,朱宸澅更是被天雷劈死,被当时人视为报应。

虽然朱宸浮理智地拒绝了单车变摩托的诱惑,但朱宸濠被镇压后,朱宸浮以及同样没有参与的朱宸潣、朱宸浦哥几个并没有得到什么特殊的补偿和回报。

嘉靖八年(1529年),明世宗才批准朱宸浮的嫡子朱拱的请求,追封其被草草埋葬的母亲黄氏为石城王妃。这样好像朱宸浮的身后名好像可以保障了,总不能王妃配庶人吧。

嘉靖十八年(1539年),朱宸浮、朱宸浦两兄弟一合计,屡次上奏请求恢复待遇,理由是兄长朱宸潣死后被追封并祭葬了,而且追封的还是比原来更高的镇国将军,显然算是给平反恢复待遇了,我俩为什么不行呢?

朱宸潣追封赐葬在嘉靖三年(1524年),为什么那么久俩弟弟才想起这事,咱也不知道,咱也没处问。

礼部研究了一下,觉得朱宸浮当初获罪并不冤枉,但生活不检点、治家不严等等都不算重罪,朱宸浮被废已经差不多四十年了,而且期间朝廷屡次都有大赦天下之类的恩典。江西巡按御史也调查出来,朱宸浮的确被朱宸濠欺负得多年生活困苦,值得同情。所以各方得出结论,给朱宸浮恢复冠带和待遇是有理可循的。

朱宸浮当年的罪行包括强抢良家妇女、以小罪打死逼死九个下人、抢先把朱宸潣儿子的赐名敕书打开掷在地上、放纵侍女与外人私通,还有他本人与伯父的妾私通。这里不知道是史料写错了还是伯父泛指堂伯,按记载朱觐镝本就是庶长子,朱宸浮不该还有什么成过家的伯父。

明世宗也就做了顺水人情,从此朱宸浮又是石城王了。但这时候,他已经五十八岁了。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朱宸浮又一次哭穷,奏请按同样曾经获罪后来复封的岷王朱彦汰等人的事例,恢复自己的俸禄。世宗怜悯朱宸浮年老,最后给他批了三分之一的岁禄。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朱宸浮去世,享年六十七岁,追封安恪王,总算保住了生前身后的待遇,结束了“沉浮”的一生。

然后,《明史》《弇山堂别集》《南明史》都记载石城国无嗣除国。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世宗命乐安王朱拱椤,也就是前述的朱宸湔的继任,代理石城、瑞昌二王府事。

然而,朱宸浮真的没有后嗣吗?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明神宗还按礼部请求,命朱宸浮的孙子辅国将军朱多燽奉祀石城王府。

仔细一查《明实录》的其他地方,明白了,原来朱宸浮身后确实有好几个儿子,最有希望袭封的就是嫡子朱拱,本来老老实实等袭封,啥事都没有,然而他们还没等到袭封,就不知道为什么想不开,竟然组团围殴朝廷命官新建县知县刘勃。

最后,庶出年长的朱拱{木充}被废为庶人,朱拱栈、朱拱楒、朱拱㭼夺俸半年;这几位的处分决定下达后一个月,便有了乐安王管石城、瑞昌二王府事的诏命,而前面说到,瑞昌王是作为宁王的同谋被除国的,好不容易复封的石城国就这样把自己作到了瑞昌国一样的待遇。

这样也就能解释朱宸浮后来为什么又冒出一个孙子了,因为他本来就没有绝嗣。相应地,后来南明年间复封的石城王朱议濊,也就很有可能是朱宸浮的直系后裔了,按“磐奠觐宸拱,多谋统议中”的字辈,当是朱宸浮的五世孙。

后来,朱议濊在福建大田起兵抗清,兵败遇害,石城王家族的故事也就结束了。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明朝石城王朱宸浮的一生沉浮的读书心得, ,,,,,,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成语大全    127.0.0.25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