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成语大全 成语造句 成语故事 看图猜成语 四字成语 五字成语 ABCD式的成语 文化百科
分类: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首页 >> 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


《山海经》解密:西山经开篇不凡,秦岭十一山见证了沧海桑田的读书心得


2023-05-06 21:54:03 ,,,,,,,,,,,


在文章《最早的中国,原来只是一个小小的盆地》中,我已经对《中山经》的山脉河流进行了解密,得出《中山经》主要是洛阳盆地周边的山脉。本文,我将为大家解析《山海经》的《西山经》。在《中山经》中一共有11座山脉,而《西山经》却只有四座山脉。虽然山脉少,但是这些山脉更加巍峨庞大,并且和炎黄族的早期活动息息相关。了解《西山经》,更有利于我们解开中华文明的密码。本文,则先来解析《西山经》中的“华山”,也就是现在的秦岭。

《西山经》的四条山脉,分别是华山、六盘山、崇吾山、白于山。我们首先从第一条山脉——华山开始。“华夏”一词中,夏是指夏朝,而“华”有可能就是华山。另一种说法,黄帝和炎帝都脱胎于华胥氏,因此华指华胥氏。华胥氏生女娲和伏羲,可见其历史之早。

8000年前,秦岭北部的大地湾文化兴起,和华胥氏有关吗?

现在,我们需要确认华山的位置。华山呈现东西走向,一共有十九座山,2950里。而华山的河流,主要有两个流向,一是向北流入渭河,二是向南流入了汉江。因此我们可以断定华山就是秦岭。秦岭是渭河和汉江的分水岭,恰好和这里的记载符合。秦岭的长度为1600公里,和《山海经》中的华山长度差不多。

“松果之山,濩水出焉,北流注于渭”

“符禺之山……符禺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渭。”

“竹山……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

“羭次之山,漆水出焉,北流注于渭。”

“时山,无草木。逐水出焉,北流注于渭。

“南山,上多丹粟。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

“大时之山……涔水出焉,北流注于渭。清水出焉,南流注于汉水。”

“嶓冢之山,汉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嚣水出焉,北流注于汤水。”

“皋涂之山,蔷水出焉,西流注于诸资之水;涂水出焉,南流注于集获之水”

“黄山,盼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

其中最东的钱来之山,可能就是秦岭东端的华山的支系。而接着就是太华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鸟兽莫居。”很显然,这就是现在的华山。在太华山以西有小华山,此山在现在还叫小华山,海拔为1664米,和太华山合称“二华”。

在小华山以东有符禺山、石脆山、英山、竹山。其中竹山“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丹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洛水”。丹水,就现在的丹江,发源于商洛凤凰山,而丹江是汇入汉江的,而这里说丹江是向东南汇入了洛水,不知道是写错了还是古人地理知识出现了错误。因此洛水也发源于附近,有可能造成一些误解。

竹山以西,就是浮山、羭次山、时山、南山,其中南山“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可见这里的丹水又不是刚才的丹水。可能,古人将出产丹砂的河流都叫做丹水,这里提到“上多丹粟”,丹粟就是丹砂。南山,就是终南山,是有名的道教名山,而道教人士热衷用丹砂来炼丹,这或许是终南山成为道教名山的原因。

终南山向西,为“大时之山……涔水出焉,北流注于渭。清水出焉,南流注于汉水”。大时山,就是现在的太白山,是秦岭的最高峰,海拔为3770多米,《水经注》载:太白山“于诸山最为秀杰,冬夏积雪,望之皓然。”太白山系包括太白山、鳌山(武功山)西跑马梁等,其太白山与鳌山有东、西太白山之称。如果这个地理位置确定,那么涔水就是陕西石头河,清水则是湑水河。

继续向西,经过320里的距离,就是嶓冢之山,是汉水的发源地,那么这里的嶓冢之山在哪里呢?现在的汉江源头也被称为嶓冢山,在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境内。但是在西汉时期,这里曾经发生过“嘉陵夺汉”的现象。原本汉江的源头叫做西汉水,后来因为发生武都大地震,导致西汉水被堵塞,于是改道流入了汉江。西汉水的源头是甘肃天水的齐寿山,古代也曾经叫做嶓冢。

嶓冢之山以西的大山发源的河流都已经不再流入渭河,可见这里已经非常靠西了。其中“皋涂之山,蔷水出焉,西流注于诸资之水;涂水出焉,南流注于集获之水。”“黄山……盼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最后一座山为騩山,“是錞于西海……凄水出焉,西流注于海”。而倒数第二座山峰的北边已经出现了牦牛等动物,“翠山……其阴多旄牛、羚、麝”,可见已经到达了青藏高原边缘。

华山西段大山发源的河流要么向西流,要么向南流,有的流入了赤水,有的流入了西海。这里的赤水,应该是嘉陵江。《山海经》中有南北两条赤水,其中南赤水的信息有“南海之中,有泛天之山,赤水穷焉”,“三苗国在赤水东”,三苗位于江汉一带,而江汉以西就是嘉陵江。

这里的西海、南海,不是真正的海,而是四川盆地。古代降雨量丰富,四川盆地则是多条河流汇入,这里有大片的沼泽。在都江堰修建之前,一旦夏季到来,成都平原就可能变成了“海洋”。而凄水是流入四川盆地的,可能是岷江,如此,騩山则有可能是岷山。《山海经》中提到的西海基本是四川盆地,而南海有时候指云梦泽,有时候指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曾经是一个湖泊

成都平原地处岷江水系与沱江水系之中,两条水系都是四川境内的大流量河流,水源充沛。此外,成都平原西垂相邻即为川西高原,海拔高、冰雪覆盖多,是典型的高原水塔之地。且成都平原四面为群山环抱,平原内陆势平缓。因此,成都平原出现大水不足为奇。

本人收集了1000多张地图,以历史地图为主。地图美观、简洁,赏心悦目,适合运用于历史教学之中(例如制作PPT),自媒体,和阅读参考等。如需要,可以联系vx:songwain,全部地图100元。购买赠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简体+繁体)、顾颉刚《中国历史地图》、郭沫若《中国史稿地图》、台湾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PDF高清版、《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俄国历史地图》等几十套历史地图,以及未来的更新。另外,需要定制地图也可以联系我。历史+地理地图1000张的主要目录(点击文字可以阅读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山海经》解密:西山经开篇不凡,秦岭十一山见证了沧海桑田的读书心得, ,,,,,,,,,,,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旅行是什么?德波顿并不想急于提供答案;旅行为了什么?德波顿似乎也不热心去考求。但释卷之后,相信每个读者都会得到一种答案—

旅行是什么?德波顿并不想急于提供答案;旅行为了什么?德波顿似乎也不热心去考求。但释卷之后,相信每个读者都会得到一种答案——这答案,既是思辨的,也是感性的;既酣畅淋漓,又难以言说。因为它更像是一种情绪,令人沉醉而不自知。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意思是:_____A、德波顿给了读者宝贵的精在文章《最早的中国,原来只是一个小小的盆地》中,我已经对《中山经》的山脉河流进行了解密,得出《中山经》主要是洛阳盆地周边的山脉。本文,我将为大家解析《山海经》的《西山经》。在《中山经》中一共有11座山脉,而《西山经》却只有四座山脉。虽然山脉

【浅斟细语】私塾先生对宝玉的影响有多大?

编者按:都说是一入红楼梦难醒,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对于《红楼梦》,太多的人读起来就再也放不下。一读再读之后,就会在心中产生千百种情愫,互相冲击,澎湃不止,对宝钗的敬,对黛玉的怜,对湘云的爱,对探春的赞,对凤姐的惧,对贾母的亲……还有对大观园的在文章《最早的中国,原来只是一个小小的盆地》中,我已经对《中山经》的山脉河流进行了解密,得出《中山经》主要是洛阳盆地周边的山脉。本文,我将为大家解析《山海经》的《西山经》。在《中山经》中一共有11座山脉,而《西山经》却只有四座山脉。虽然山脉


成语大全    127.0.0.25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com